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親中影人部份特徵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香港電影史裡,親中影人為數不少,且對香港電影發展影響深遠,不過今天親中影人的背景跟以往「長鳳新」出身或其他年代不同,今天親中影人的背景更多元,而且人數有不斷上升的趨勢,是值得探討的一個議題,以下是他們的部份特徵:
一・九七後突然「愛國」
現今香港親中影人的愛國情操,可用游達志一齣電影來形容——《非常突然》,突然愛國、突然當護旗手如彭浩翔,當然也有部份影人一直都是親中,他們是左派學校或機構如銀都出身,但更多的是本來沒有表明立場,甚至曾拍攝諷刺大陸的電影如《國產凌凌漆》的李力持。他們為何突然「愛國」,相信與利益有關。
二・長期身在大陸
跟以往的親中影人不同,當今香港親中影人,有不少長居大陸、或長期在大陸工作,親中立場有利自己。鑑於利益關係,他們不能得罪大陸政府,以免失去大陸的電影拍攝機會、或影響其電影在大陸公映,甚至需要向有關部門獻媚,才能確保其電影的製作順利,情況有如被指完成多時的《深夜食堂》,直到導演梁家輝出席撐警活動後,才能確實在大陸的上映日期。
三・支持中港電影融合
香港親中影人對中國電影發展十分樂觀,因此支持中港兩地電影業、甚至各行各業融合,認為這是大勢所趨。香港電影工作者、特別是年青一輩,一定要注重大陸市場,學好普通話,裝備自己以方便在大陸發展。
親中影人多參與合拍片及大製作,他們需要大陸的資金,本地資金不足以支持他們的大型製作,因此他們立場上需要親中,以方便工作。部份人士認為中國電影市場發展迅速,票房不斷破紀錄,中國會發展成世界另一個電影中心,甚至超越荷里活⋯⋯
四・重視中國就是國際視野
親中影人認為青年影人應在大陸發展,不能得罪有關部門,因此,他們討厭年青人對政府及大陸的批評。親中影人認為,大陸日益進步,年青人的眼界應放在大陸,依靠及信任大陸是最好的出路,大陸就是未來,是世界的未來,外國人也愈來愈重視中國市場。年青人討厭大陸,是灰淺的見解,所以部份親中影人認為現今香港年青人眼光短淺,不及大陸青年。
五・在香港公開場合說普通話
當有涉及中港兩地的電影座談會在香港舉行時,不少親中影人都以在場有不少大陸人為理由,選擇以普通話發言,即使現場設有即時傳譯也仍舊使用普通話。此外,由於他們長期在大陸工作,熟悉大陸用語,即使來到香港,也會用廣東話說出大陸用詞,或許是長期在大陸而潛然默化吧。
總結:後輩的壞榜樣
一個行業內有不同立場的人本來十分正常,親中也好,甚麼立場也好,這是個人見解,大家本可互相尊重,至少做到河水不犯井水,但是部份親中影人以自己作為前輩的身份,為後輩作出壞榜樣如因私利突然愛國、或誤人子弟的指大家要有國際視野,而所謂的國際視野就是放眼中國的話,這是香港電影發展的不幸。我們沒有能力改變他們,但至少要做好自己,免受污染。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袁廸旗,「筆記電影會」召集人,影視工作者,眼見香港影視業問題多多,因此撰文分析及批評現今香港影視問題,希望問題得到大眾注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田啟文 早前田啟文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現時香港電影工作者失業率高,他會對電影業進行改革,以解決問題。筆者把該報導於「筆記電影會」facebook專頁發佈,換來的是對田啟文的冷嘲熱諷,諷刺他思維落後。筆者對於網民對田啟文等影壇前輩的批評,也大致同意。   筆者明白改革雖時,具體方案不是一時三刻就能公佈
早前中華人民共和國護旗手彭浩翔,其新作《鹿鼎記》電影版三部曲,因涉攻打外族等敏感內容,而未能獲得大陸廣電總局的拍攝批文。此消息一出,不少網民表現得幸災樂禍,而筆者對彭導的事感到愕然。  彭浩翔如此愛國,愛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竟然無法得到大陸有關當局的關照,筆者的確感到意外。不過筆者仔細思考,起初彭浩
近年香港電影流行像是童話般的積極、勵志故事,當中不乏佳作,不過,若電影中的內容細節處理失當的話,容易變得俗套、甚至因過於脫離現實而令人反感,讓原本或屬良好故事題材白白浪費,實在可惜。  過時的獅子山精神  《獅子山上》未至於令人反感,電影是真人真事改篇,本是一個好題材,但今時今日,當香港的「國歌」
舉行一個沒有海報、沒有宣傳單張、沒有英文介紹的電影節。    更沒想到筆記電影節在風雨飄搖的局勢下誕生,曾想過延期,但延到何時呢?倒不如如期舉行!就算碰著遊行等大型社會運動又如何?沒有觀眾又如何?大不了自己一個人看!反正我不是策展人的話,也可能走上街頭,而不是在室內看電影。    這次參與人數的確甚
護旗手用iPhone發帖 一直以來,筆者不知彭浩翔導演的政治立場,不過過往彭導演強調本土電影,相信或多或少對香港存有感情。  最近看到彭導微博的其中一個帖文,文中寫上「我是護旗手」,下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相信彭導演是熱愛中華人民共和國,比不少立法會議員更願意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樣兼愛香港和中華
在「法國電影新浪潮」中,導演杜魯福喜用「爸爸電影」這個名詞,來批評當時製作龐大且風格保守的法國電影,諷刺它們過時,是屬於上一代的電影,經不起時代的考驗。  今時今日,香港有沒有類似的「爸爸電影」呢?有,絕對有,而且數量不少,以下續一簡述港式「爸爸電影」之特徵: 
田啟文 早前田啟文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現時香港電影工作者失業率高,他會對電影業進行改革,以解決問題。筆者把該報導於「筆記電影會」facebook專頁發佈,換來的是對田啟文的冷嘲熱諷,諷刺他思維落後。筆者對於網民對田啟文等影壇前輩的批評,也大致同意。   筆者明白改革雖時,具體方案不是一時三刻就能公佈
早前中華人民共和國護旗手彭浩翔,其新作《鹿鼎記》電影版三部曲,因涉攻打外族等敏感內容,而未能獲得大陸廣電總局的拍攝批文。此消息一出,不少網民表現得幸災樂禍,而筆者對彭導的事感到愕然。  彭浩翔如此愛國,愛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竟然無法得到大陸有關當局的關照,筆者的確感到意外。不過筆者仔細思考,起初彭浩
近年香港電影流行像是童話般的積極、勵志故事,當中不乏佳作,不過,若電影中的內容細節處理失當的話,容易變得俗套、甚至因過於脫離現實而令人反感,讓原本或屬良好故事題材白白浪費,實在可惜。  過時的獅子山精神  《獅子山上》未至於令人反感,電影是真人真事改篇,本是一個好題材,但今時今日,當香港的「國歌」
舉行一個沒有海報、沒有宣傳單張、沒有英文介紹的電影節。    更沒想到筆記電影節在風雨飄搖的局勢下誕生,曾想過延期,但延到何時呢?倒不如如期舉行!就算碰著遊行等大型社會運動又如何?沒有觀眾又如何?大不了自己一個人看!反正我不是策展人的話,也可能走上街頭,而不是在室內看電影。    這次參與人數的確甚
護旗手用iPhone發帖 一直以來,筆者不知彭浩翔導演的政治立場,不過過往彭導演強調本土電影,相信或多或少對香港存有感情。  最近看到彭導微博的其中一個帖文,文中寫上「我是護旗手」,下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相信彭導演是熱愛中華人民共和國,比不少立法會議員更願意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樣兼愛香港和中華
在「法國電影新浪潮」中,導演杜魯福喜用「爸爸電影」這個名詞,來批評當時製作龐大且風格保守的法國電影,諷刺它們過時,是屬於上一代的電影,經不起時代的考驗。  今時今日,香港有沒有類似的「爸爸電影」呢?有,絕對有,而且數量不少,以下續一簡述港式「爸爸電影」之特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不知什麼原因?新近叮噹在瀏覽短片的時候,總是出現不少關於香江人移居英倫為主題內容的製作。很多短片製作人更是從離境一刻,便開始記錄自己和家人離鄉別井到異地生活的點點滴滴......
Thumbnail
台灣大哥和紐約大哥 前一陣子無意間看到一部電影介紹「周處除三害」。 查了一下,因為對電影中的主角原型人物產生興趣所以就看了這部電影。香港導演導的戲果然在武打動作部分很精湛,另外這是我第一次看阮經天的戲(好落伍我😅),才發現他的演技真好。 電影中的原型人物曾是台灣十大通緝要犯之一。看了他
Thumbnail
本片在九龍城寨這片混亂、擁擠的鋼筋水泥中打造了一個如同現代武俠的故事。人與人之間的情義、各種利益間的爭奪與計算,套一句老話,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千百年來彷彿都是如此。但總能在這片江湖之中找到能讓自己留下的理由。
Thumbnail
兩個多月前的農曆新年假期間,香港地清清靜靜,我特地跑去戲院看《但願人長久》優先場,院內卻差不多full house,有趣有趣 《但》主角一家的基層新移民背景,置於近年的香港屬於比較敏感的議題,但整體其實是一部敏感細膩的半自傳私小說;而且導演第一部長篇作品就自編自導自演(後段一部分),實力不容小覷
Thumbnail
如果這是一本BL言情小說,那麼他的次類型會是「強強、主受」,關鍵字會是「黑道、軍警、民初」--華人堂口大老與殖民政府洋人警官的虐戀情深。 他又更像是杜琪峰2005年作品《黑社會》的變形版,四九仔與當權者之間的關係:哪裡來的洪門反清復明,誰當權誰就是主子。
這一章叫著如何去愛魔慈眾生?魔慈?末法時期的魔子魔孫還有慈悲之心,就是魔慈!讓大家容易明白,香港電影就是魔慈的代表了。哪麼我們應該如何愛魔慈眾生?我們當然愛香港人,但他們不是我們最愛的人。我們愛日本仔?不!我們愛香港人,但香港人比不上日本仔!為什麼?因為日本人演化妙慈! 就拿一本漫畫龍虎們來說,就
Thumbnail
今年ViuTV的兩部港劇,很巧妙地結合了日本的影視元素,吸引了大眾的注意。但這些劇集絕非直接的抄襲,而是將日劇元素消化後轉化為香港特色的作品。《和解在後》帶來了古早職場日劇的感覺;而《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更像是屬於香港的《大逃殺》。而劇中的演員也是由大量新人演員組成,引發了人們對他們未來的期望。
Thumbnail
近年來,大陸影視產業的崛起引起了廣泛關注,也帶來了許多台灣人才前赴後來,投身於這片充滿機遇的領域。本文將深入探討大陸影視業的蓬勃發展對台灣人才的影響,以及在這一過程中台胞證所扮演的重要性。 首先,台胞證是台灣人在大陸從事各種行業的重要身份證明文件。在大陸影視業蓬勃發展的時代,許多台灣人才紛紛前往大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不知什麼原因?新近叮噹在瀏覽短片的時候,總是出現不少關於香江人移居英倫為主題內容的製作。很多短片製作人更是從離境一刻,便開始記錄自己和家人離鄉別井到異地生活的點點滴滴......
Thumbnail
台灣大哥和紐約大哥 前一陣子無意間看到一部電影介紹「周處除三害」。 查了一下,因為對電影中的主角原型人物產生興趣所以就看了這部電影。香港導演導的戲果然在武打動作部分很精湛,另外這是我第一次看阮經天的戲(好落伍我😅),才發現他的演技真好。 電影中的原型人物曾是台灣十大通緝要犯之一。看了他
Thumbnail
本片在九龍城寨這片混亂、擁擠的鋼筋水泥中打造了一個如同現代武俠的故事。人與人之間的情義、各種利益間的爭奪與計算,套一句老話,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千百年來彷彿都是如此。但總能在這片江湖之中找到能讓自己留下的理由。
Thumbnail
兩個多月前的農曆新年假期間,香港地清清靜靜,我特地跑去戲院看《但願人長久》優先場,院內卻差不多full house,有趣有趣 《但》主角一家的基層新移民背景,置於近年的香港屬於比較敏感的議題,但整體其實是一部敏感細膩的半自傳私小說;而且導演第一部長篇作品就自編自導自演(後段一部分),實力不容小覷
Thumbnail
如果這是一本BL言情小說,那麼他的次類型會是「強強、主受」,關鍵字會是「黑道、軍警、民初」--華人堂口大老與殖民政府洋人警官的虐戀情深。 他又更像是杜琪峰2005年作品《黑社會》的變形版,四九仔與當權者之間的關係:哪裡來的洪門反清復明,誰當權誰就是主子。
這一章叫著如何去愛魔慈眾生?魔慈?末法時期的魔子魔孫還有慈悲之心,就是魔慈!讓大家容易明白,香港電影就是魔慈的代表了。哪麼我們應該如何愛魔慈眾生?我們當然愛香港人,但他們不是我們最愛的人。我們愛日本仔?不!我們愛香港人,但香港人比不上日本仔!為什麼?因為日本人演化妙慈! 就拿一本漫畫龍虎們來說,就
Thumbnail
今年ViuTV的兩部港劇,很巧妙地結合了日本的影視元素,吸引了大眾的注意。但這些劇集絕非直接的抄襲,而是將日劇元素消化後轉化為香港特色的作品。《和解在後》帶來了古早職場日劇的感覺;而《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更像是屬於香港的《大逃殺》。而劇中的演員也是由大量新人演員組成,引發了人們對他們未來的期望。
Thumbnail
近年來,大陸影視產業的崛起引起了廣泛關注,也帶來了許多台灣人才前赴後來,投身於這片充滿機遇的領域。本文將深入探討大陸影視業的蓬勃發展對台灣人才的影響,以及在這一過程中台胞證所扮演的重要性。 首先,台胞證是台灣人在大陸從事各種行業的重要身份證明文件。在大陸影視業蓬勃發展的時代,許多台灣人才紛紛前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