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12/1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畢設週記05 | 合評前的紀錄、提案、討論 | 學期第8週 |

開頭閒聊
黃金六一說要打合評的心得,不過在這之前,我還是先發一下第四次上課(10/22)的提案跟隔周(10/29)的一些東西,有的提案已經沒有要發展,但做為紀錄還是都寫出來。 那麼開始以前,先按照慣例作張梗圖。
我開玩笑的,抱歉,我愛我的設計
我開玩笑的,抱歉,我愛我的設計
第四次討論(10/22)
10/18就飛回台灣了,參加了島內散步舉辦的【彩虹足跡:台北同志歷史空間】和【隱藏版的西門 男同志情慾空間大解密】,在閒暇時間持續地修改上一篇週記,發完文章之後,做了一些紅樓周遭的商店組成調查。
一些小小的整理
|提案|
設計說明 : 本次提案分成兩個部分,建築物和裝置。
1.主建築物設計:
program為市民空間複合商業,希望藉由混置族群,提供不同族群各自所需要的服務,讓男同志外的多元性別朋友能夠現身,也藉此明確西門地區性別友善的特色。退一步來說,這某種程度上這也有觀光價值。
象徵意義上,回應台灣同運的30年歷史,藉由實體空間和其中的活動,作為運動的里程碑。雖然我們處於看似已經平等,但誤解和惡意依然存在,因此我希望,這個設計作為一個能夠引發主流社會不斷去討論「性別與社會」關係的場域,並且讓性別上的弱勢族群能夠對社會「現身」跟「發聲」。
2.裝置設計(此提案目前不會發展下去)
以討論「化分」和「標記」為主軸,回應同志空間以符號、分出特殊性來建立認同感的狀態。 說的白話一點,有的同志空間對外是不被允許擁有符號的,我想藉由設計裝置,讓裝置一個固定的形式,配合不同空間賦予不同機能,讓「符號」有實用性,同時又因為比較隱晦,所以能夠達到更高的普遍性,讓使用族群擴大。
然後偷偷說一下,其實是因為覺得西門露天廣場的棚架看起來有點混亂,我在思考有沒有辦法給予他一個更明確的符號,讓棚架看起來有辨識性且合用(雖然現在已經是合用),然後才想到裝置設計這件事。
討論
「基地在哪?」
這周的提案其實是沒有基地的,下面列出我心目中的幾個選手,希望會在下篇週記中挑出一個來。
選手1號: 南廣場的店屋空間,雖然1樓的酒吧看起來挺熱鬧的,不過二樓空店面挺多的。現況而言,上到二樓的方式除了原有的樓梯,還有一架新做的鋼構樓梯可以上到二樓。
選手2號:紅樓北側街屋 選手3號:紅樓西側街屋 選址的邏輯上,2、3其實蠻類似的,就是把南廣場的範圍再擴大,路線上偏向「安全感」、「隱蔽性」。
選手4號: 紅樓前店屋 2017年左右,曾有段時間因為該店屋出租不出去,導致有人呼籲拆除轉角店,讓紅樓北廣場的視野能改善,路線上屬於比較「外顯」、「公開」。
「西門的多元性別族群缺了什麼?」
為了知道西門的多元性別族群缺什麼,或者,他們需要什麼?我列出西門地區的機能組成,其實西門的商業路線,基本上是為年輕的中產階級而設的。
所以來回答問題,他們缺少甚麼?
商業空間目前看起來是不缺了,至少目前而言,餐飲、服飾、剪髮等商店,除了老闆本身是同志的以外,也有明確表態是彩虹友善的店家,其次不論有無明確表態,至少確定大部分的商家不會拒絕多元性別族群消費。
我的提案是「商業空間」+「市民空間」,市民空間為主的原因是,我認為商業空間(尤其在台北)受經濟資本的影響比較大,也就是說,只要錢就可以使用的狀態,但是對弱勢族群而言,就變成一個門檻。所以為了世界和平達到近用、宣教、提供資源這些事,希望能夠把不需要經濟資本的機能設定進去。
「去掉標籤、廣泛的、用大家都聽得懂的話來講的話,我到底想談什麼?」
先說說在這之前的談了些甚麼,「有一群人(也就是LGBT+)長久以來被剝奪使用公共場域的權利,而這群人當中又有一群人(男同志以外的人),因為性別的框架導致族群已經被定型成:較不傾向出現在公共場域的狀態」。為了解釋,我開始必須使用一些異性戀、同性戀、女同志、男同志、跨性別這些詞彙來說明,所以討論時我們談到「去掉標籤之後,要談甚麼」這件事。一方面是為了明確主軸,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聽得懂這些專有名詞。
Ok,所以回答這個問題,我的論述如同上面講到的那樣,「好像是讓主流裡的弱勢被看到,讓弱勢裡的弱勢再被看到」但,說實話我覺得「弱勢」這兩個字一直給我一種微妙的感覺。
黃:「如果把標籤拿掉的話,你要談什麼?」 我:「嗯......你的意思是我要再深入討論......?」 黃:「不,我是說你該出來了,可以廣泛一點的討論了。」 我:「好......_(´ཀ`」 ∠)_ 」
【系統顯示:壓力值正在上升】
記錄先打到這邊,下一篇文章會把這個問題回答掉,其實內容我已經大概寫好了,只是這篇目前已經2000多字了,再寫下去會爆字數而且會太混亂,所以這篇先到這邊結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