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品,算是相當特殊的化妝品。為了要防止紫外線對於皮膚的影響,產品中就需要添加具有吸收或反射(散射)紫外線的成分,而為了要確定實際防護效果,就需要標示防曬係數,而且這些防曬係數是需要經過標準化的測試所得,所以在世界上防曬產品都是屬於特殊管理的類別。
然而,同樣防曬係數的產品效果一樣嗎?防曬係數的標示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不同國家生產的防曬產品效果一樣的嗎?防曬產品效果跟價格、通路與品牌有關嗎?經過這幾年來陸續檢測的資料發現,這些問題雖然看似簡單,但答案真的不簡單,尤其有些產品測出來的結果跟預期差很大,這中間到底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於是就跟不少廠商有溝通交流的機會,了解原因所在,撇開產品的本身設計、品管與製造問題之外,很大的癥結點是因為目前全世界對於防曬成分種類、使用限量以及防曬檢測標準並沒有一致做法,於是造成不同生產地、不同廠商、不同品牌間的產品在防曬效果及安全上會有相當大的差異
以下就舉幾個例子給大家參考:
台灣本地生產
台灣可以核准使用的防曬成分算是相當多,所以找到適合的成分做出有效的妨礙問題不大,但重點是有關防曬係數的檢測方式還沒有一致的規定,於是造成防曬標示相當多樣也有點混亂。
有關SPF及PA的防曬檢測,國際上都是使用人體測試,但台灣廠商常會使用體外測試的結果充當人體測試數據使用,然而這兩者的數值目前並沒有一致的換算或相關,這部分衛福部也沒有強制要求廠商符合國際常規,於是很多時候廠商的防曬實際效果就只能參考用,這也造成台灣的防曬產品很難在國際上獲得重視。
日本本地生產
日本可以核准使用的防曬成分種類算是中等,相關防曬係數的檢測SPF及PA全部採行人體測試,由於日本並沒有採用防曬體外檢測的方式,所以像是臨界波腸以及ISO 24443都不是法規要求內的檢測。
然而 PA 的意義是「抑制紫外線造成皮膚持續致黑的能力」,這致黑反應主要誘發的紫外線波段是介於330 nm~470 nm,所以只要防曬成分能顧及這波段要達到 PA++++ 並非難事,但如果要考慮到370 nm~400 nm的防護力效果上,就會有所不足,於是日系防曬很少會強調度於長波紫外線的防護效果。
所以整體來說,日系防曬走向比較是偏向生活防曬的目的,而不太會去強調產品的防曬廣度以及防曬平均度。
美國本地生產
美國目前可以核准使用的防曬成分算是偏少,近年來安全性比較高的防曬成份很多在美國都還不能用,於是有關UVA的防護效果大多還要依賴Avobenzone以及BP-3,但前者有光穩定性的問題,後者有造成珊瑚白化的疑慮,此外對於皮膚造成刺激或(光)過敏反應也是時有所聞。
至於防曬係數SPF的部分,美國是採用人體測試了其強度,但在UVA防護力的部分則是採用臨界波長的體外測試,定義其數值要≧ 370 nm才能宣稱「寬頻」防曬,但由於美國並沒有採用PPD或PA表示UVA的防曬強度,也沒有採用平均度的概念了解UVA與UVB的防護差異,於是很多時候消費者想要了解這部分訊息都沒有辦法。
整體來說,美系防曬效果與安全性產品彼此間差異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