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為系會長視角,算是一個簡單的來龍去脈
108上學期期初,系上老師林美吟老師(註一)跟我說台灣女建築家學會會來金門,問我們系學會是否要邀請女建築家學會來系上演講。因為我在大一升大二暑假(2017 8月初)有參與過女建築家學會雛形時舉辦的「堂二建築評論賽」(註四),對於這個組織抱著很大的讚賞與好奇心--
- 評論賽的舉辦人員非常用心,為了在賽前先採訪來自各大院校的參賽團隊,他們是全台灣走訪所有的比賽隊伍。當時採訪地點選在淡水,兩位採訪人員一路搭到紅線的最終端。兩位採訪人員各是中原建築與交大建研畢業,在採訪的過程中,兩位一直用畢業學長姐關心學弟妹的心態在為我們準備採訪過程。
- 當我詢問舉辦比賽的原因時,他們有說是為了台灣女建築家學會成立的前期準備之一。我當時很好奇,因為他們的工作量完全就是超時又勞累,而且辦這個比賽是賺不到錢的。其中一位姊姊說,這就是籌備的過程吧,必經的路。開始意識到這個組織似乎是依存著一種信念,而非月薪幾K可以衡量。
其實對系學會來說,這種時期已經安排好整學期的工作量,額外接下演講是會增加內部工作人員負擔。 一場演講需要資攝,公關、場器、文書與機動人員,所以在會內成員在了解這個組織之前,幾乎是因為我的私心(再度鞠躬感謝我的幹部總是很支持我的莽撞),願意接下這場交流。我們NQUSUDA對於WAT最大的好奇心在於這個組織的成立運作模式,WAT是一個宗旨明確,每個人的都是在業界工作的狀態,在短時間就做出成績,是我們這種學生無薪組織很適合學習的模範。
後續安排主要是與李秀秀老師(註二)接洽,老師本身是有在業界開工作室,在百忙之中抽空出來幫系上同學處理參訪相關事宜。因為原本是覺得這是系會自己額外接下的活動,所以也不好意思再麻煩系上老師太多事情(註三)。後來曾毅仁系主任在一次系務會議中主動表示要租借遊覽車讓學生避免交通危險。
當天的活動照
接下來是晚上演講時間
演講內容是交流的形式,整場感覺非常親切,不是在聊做設計的大道理,而是討論當時代女性該用何種心態看待我們要面對的課題。本次主講為戴嘉惠建築師與姜樂靜建築師,以及李秀秀老師,林秀睿老師(註五),林欣蘋建築師,林欣億建築師。
戴嘉惠建築師一開始為大家介紹WAT成立緣由以及學會一路上的過程。
WAT贈與本系會
- 台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修澤蘭建築師花園新城總配置圖清晰版(註六)
- ta台灣建築雜誌十月刊/2019 (註七)
將放入系圖供大家詳閱
知道多位同學被這次演講觸動,如果願意分享
結尾:這次的演講觸動很多,看到一群人為了非營利的目標賣命著,我也逐漸回想踏入建築系的原因。一個活動往往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一路上有多位老師同學幫忙,你的回饋將會成為我們下一次的動力。我知道這句話有點陳腔濫調,但我找不到另一具更符合我內心感受的句子(不負責任撰文中)。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之一,是舉辦的活動越多,越覺得感謝的人和事情也越多。但好像鮮少人知道這一群默默在背後協助的推手,所以想用文字來輔佐這件事情。像是如果信穎老師和書毅老師如果沒有用課程讓大家來聽這場好演講,這場演講或許就無法得到的共鳴(淚~)。
- 註一:本系林美吟老師也是女建築家學會的成員之一。
- 註四:「堂二建築評論賽」為本系黃信穎老師結合現代建築史課程,鼓勵學生參與此比賽。
- 註二:本系李秀秀老師是女建築家學會創始成員之一,也是WAT第一屆後援理事。
- 註三:因為系上老師多次使用自己的經費協助系學會活動,所以系會覺得這一次的參訪是我們自己邀請的,就沒再跟老師支會。但這更深的層面是會牽扯到學生安全的,此次算是本人系會長任期內的失誤之一(不小心變懺悔錄),跟交通有關的事情還是要讓系上老師知道比較恰當。
- 註五:林秀睿老師為本系老師,也是女建築家學會的成員之一。
- 註六: WAT介紹台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內容
- 註七: WAT介紹ta台灣建築雜誌十月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