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30|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雜談|淺談推薦與反推

快年底了,經營這個談ACG的專欄也經營了一個月,在這期間內也談了很多篇我深愛的漫畫,或多或少也能看出我對漫畫的偏好啦,也想說覺得是時候也該出個一篇撇開作品的閒聊了。
閒聊,SO沒有什麼特別的主題和邏輯。
事情的發生其實是這樣的,我看了一篇文章:
[極惡雷] 貓 - 110分鐘的地獄
時間 Fri Dec 27 15:38:41 2019 我覺得人都是自作賤的生物。明知道前方是火坑、是懸崖,還是會向前走。 好奇心可以殺死貓,也可以殺死人, 身為二十年貓粉,我的人生有一部分從此死在電影院了。 以下有雷。不重要,這部電影本身就是個驚天巨雷。 故事不都是這樣演的嗎? 在戰場上那個想要置你於死地的,不是別人,正是陪伴了你一輩子的至親至愛。 是他在你還不懂事時就引領你,一路看著你茁壯。 那熟悉的容顏在敵人的操控洗腦下扭曲成了你不認得的醜陋模樣, 你心中除了絕望感覺不到其他東西,並隱隱的覺得就這樣死去似乎也不是壞事。 這就是我在電影院那110分鐘的感受,說是折磨一點也不為過。 我不能理解, 舞台上的貓們是如此的優雅美麗、活潑可愛、感情豐沛、富有勃勃生機, 就算穿的是緊身衣戲服,但襯托出的是舞者們柔軟性感的身段, 搭配上舞蹈完美的演活了貓咪的靈巧, 這是整齣劇舞台設計與編舞的心血集大成。 為什麼這一切在電影裡會是如此詭異、噁心、下流低俗且不堪? 這部電影我哭了兩次。 一次是在最開始的Jellicle Songs for Jellicle Cats,也就是介紹傑利可貓的歌; 另一次是在 Memory。 第一次我幾乎是被嚇哭的, 雖然看過預告片,但真正呈現在大螢幕上,還是被那詭異的體毛和肢體給嚇得不輕; 第二次,則是在我聽到葛利茲貝拉唱出 "When the dawn comes tonight will be a memory, too.
誠如大家所見,這是一個PTT版友對於電影版《貓》的反推,呃說反推其實可能還不夠,不過我暫時找不到一個良好名詞來形容這件事,這種看著自己所愛之物逐漸變成面目全非的痛苦,到底該用什麼名詞來形容這份心情呢?我不知道。
不,仔細想想這好像不只有物是人非這種悲哀感,來想像一下,這個完全毀了你摯愛的東西,不只殺了它的靈魂,還佔領它老家那樣的可惡,說不定有些人想來憑弔,卻只見到這個冒牌物就走了的情況……哈,好像鬼把身旁的人逐漸替換掉的恐怖故事啊。
在描述以上這種畫面的時候,我還會想到卡夫卡的《變形記》,對哥哥來說自己變成了一隻蟲,跟其他家人發現它變成一隻蟲,對兩方而言,這絕對都是出乎意料外的恐怖,姑且不管工作和金錢的問題,當哥哥變成蟲以後,其他家人到底要如何自處和處理它,這其實也是一直很值得思考的問題……嗎?
想著想著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今天我依然在找一個夠讓我想推薦的東西。
其實每天(有時候隔一天兩天)寫評論,雖然我都愛著這些作品,但每篇的完成度自己也明白隨著愛跟筆力而有高有低,不過這段期間內我自己的結論是:作品給我的震撼感越大,推薦本身就越好寫。
像是目前專欄閱覽數最多的《只有我不在的街道》,這其實也是完結有個兩三年以上的作品,更別提作品推出動畫的時候,這也不能稱的上是熱門番,寫這篇推薦的時候我甚至是抱持著一種:怎麼會有這麼少人懂這個作品的好!怎麼可以!的心情去寫,結果寫出來之後居然還登上首頁一次,真的是出乎意外啊。
這絕對不是我寫的好,而是大家的愛都很默默。
觀察到這種現象的時候,就會有種啊不是只有我愛著呢的感嘆感,心裡又是開心又是感到難過的,覺得能為愛著這個作品發聲這件事,好像稍微又有了那麼一點價值了。
我會寫評論也是因為這些東西好到我認為它夠值得,光只有愛運作的東西有時都會沒什麼電力了,更別提反推這件事。
我對沒那麼喜歡的作品通常也不太會發表評論,一方面會覺得是自己沒眼光,感受不到那個好,另一方面也是沒力氣去幫忙寫,所以我很佩服寫反推文的人,尤其是一篇這麼真摯的反推文,那個絕對不是只有恨意才能寫作成的東西,穿插在其間的都是愛。
反推這件事背後所蘊含的心理機制可能比承認自己愛錯人還要複雜。
明天或後天更新會回到漫畫評論的部分,雜談的部分就不定時掉落囉。
提前預祝大家新年快樂。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