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年假期間,找了書架上的《地獄 (2013)》來看,如同丹布朗向來為羅伯蘭登教授設計的解謎旅程,依舊是趟讓人不敢喘氣、不敢放下手的搏命追擊,蘭登教授這樣身體真的會不好。
丹布朗的作品風格,就是有豐富的歷史藝術氣息,這次是以但丁《神曲》中的〈地獄篇(Inferno)〉作為背景,還帶著我們走了趟佛羅倫斯、威尼斯與伊斯坦堡。
不過,對我來說,豐富的藝文資訊就是欣賞,鑽研起來太耗費腦力,反倒是「人口過剩」的議題更讓人看完這本書後感受到餘韻流長。
地獄最黑暗的地方,保留給那些在道德存亡之際袖手旁觀的人
故事中,遺傳學家佐布里斯特深信地球人口的不斷成長將會導致毀滅,你我所處的周遭將化為但丁筆下的「地獄」,因此他著手散布一場「瘟疫」,成為世人的救贖。
「你會為了拯救我們的物種免於滅絕殺死現在的半數人口嗎?」
這個連蘭登都難以回應的問題,其實就是《地獄》裡最核心的問題,佐布里斯特或許是個瘋狂份子,但或許只是他先跨越世俗的價值觀做出選擇,只是他有資格能為全世界的人類做出這個選擇嗎?
這段日子,恰逢武漢肺炎的疫情擴散,剛好看了《地獄》這書,更覺得感慨。
Sandro Botticelli《地獄圖》 /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不同於先前看的幾本丹布朗的作品,這次的蘭登教授解謎起來似乎不是這麼神,反倒是智商天才的席耶娜更加搶眼,不愧智商208。
也因此,《地獄》裡的解謎路線並沒有如此讓我印象深刻,反倒是人物劇情上反轉的刻畫,認真地看書看到起雞皮疙瘩就是《地獄》了,特別是當你如果能把自己置換成在義大利街頭奔跑的蘭登,那種複雜的內心震撼是完全會打入心裡的。
雖然這書已經出版這麼久,還是要避免有跟我一樣現在才看書的人,提到太多劇情解起謎來就沒勁了。我就姑且提這一段FS-2080跟佐布里斯特在芝加哥邂逅的回憶橋段,這段回憶在書中出現兩次,就讓我完全想像出截然不同的畫面,徹底被丹布朗騙走的背叛感,到現在依舊無法忘懷,呵呵。
看完書,才發現2016年就已經有翻拍成同名電影,我很喜歡 Tom Hanks,所以對這遲來的發現深感愧疚(但我也可能當年有發現,只是現在忘了),只好之後補看了!
不過看完改編後的劇情,蠻慶幸自己先看了書,不會將自己的想像設限,畢竟我腦海中的金髮馬尾席耶娜跟銀色怪物辛斯基,如果因為電影想像不出來的話,會讓人很失望。
相較於電影,書裡的結局設計或許更絕望點,但反過來說也是更有希望吧。
世事豈能盡如人意,發生了就想辦法解決。這不就是人類存在的意義嗎?
✽ 預告來源 :Sony Pictures 索尼影業@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