2019-07-03|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sea 與「海」的轉換密碼

【附圖:「水、母、海、每、麥、禾、屮」字形演化】
【附圖:「水、母、海、每、麥、禾、屮」字形演化】
s:約略形聲漢字「水」的漢語發音之起音,並象徵甲骨文「水」字中可能代表水流、流動、移動性質的 S 形「乙」字符號,也代表「水」的偏旁符號「氵」。 ea:e 通過大寫 E 逆時針轉 90 度以象徵篆文「每」字上部的「屮」形符號,而此處的這個「屮」形符號本與「麥禾」(cereal) 相關,所以也和 wheat、barley、oat、grain 等字相關,後世漢字又演變爲符號「𠂉」;a 通過字體 а 約略象徵甲骨文「每」字下部呈 S 形或乙狀坐姿的「母」字象形符號。此處 ea 合爲「屮母」而轉換漢字「每」的遠古字體。值得一提的是,希臘神話中的海神兼水神 Poseidon (掌管汐潮的王、把握水液的王) 自古就被想像為手持「三叉戟」的形像,或許也和上述的這個失落的橋接符號「屮」有點神秘關聯呢!
【附圖:希臘神話中的海神兼水神 Poseidon (掌管汐潮的王、把握水液的王) 手持「三叉戟」的彫像,或許和 sea 中的 e 之大寫 E 與漢字「海」中的符號「每」之上部的符號在篆文字體裡代表「麥禾」的符號之橋接符號「屮」有神秘的關聯。/ 圖片採自 Wikipedia 】
s + ea = 水 + 屮母 (麥禾母) = 氵+ 每 = 海 表達「海」的概念時,世界各地的語言或以 m 起音、或以 h 起音、或以 s 起音,似乎都和上述與漢字「海」及其包含的字素「每」、「母」、「麥」、「禾」、「水」的漢語發音相關,有些語言甚至可能輔以「流」、「乙」(移、曲行)、「液」、「浪」、「凹」、「域」、「大」、「龐」、「盈」、「盪」、「湯」、「深」等的漢語發音及類似「渥」(意指充沛)、「眾水流會合」的概念來表達「海」或「海洋」的意義。

P.S. 其它語言在表達 sea (水屮母、水每、氵每、海) 時的英式拼音字母表示及其與漢字或漢語之間可能存在的橋接關係 (註:以下括弧內之語言的漢字名稱約略以一般現代中文漢字譯詞暫譯) :
Spainish (西班牙語):mar -- 麥禾母流 = 每流 = 每氵= ,其中 m 約略形聲漢語「麥」的起音而代表「麥禾」以轉換漢字「每」之早期象形文上部象徵「麥禾」的符號;每合流 = 每合氵= 海。 Portuguese (葡萄牙語):mar -- 麥禾母流 = 每流 = 每氵= ;每合流 = 每合氵= 海。 Latin (拉丁語):mare -- 麥禾母流液 = 每流液 = 每氵= ;母合亻E = 母合𠂉ε = 每3 = 每三 = 每氵= 海。 Italian (義大利語):mare -- 麥禾母流液 = 每流液 = 每氵= ;母合亻E = 母合𠂉ε = 每3 = 每三 = 每氵= 海。 French (法語):mer -- 母E流 = 母屮氵= 每氵= ,其中「母屮」的下上組合約略象徵漢字「每」的早期字體。 Deutsch、German (德語):meer -- 母與E流 = 母與屮氵= 每氵= 。另有一語 See又相當於 English 之 sea,但指稱的包含大水池、內海、湖池。 Finnish (芬蘭語):meri -- 母E流液 = 母屮氵= 每氵= ;每流 = 每氵= Russian (俄羅斯語):more -- 每和流液 = 每和氵= ,其中 o 音也許還帶有「渥」的意境 Polish (波蘭語):morze -- 每和流之液 = 每和氵= ,其中 o 音也許還帶有「渥」的意境。
Hwuayu、Hwuanese (華語):hǎi -- 禾母液 = 每氵= ,其中「禾」應是來自漢字「每」之古代字體中的「麥禾」符號。
TaimingiTaiminese (台閩語):hài -- 禾母液 = 每氵= ,其中「禾」應是來自漢字「每」之古代字體中的「麥禾」符號。
Hakkava、Hakkanese (客家話):hoi -- 禾母液 = 每氵= ,其中「禾」應是來自漢字「每」之古代字體中的「麥禾」符號,但改用 o 音代表符號「母」,也許還帶有「渥」的意境。
Danish (丹麥語):hav -- 禾母vand = 每水 = 每氵= ,其中 v 代表 vand (在丹麥語中有「水」的意思)。另有一語 sø 兼有「湖」或「海」之意。 Hindi (印度語):samudr -- 水合每域兜連 = 氵合每域兜連 = 海域,其中 o 音也許還帶有「渥」的意境,u 音可能帶有漢語「海域」的「域」之意,語尾的 dr 音也許還隱含漢語「大浪」的意境 Old English (古英語):sæ -- sae = 水母E = 氵母屮 = 氵每 = ,字義還包含「水一面」、「內海」或「湖池」之類。 English (英語):sea -- 水屮母 = 水每 = 氵每 = 海。 English (英語):ocean -- dot三羊 = 點三羊 = ,其中 o 代表 dot 轉換「點」之意,此處「dot三」代表又稱爲「三點水」的漢字符號「氵」;海三羊 = 海氵羊 = 海洋,此時 o 約略形聲客家話「海」的發音 hoi,但省略起音 h 和尾音 i,也許還帶有「渥」的意境。 Mongolian (蒙古語):sea -- 水屮母 = 水每 = 氵每 = ,與 English 相同。 Greek、Hellene (希臘語):thálassa -- 穗母連水液 = 每連氵 = ,此處將「禾」改爲「穗」但意思ㄧ樣是指漢字「每」之早期字形上部似描述禾穗狀的符號;大海-流匯之深洋,意會「海」或「大海」,或有眾多流水匯聚而形成的又大又深的海洋之意境。 Indonesian (印尼語):laut -- 流合凹大,意會「海」或「大海」,或有眾水合流的又凹又大的區域之意境,其中 u 音也許還帶有「渥」及「域」的意境。 Thai (泰語):thale -- 大海流,意會「海」或「大海」。 Kazakh (哈薩克語):tenis -- 潭之水、大盈之水,意會「海」。 Turkish (土耳其語):deniz -- 盪之水、大盈之水,意會「海」。 Korean (高麗語 / 韓語):bada -- 麥母湯 = 每湯 = 每氵= ,或由「每湯」意會「海」;龐大海,類似「大海」之意。
Arabian (阿拉伯語):bahr -- 麥母合流 = 每合氵= 龐海流,類似「大海」之意。 Japanese、Nipponese、Nihongo (日本語):umi -- 凹每液 = 凹每氵= 凹海,意會「海」,或有「深的海」之意,其中 u 音也許還帶有「渥」的意境;洋每液 = 洋每氵= 洋海,此時爲「海洋」的同義倒裝詞。 Swedish (瑞典語):sjö -- 水巨,意會「湖」、「海」或「大海」,實際發音有點接近漢語「湖海」的融合,即可能通過「sjö = sjooo 省二個 o = 水十口月海 = 氵古月海 = 湖海」的轉換,其中 j 約略形聲台閩語「十」的起音,o 約略象徵漢字符號「口」且約略象徵圓月形而轉換漢字符號「月」又同時約略形聲客家話「海」的 hoi 式發聲之中間母音 o 而轉換漢字「海」,拼音文字的字母之構字發音有時是獨立運作的,和最後形成的單字之實際發音不一定相關。另有ㄧ字 Sea 意指「大海」,與 English 的 sea 之字首大寫的 Sea 意思一樣。
Dutch (荷蘭語):meer -- 每液內 = 每氵內 = 海內,爲漢語「內海」的同義倒裝詞,其指稱包括「湖池」之類。另有一字 zee () 纔是對應 English 的 sea (海)。
Gothic (哥德語、哥特語):marei -- 麥母連液 = 每氵= 。另有一語 saiws (水窪、池湖) 則是指稱「湖池」之類。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通過「橋接文字」(Bridge Words) 的探索,也許我們更可以理解漢字、更讀得懂古文,並且扭轉千古以來可能誤解的觀念。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