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9|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張夏慕 爵士樂 各年代風格 Jazz Age

    19世紀期間,音樂是美國南部黑人奴隸們表達自我生活和情感的重要手段。
    從19世紀末開始,爵士樂以英美傳統音樂為基礎,
    混合了Blues、Ragtime及其它音樂類型,是一種“混血”的產物。
    美洲的黑人音樂保存了大量非洲特色,
    節奏特色明顯,而且保留了集體即興創作的特點。
    爵士樂隱約表達創作者的解放,表演者可以透過即興演奏來表達各自風格。 在奴制被廢,黑奴得到解放後,形成了爵士樂的根底:銅管樂、Blues。 作為一種音樂形式看似簡單,實際可以有幾乎是無窮的變化, 一直是任何一種爵士樂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它成功地保持了自身獨立的存在。 可以說如果沒有Blues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搖滾樂(搖滾樂史可參考其他文章) 簡單說明一般Blues特點就是: 它以每八或十二小節為一個樂段的音樂所組成,歌詞緊密,它的“憂鬱” 樂句給人種哭訴、無助的感覺,藍調音樂是抒發演唱者的情感, 直接陳述內心的想法,很重視內在情感的宣洩。
    -19世紀早期 Blues(藍調音樂) 藍調音樂最重要的作曲家即是WC Handy, 這位1873年出生於美國的“藍調之父”,創作了許多知名的藍調音樂, 例如:St. Louis Blues、Yellow Dog Blues、 Aunt Hagars' Blues、The Memphis Blues、Beale Street Blues。 -19世紀晚期-20世紀初 Ragtime(散拍音樂)
    Ragtime:左手固定拍子伴奏;右手切分音為主,形成反差,
    有拉扯的感覺,是一種反拍的律動 Ragtime最有名的作曲家是Scott Joplin,有散拍之王稱號
    -1920 Jazz Age 跳舞時代,速度加快 McKenzie和Condon的Chicagoans是來自芝加哥的爵士樂隊 他們1927年發行的唱片對早期的爵士樂產生了重要影響 - 1920 New Orleans Traditional Jazz (紐澳良爵士) 繁音拍子的切分音法、大量獨奏,紐奧爾良傳統爵士樂隊以小型團體為主, 演奏主旋律的樂器是:小號、薩克斯風,銅管樂器; 它們經常多部同時進行對位吹奏,製造出一種熱鬧、歡樂氣氛。 -1930 Swing Big Band 以艾靈頓公爵(Duke Ellington)、貝西伯爵(Count Basie)、班尼固德曼(Benny Goodman)等人為主的爵士樂風格,大樂團的編制一般在10人以上, 含小號、薩克斯風、貝斯、吉他、鼓和鋼琴等伴奏樂器, 透過這個大型組織,演奏各種爵士樂風的曲目。 在1935-1946年間達到巔峰,其中最能代表這個樂風的則是「搖擺樂之王」 班尼固德曼所領軍的六重奏(Benny GoodmanSextet)。 20年代中後期,爵士大樂隊在美國各主要都市的夜總會、舞廳等場所大受歡迎, 因此需要更多適合跳舞的音樂,搖擺樂後來隨著艾靈頓公爵大樂團的腳步, 演變成為歌舞表演的伴奏樂隊和演奏會音樂,搖擺樂因適合於跳舞, 每小節有四拍,因此又被稱為「四拍子爵士樂」。 -1940 Bebop 咆哮樂 咆哮樂是一種反叛性的爵士樂,它不只承襲紐奧爾良爵士樂與搖擺樂的 傳統音樂元素,並在創作概念上創新、突破和革命。 它最重要的特質是在於強調高度變化、富層次感的節奏部, 同時,咆哮樂手也發明新的和聲,以更自由寬廣的空間, 發揮音樂上的潛力與創造力。咆哮樂的的代表人物是 Charlie Parker、Dizzy Gillespie、Thelonious Monk等人, Bebop較重視個人即興,以小樂團演奏為主,樂手有較大空間可以發揮。 -1950 早期 Cool Jazz 酷派爵士 一般而言指1949-1950年間,由Miles Davis所領導的《Birth of the Cool》 所代表的樂風,它的誕生使主流爵士樂風,從咆哮樂風的“熱”, 轉向另一個反方向酷派樂風的“冷”,這是一種180度大逆轉的歷史性發展。 酷派爵士樂代表一種內斂自省的情感,它是一種輕柔、清涼與抒情的含蓄情愫。 -1950 中期 Hard Bop 重咆哮樂 旋律較簡單易懂,加入大量藍調和教會福音歌曲的和聲,更強調鼓節奏的律動 也延伸出靈魂爵士樂(Soul Jazz)和放克爵士(Funk Jazz)。 它的代表性樂手和團體是:鼓手亞特布萊基(Art Blakey)領導的五重奏 The Jazz Messengers和MaxRoach的“Clifford Brown”五重奏 -1950晚期-1960早期 Free Jazz 自由爵士樂 自由爵士樂的誕生有其政治上與種族上的背景因素, 因為它曾是黑人爭取人權與自覺運動的戰歌。 創始人Ornette Coleman在1960年專輯《Free Jazz》為名, 同期的代表人物包括Cecil Taylor和Albert Ayler等人, 後期的倡導人則是John Coltrane。 自由爵士樂是捨棄在它之前的爵士樂和弦結構, 重新建立自己一套鬆散、自由的集體即興演奏方式的音樂型態。 不重覆疊句和變化不定的進行速度,
    夾雜著人聲的哭號、小號或薩克斯風的樂器悲鳴。 自由爵士樂在和聲,旋律方面沒有太多的限制, 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可以大膽,自由,隨心所欲地發揮。 -1960 Latin Jazz 拉丁音樂 拉丁音樂融合中南美洲的爵士樂,古巴Mambo、 巴西Bossa-Nova、Samba等,其中最流行的為Bossa-Nova。 Bossa-Nova用輕快自若的節奏與演唱引人入勝。 bossa為才華特殊的含義,nova為葡萄牙語,意為無拘無束。 -1970 Fusion Jazz 融合爵士樂 1960年代末,全球掀起搖滾浪潮,
    年輕人都痴迷搖滾樂,搖滾開始侵蝕爵士樂的領域, 直到80年代所有有關此類型風格的爵士樂, 被稱為搖滾融合爵士樂(Jazz-Rock -Fusion) 那時搖滾樂天王“ 披頭士 ”受到樂迷的熱烈歡迎,逐漸影響爵士樂。 Miles Davis就以加入搖滾樂作為策略,推出2張結合搖滾樂節奏、 電子樂和爵士樂的成功專輯《In A SilentWay》、《Bitches Brew》, 隨著Miles Davis所代表的搖滾爵士樂風開啟之後, 隨之而起的就是所謂的“融合樂”(Fusion), 直到80年代所有有關此類型風格的爵士樂, 被稱為搖滾融合爵士樂(Jazz-Rock -Fusion) -1970-1980 Post Modern Jazz 後現代爵士樂 樂守門開始從古典樂、非洲音樂,並融入自由爵士 在這一波風潮中,以小號手 Wynton Marsalis 為首的回規傳統熱潮中: 一個以咆哮樂風為基調,有紐奧爾良爵士樂、搖擺樂與靈魂樂色彩, 高度強調演奏技巧與典雅旋律的所謂“ 新古典主義”或“後現代咆哮樂”。 -1980 Smooth Jazz 輕柔爵士樂 一種以商業為導向的跨界爵士樂,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成為主流 1992年Kenny G 發行 「Breathless」專輯,讓他的聲望到達了世界巔峰。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老虎牙子-廣告配樂製作 台北濕地《失落的伊甸園》微森林藝術展 展覽配樂製作 台北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時光旅人》 展覽配樂製作 新北市政府親子情感教育篇-微電影配樂製作 曾任台中日月千禧酒店24F 景觀餐廳 樂師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