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生理性脫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新生兒的生理性脫皮 :

因為寶寶出生前都泡在媽媽羊水內,泡的時間越久,脫皮的機率與程度就越高

(像上圖懷孕40+1周出生的嬰兒),大多在兩周內改善,屬正常情況,不需處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朋醫師的兒科診療室的沙龍
13會員
44內容數
2019/10/17
將近五個月大的胖女嬰 因為兩側下肢與足背出現很多瘀青 被皮膚科轉診來急診 詢問病史 寶寶最近沒有發燒或感冒 食慾活動力也都正常 瘀青疹子是傍晚才發現 幫寶寶抽血 驗一些血小板與基本凝血功能 結果都是正常的 我問媽媽: 這兩天有用背巾嗎? 媽媽: 有阿! 今天去台北背了有兩個小時左右 我回: 恩..
Thumbnail
2019/10/17
將近五個月大的胖女嬰 因為兩側下肢與足背出現很多瘀青 被皮膚科轉診來急診 詢問病史 寶寶最近沒有發燒或感冒 食慾活動力也都正常 瘀青疹子是傍晚才發現 幫寶寶抽血 驗一些血小板與基本凝血功能 結果都是正常的 我問媽媽: 這兩天有用背巾嗎? 媽媽: 有阿! 今天去台北背了有兩個小時左右 我回: 恩..
Thumbnail
2019/10/17
一名兩個半月多大嬰兒持續有黃疸的情形 他在某南部婦兒診所 接種滿月與兩個月大的預防針時 只有驗總膽紅素而未驗直接膽紅素 診所的兒科醫師也只有建議媽媽暫停母奶 後來黃疸持續去了新竹某醫院 驗了直接膽紅素:4.5 與肝指數上升超過200 懷疑有肝膽疾病轉診來本院 在急診時寶寶的黃疸 不若一般生理性黃疸
Thumbnail
2019/10/17
一名兩個半月多大嬰兒持續有黃疸的情形 他在某南部婦兒診所 接種滿月與兩個月大的預防針時 只有驗總膽紅素而未驗直接膽紅素 診所的兒科醫師也只有建議媽媽暫停母奶 後來黃疸持續去了新竹某醫院 驗了直接膽紅素:4.5 與肝指數上升超過200 懷疑有肝膽疾病轉診來本院 在急診時寶寶的黃疸 不若一般生理性黃疸
Thumbnail
2019/08/03
快3個月前女兒生病住院的最後一晚 我照樣準備上小夜班到晚上12點 然後去病房接手陪伴女兒 結果上班時碰到一件相對少見又可怕的病例.... 那天晚上10點22分 一個15歲女孩在家人陪伴下來急診 主訴" 頭痛劇烈, 在家嘔吐一次" 家屬說她在9點半泡完澡後開始喊頭很痛 有點畏光但不會怕吵 有嘔吐一次現
Thumbnail
2019/08/03
快3個月前女兒生病住院的最後一晚 我照樣準備上小夜班到晚上12點 然後去病房接手陪伴女兒 結果上班時碰到一件相對少見又可怕的病例.... 那天晚上10點22分 一個15歲女孩在家人陪伴下來急診 主訴" 頭痛劇烈, 在家嘔吐一次" 家屬說她在9點半泡完澡後開始喊頭很痛 有點畏光但不會怕吵 有嘔吐一次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隨孕肚翻倍漲大,已經三個月過去,油漆氣味卻未完全淡退。   夫婦沒能抽空整理新居,多個紙箱仍雜亂零散在客廳,更遑論為油漆除臭。事關早前他們到醫院檢查時,得知胎兒患有「雙胞胎輸血症」,需施予「內視鏡雷射治療」。   簡言之,同卵雙胞胎在胚胎分裂階段,共用單個羊膜,兩個胎兒血管相通,引致羊水分佈
Thumbnail
  隨孕肚翻倍漲大,已經三個月過去,油漆氣味卻未完全淡退。   夫婦沒能抽空整理新居,多個紙箱仍雜亂零散在客廳,更遑論為油漆除臭。事關早前他們到醫院檢查時,得知胎兒患有「雙胞胎輸血症」,需施予「內視鏡雷射治療」。   簡言之,同卵雙胞胎在胚胎分裂階段,共用單個羊膜,兩個胎兒血管相通,引致羊水分佈
Thumbnail
30週觀察日記 前兩個孕期覺得皮膚狀態蠻不錯的 在想是不是因為懷的是女生,女性賀爾蒙增加也有關.... 在平日去角質或敷臉時,都覺得皮膚狀態飽水會發亮 畢竟第一胎小男生讓我皮膚狀態差到不行,毛孔也變大...
Thumbnail
30週觀察日記 前兩個孕期覺得皮膚狀態蠻不錯的 在想是不是因為懷的是女生,女性賀爾蒙增加也有關.... 在平日去角質或敷臉時,都覺得皮膚狀態飽水會發亮 畢竟第一胎小男生讓我皮膚狀態差到不行,毛孔也變大...
Thumbnail
剛出生的寶寶,為什麼頭會腫腫的?是腦袋裡受傷嗎?
Thumbnail
剛出生的寶寶,為什麼頭會腫腫的?是腦袋裡受傷嗎?
Thumbnail
#新莊悠之家月子日記20(11/11)- 這次的悠之家的課程內容是-新生兒常見問題 (針對呼吸,視力,腸胃,大便,皮膚) 1.新生兒鼻道短無鼻毛氣管狹小,易打噴涕,呼吸聲較大。 2.需緊急救醫情形: 3個月嬰兒發燒,移動莫名大哭無法停止,高燒超過40度,呼吸次數驟降,胸肋凹...等
Thumbnail
#新莊悠之家月子日記20(11/11)- 這次的悠之家的課程內容是-新生兒常見問題 (針對呼吸,視力,腸胃,大便,皮膚) 1.新生兒鼻道短無鼻毛氣管狹小,易打噴涕,呼吸聲較大。 2.需緊急救醫情形: 3個月嬰兒發燒,移動莫名大哭無法停止,高燒超過40度,呼吸次數驟降,胸肋凹...等
Thumbnail
早產,主要是指胎兒在分娩時間介於懷孕20週至未滿37週期間,還有出生體重小於1500克的嬰兒,其嬰兒被稱為早產嬰兒。https://wowmama.com.hk 根據全球統計數字,早產的發病率約為11%,當中發展中國家會較高,發達國家就較低。而根據香港婦產科學會2009年的審計報告,本港嬰兒早產的比
Thumbnail
早產,主要是指胎兒在分娩時間介於懷孕20週至未滿37週期間,還有出生體重小於1500克的嬰兒,其嬰兒被稱為早產嬰兒。https://wowmama.com.hk 根據全球統計數字,早產的發病率約為11%,當中發展中國家會較高,發達國家就較低。而根據香港婦產科學會2009年的審計報告,本港嬰兒早產的比
Thumbnail
懷孕期間媽媽經歷了許多身體和心理的變化,所以產後修身對於媽媽就變得更重要。身形肥胖、水腫、脫髮對比懷孕前真是有很大落差,而這些變化是為了成就胎中寶寶健康成長,懷孕週數越長食量就會越大,加上補品湯水,這個時候體形特別容易肥胖,寶寶在肚裏每日長大,媽媽所需要的支撐亦會擴大,腹直肌分離、盆骨變闊、肚皮鬆弛
Thumbnail
懷孕期間媽媽經歷了許多身體和心理的變化,所以產後修身對於媽媽就變得更重要。身形肥胖、水腫、脫髮對比懷孕前真是有很大落差,而這些變化是為了成就胎中寶寶健康成長,懷孕週數越長食量就會越大,加上補品湯水,這個時候體形特別容易肥胖,寶寶在肚裏每日長大,媽媽所需要的支撐亦會擴大,腹直肌分離、盆骨變闊、肚皮鬆弛
Thumbnail
今年37歲,剛生下第一胎, 待在月子中心第四週了,終於能有片刻放鬆的感覺。 懷孕的過程真的很感謝我的寶寶沒有讓我有太多的不舒服, 什麼孕吐、改變口味、腰痠、恥骨痛、抽筋、失眠等等一堆懷孕會出現的狀況, 基本上在我身上沒出現幾個,也沒發生幾次。
Thumbnail
今年37歲,剛生下第一胎, 待在月子中心第四週了,終於能有片刻放鬆的感覺。 懷孕的過程真的很感謝我的寶寶沒有讓我有太多的不舒服, 什麼孕吐、改變口味、腰痠、恥骨痛、抽筋、失眠等等一堆懷孕會出現的狀況, 基本上在我身上沒出現幾個,也沒發生幾次。
Thumbnail
踏入懷孕後期,在家待產真的一天比一天想要寶寶趕快「退房」;特別要多注意胎動有沒有減少、有沒有規律宮縮、落紅或羊水破等.......
Thumbnail
踏入懷孕後期,在家待產真的一天比一天想要寶寶趕快「退房」;特別要多注意胎動有沒有減少、有沒有規律宮縮、落紅或羊水破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