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頭腫起來了?__新生兒頭血腫

嬰兒的頭腫起來了?__新生兒頭血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台灣有句話說:「生的過雞酒香,生袂過四塊板。」意指生產時對媽媽生命的兇險程度極高,若順利生產,媽媽產後便能吃到那個年代珍貴的雞和酒的進補料理;若不幸難產,那媽媽不但吃不到好料,還會丟了性命躺進棺材裡(四塊板)。身為一個新生兒科醫師,目睹過無數生產現場,深刻體會這句諺語的真實。當我帶年輕的學弟妹去產房待命的時候,我會說在寶寶被整隻抓出來前,視線一定不能離開產科醫師的工作範圍。因為寶寶一出生的姿勢和哭聲,決定我們是否要為他用上氧氣和後續為寶寶做哪些緊急處置。如同我之前提過的「黃金一分鐘」,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分鐘,對他們一輩子來說非常重要。這也是為什麼我後來選擇新生兒科當我的次專,因為當我在兒科住院醫師訓練時,我就很喜歡去產房待命接寶寶出生,每次都讓我熱血沸騰。雖然很多處置得宜的時候,家屬們是不會知道的(因為家屬很難理解這其中的差異),但我就是喜歡這種「為善不欲人知」的感覺。

說了這麼多有的沒的,要趕快回到這篇文章的主題,就是為什麼有的寶寶出生後幾天,腦袋有個地方會慢慢腫起來,頭型會變得跟大家印象中的不太一樣?大部分是因為在生產的過程中,產科醫生覺得寶寶已經卡住太久,所以用了一些生產輔助措施來幫寶寶脫困,讓寶寶的頭皮「瘀青」而導致的。絕大部分都是皮肉傷,但是有極少數的寶寶可能會因此產生「腱膜下血腫」,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狀況,因為出血量可能會非常多,發生出血性休克而導致寶寶的死亡,這種也是產科醫師和新生兒科醫師最怕遇到的狀況之一。所以除了這種狀況以外的新生兒頭血腫,其實都不用太擔心會影響寶寶的腦部,只是之後黃疸真的會比較難下降和數值會比較高,關於黃疸可以看我寫的這篇文章新生兒黃疸的成因與處理方式

#新生兒科

#新生兒科醫師

#頭血腫

#新生兒衛教

#產後護理



新生兒頭部產瘤

新生兒頭部產瘤

新生兒頭血腫

新生兒頭血腫

腱膜下血腫

腱膜下血腫

黃疸高風險

黃疸高風險

腦袋內的狀況

腦袋內的狀況

raw-image



avatar-img
育兒哲學家
5會員
25內容數
一個曾任NGO輔導志工的兒科醫師,分享心理學相關的親子教養與兒科專業的醫學知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育兒哲學家 的其他內容
仿造子宮環境,給煩躁的寶寶安心感,讓他們安靜下來。
一個不想不知道,想了嚇一跳,令人細思亟恐的公共議題--「緊急狀態下的嬰幼兒餵養(Infant Feeding in Emergency,IFE) 」
網路上說發燒的時候,可以增進身體免疫力,不要輕易退燒,但為什麼去看醫生的時候,有的醫生卻還是會開規則退燒藥給病患吃呢?這樣發燒的時候到底要不要吃退燒藥?
除了睡過夜之外,嬰兒的餵食奶量也常常是新手爸媽備感困擾的一點。其實大原則就是1.注意尿量 2.溢奶狀況。 純喝奶的寶寶,尿量有到一天換6次以上尿布條有變色的尿布,就表示是有喝飽的。如果覺得寶寶喝不夠試著加奶量,發現溢奶頻率變多,那麼可能就是要先大小餐(一餐有追加奶量,一餐維持原奶量)餵一陣子,或少量
仿造子宮環境,給煩躁的寶寶安心感,讓他們安靜下來。
一個不想不知道,想了嚇一跳,令人細思亟恐的公共議題--「緊急狀態下的嬰幼兒餵養(Infant Feeding in Emergency,IFE) 」
網路上說發燒的時候,可以增進身體免疫力,不要輕易退燒,但為什麼去看醫生的時候,有的醫生卻還是會開規則退燒藥給病患吃呢?這樣發燒的時候到底要不要吃退燒藥?
除了睡過夜之外,嬰兒的餵食奶量也常常是新手爸媽備感困擾的一點。其實大原則就是1.注意尿量 2.溢奶狀況。 純喝奶的寶寶,尿量有到一天換6次以上尿布條有變色的尿布,就表示是有喝飽的。如果覺得寶寶喝不夠試著加奶量,發現溢奶頻率變多,那麼可能就是要先大小餐(一餐有追加奶量,一餐維持原奶量)餵一陣子,或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