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泰國登山記

    山高塔为峰的泰国北部
    山高塔为峰的泰国北部
    崇輝
    登上茵他儂後,感覺這座泰國的最高峰跟其他泰北山巔區別不大,山頂照例是參天的大樹,藤蔓縱橫,遮天避日。如果沒有幾分的涼意和人為的標誌,其實,並不清楚自己置身何處。習慣了登高望遠抒發豪邁的我,來到這裏,才發現孟子說的:“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境,只能由生活在樹冠層的猴子和鳥雀們的去體會了。
    在中土長大的我,曾經熱衷於爬山,三山五嶽,長白峨眉都留下過足跡。中土山脈的主峰多為突兀裸露的巖石佇立的群山之巔,而林木雲海,跟群山壹樣都匍匐在其腳下。所謂:“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獨坐峰頂的巖石上,人享受到的征服者的快意就是“山高我為巔”。而在泰國爬山,尤其是高山密集的泰北地區,費勁吧啦地攻頂之後,“總被藤蔓遮望眼,又讓大樹成峰巔”的情況,讓我非常掃興。難道在泰國就找不著巖石裸露突兀於群山之巔的峰巒嗎?
    2015年,我到南邦府漫無目的地瞎逛。走著走著,一座我久違了的石灰巖峰巒,拔地而起,迎面而來。雖然,我知道“望山跑死馬”的道理,還是踩下油門,迎山而去。
    來到山下仰望,巖石裸露峭壁,刀削斧剁地聳立,怪石嶙峋的峰巒上,建築了系列潔白的佛塔,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然而,迎面的山體過於陡峭,根本無法攀爬。要登頂,只有坐著皮卡繞道山後,最後,還要沿著搭建在山水沖積而成的水道遺跡上棧道,攀援而上。
    將要登頂時,才發現起伏的峰巒上都建築上了漂亮的白塔。遊人只能在山峰間搭起的觀景平臺上,體會極目遠眺的快意。而且,這座山只是凸現在於河谷平原的一座山梁,背後有更高的深山老林。因此,“山高人為巔”和“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都被打了折扣,留下興許的遺憾。
    這是座山,在泰國並不出名,所以,時至今日,我也沒打聽出山的名字。只知道這座建築的山巔的廟宇泰語叫:วัดเฉลิมพระเกียรติพระจอมเกล้าราชานุสรณ์,英語名為:Wat Chaloem Phra Kiat Phrachomklao Rachanusorn。華語可理解成:拉瑪四世皇紀念寺。是為了緬懷拉瑪四世皇,於拉瑪四世皇誕辰200周年紀念日即2004年10月18日落成的。
    讓人想不到的是:我在泰國登山體會到象在中土一樣“山高人為巔”和“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不是在群山環繞的泰北,而是在南部華欣附近的三百峰國家海洋公園裏的紅山至高點(Khao Daeng Viewpoint)。
    經過在低矮的林木叢中攀爬,還被壹群猴子好奇地跟蹤之後,接近峰頂時,有塊灰白巨大的山石擋住了去路。繞過巨石,擠在巨石與山體連接石縫裏,手腳並用地繼續攀爬,便是豁然開朗山巔。這裏的面積極小,只有兩三個人的容身之地,且是光禿禿的巖石。
    趴在峰頂的巖石上的我,喘息待定以後,小心翼翼地托了鞋,由此來增加腳下的摩擦力,方敢站在光滑的巖石上,享受眼前的風光,象中土許多著名的山脈也自然景色的分水嶺一樣,紅山至高點的壹側是波濤翻滾的泰國灣,另壹側則是壹望無際星羅棋布的萬頃良田。
    山風吹拂,我竟然情不自禁地張開雙臂,面對腳下的萬丈深淵,感受壹下久違了的飄然欲飛。站在這裏拍照留念,更為奇幻的感覺出現了:因為山巔的高聳而突兀,本來是遠在天邊的萬頃良田,框入相機的取景框內,居然成了近在咫尺唾手可得的背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