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為何而死
方格精選

港人為何而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反送中到現在每週幾乎都有遊行,更是有三名香港人因為反送中事件結束自己寶貴的生命,反送中這件事真的有嚴重到必須用自己的生命去死諫嗎?

其中,21歲的盧曉欣在樓梯間用大大的紅色字體留下自己的遺言。

「致香港人:雖然抗爭時間久了,但絕對不能忘記,我們一直以來的理念,一定要堅持下去。強烈要求全面撤回條例,收回暴動論,釋放學生示威者,林鄭下台,嚴懲警方,本人但願可以小命,成功換取二百萬人的心願,請你們堅持下去!」

他才21歲,為什麼選擇這條路?其實我認為反送中事件其實只是導火線,有去過香港的人應該都知道,香港的地狹人稠,每次上下班搭地鐵都是一次非常不好的體驗,超級高的房價讓能買房的人是少之又少,就房價與收入比而言,香港是全世界最難買的起房的地方,很多人只能選擇當個蝸居族,蜷曲在小小的空間內過活。

這樣的房價,寸土寸金,你能有多好的生活品質?對未來你能有什麼希望?大環境給人的是一種空虛跟無力感,他們本來就已經快被這樣的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現在政府居然要把香港僅存的尊嚴都拿走,那香港還有什麼是值得驕傲的?

如果香港沒有自由,沒有法治,那香港就像其他大陸城市一樣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香港現在就像一個腐朽的壓力鍋,大陸政府把透氣的孔洞全部封起來,卻又不停加熱,想要看看這個鍋到底會不會爆炸,香港人曾經相信過政府,因為他們過去享受過自由,享受過法治,他們曾經相信換個政府「馬照跑、舞照跳」,只要有基本法他們就可以過好日子,但是你現在要把這些好處收回去,香港人會覺得受到非常大的背叛。

香港以前是受英美制的教育,這種制度跟傳統中國差異最大的地方就在於他們非常強調個人主義,你跟別人不一樣是很正常的事,這樣的特性造就了香港的自由與發展,另外歐美非常鼓勵創業,非常支持中小企業,這種性格也反映在它們股票上市制度上。

美國、香港是採註冊制,也就是要上市的那些企業,要按照規定進行信息披露,監管單位只管進行形式審查,不進行實質審查,所以你這家企業到底是好還是壞就留給市場檢驗。

傳統中國不太喜歡強調個人主義,它比較重視和諧、大局,不走偏激,凡事都有中庸之道,所以在中國A股市場,就採行核准制,重視的是審批制度,監管層的權利非常重要。

從個性到制度,西方人重視的是思想,東方人重視的是務實

曾經有個實驗室這樣的,如果你讓西方人看一張人像,之後問他們感想,他們會很仔細地告訴你照片裡的那個人的特徵,而東方人則會告訴你除了人以外那張照片的背景有什麼,這就是我們根深蒂固的差別,西方人講個人主義,中國人講大局。

所以中國現在怎麼做呢?他搞一個粵港澳大灣區,他想要讓香港沒有那麼特別,他想要讓香港變成跟其他城市一樣都只是泱泱大國裡面的一部分,他要淡化它個人主義的色彩。在制度上他推一個送中條例,以後大陸警察直接在香港抓人,想抓誰就抓誰,這塊地明明白白就是我領土的一部分,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梭羅曾說:「人在一種錯誤的籠罩下勞動著,一個人最美好的部分,不久也會被犁入泥土中,化成肥料。」香港曾經是那麼美好,充滿自由與法治的空氣,現在卻在為他的核心價值奮力一搏,如果再不站出來,也許那份美好就像被犁入泥土的肥料,再也看不見了。

台灣也是一樣,他不允許你獨立,也不強行併吞,先搞一個一國兩制,之後再慢慢淡化你的地位,異中求同。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不僅僅只是口號,它是一個現在進行式,如果一個國家連核心價值都被剝奪了,他就只能是一個地區而已。


Facebook : 查思慢想

好書推薦:《湖濱散記》





avatar-img
查理的沙龍
82會員
75內容數
因為世界很大、很有趣,更希望用多元思維模型來了解不同的事物。 透過不同的角度,讓我們的生活可以更完整一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查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禮拜看到長榮航空罷工的消息,我的第一反應是“怎麼又來了?”當然,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不要罷工最好,每趟旅程開心上機,平安回家,但是現在航空公司出了亂子,付了錢回不了家,我們只好仔細來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學生時期有固定的敵人,就是把成績搞好,要上台大、政大就是那個分數,目標很明確;出了社會以後,目標一樣在那裡,但是要考量的事變多了,資源分配、主管心情、團隊績效,面對的不再是單行道,大人要面對的是兩難問題。
如果在某些方面做出了一點成績就會說自己過去有多努力,如果考過了國家考試就會說我以前如何寒窗苦讀,把成功歸因於自己的水準高,這會讓我們自我感覺良好,這是人類的天性。 但是真實世界是,我們常常忽略一項非常重要的因素:「運氣」。
西方國家的白佐往往認為西方的發展是一種原罪,既瞧不起資本主義又限制落後國家的發展。這樣有理想的白佐,要如何分配資源?
中國現在有很多宮廷劇,裡面的皇上坐擁大權,後宮佳麗三千,看似過得非常舒坦,但是如果要你跟皇上交換回去那個年代,你願意嗎?
丹麥人也很重視生活平衡,有足夠多的時間跟自己與家人相處。我們台灣二月也放了許多假,這些時間,除了可以多與家人、朋友相聚之外,也許可以用發散模式幫自己增加創造力。
這禮拜看到長榮航空罷工的消息,我的第一反應是“怎麼又來了?”當然,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不要罷工最好,每趟旅程開心上機,平安回家,但是現在航空公司出了亂子,付了錢回不了家,我們只好仔細來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學生時期有固定的敵人,就是把成績搞好,要上台大、政大就是那個分數,目標很明確;出了社會以後,目標一樣在那裡,但是要考量的事變多了,資源分配、主管心情、團隊績效,面對的不再是單行道,大人要面對的是兩難問題。
如果在某些方面做出了一點成績就會說自己過去有多努力,如果考過了國家考試就會說我以前如何寒窗苦讀,把成功歸因於自己的水準高,這會讓我們自我感覺良好,這是人類的天性。 但是真實世界是,我們常常忽略一項非常重要的因素:「運氣」。
西方國家的白佐往往認為西方的發展是一種原罪,既瞧不起資本主義又限制落後國家的發展。這樣有理想的白佐,要如何分配資源?
中國現在有很多宮廷劇,裡面的皇上坐擁大權,後宮佳麗三千,看似過得非常舒坦,但是如果要你跟皇上交換回去那個年代,你願意嗎?
丹麥人也很重視生活平衡,有足夠多的時間跟自己與家人相處。我們台灣二月也放了許多假,這些時間,除了可以多與家人、朋友相聚之外,也許可以用發散模式幫自己增加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