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手捲煙》:流年似水,情懷再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電影開頭以黑白影像記事,是一群華籍英兵在 97 回歸前夕的舊時光。有那麼一點危機四伏,時有「非我同族」的移民上岸,時有炸毀蹤跡的地雷埋伏,妄想著侵擾自成一格的「軍中樂園」。回歸後,樂園被迫拆遷,捲入在來不及應變的時代中,隨波逐流,載浮載沉。原由群體所建立的同袍情誼,被沖散而孤苦無援,取而代之的是來自異國他鄉的南亞人。由一強一弱的失衡搭配,走到「為你捲煙」的患難與共,最後身份曖昧的人註定只能獨留,誰也不得依靠⋯⋯。

raw-image

飄泊風雨裡,無謂問歲月

南亞裔文尼與華籍英兵關超有著相似的身份認同問題。文尼來到香港異地,對本地人來說,輪廓深邃、皮膚黝黑的他就是個新來的「外人」。而關超是上一個殖民母國遺留的「產物」,代表著舊時代的不合時宜。雖然面孔與華人無異,卻有強烈格格不入的心態,裹成一道結實的防衛,拒絕同流。兩人同樣流連於重慶大樓,這棟鬧市中心的謎樣森林,電影裡呈現此地充塞各色人馬,龍蛇雜處,卻也是包羅萬象,如同香港這個充滿殖民、移民文化的城市縮影。

關超與文尼,一新一舊的社會邊緣人,只能將生活安放其中,他們既無法走出危樓生存,亦需要層層的人際掩護。「地緣」作為二人素不相識、卻成為生命共同體的原因,彷彿暗示著他們的處境──想要脫離,卻又不得不依附在社會之下的卑微。

關超的身份認同從香港主權轉移後開始動搖,有關其大半生的經歷,我們只能從片段中拼湊。導演顯然要我們發揮對那個時期香港背景的認知,想像這位時代見證者的過往;他要我們追憶、召喚情懷,那些年所見香港風雨瘡痍,是如何遺留創傷?

raw-image

可見,「身份認同」是這部電影最大的命題。關超與文尼是不同時期而生的結果,對於身份認同的疑慮不斷複製軌跡,無論是 97 之前還是之後,甚至是如今,這個問題始終存在。電影顯而易見地在追尋某個時期的情懷,那個情懷是由過去的人所經歷的生活,是屬於某一代人的集體記憶。透過後人的想像和追緬,情懷的輪廓愈來愈清晰,它的界線、與「別的」之間的差別越見明顯,甚至能輕易為其下標定義。我們在追懷的過程中,同時也不斷經歷、重塑,最終走向最大公約數的呈現。我們因懷念而產生共鳴的「情懷」,其實是我們一手扶植而成的樣子。電影保留了形象,提供後人憑弔而得以致敬。我們想要回味哪個年代,就去看那個年代的電影,彷彿現實中再也找不著過去殘留的遺跡,唯有影像中才是真跡。

以往港產黑幫片常見台灣元素,通常是作為主角遇難或避難用途。在《手捲煙》裡,台灣人也佔有一席之地,其設計特別值得玩味。電影中,張嘉年(太保)飾演的台灣大哥竹昇突然出現,帶著絕命的手槍要為下落不明的小弟討說法,而攪入關超與泰哥(袁富華飾)的恩怨清算。竹昇的橫空出世,手執決定他人生死的能力。此刻,只要他有心偏袒誰,將手槍指向何方,便能結束混鬥,力定勝負。然而,他先是與泰哥共坐一隅,宛如只是與老朋(情)友(人)敘舊,令人產生《叔・叔外傳之人在江湖》的錯覺。

raw-image

再後來,泰哥也加入混戰,只剩竹昇旁觀一切。作為台灣人的代表,他眼見香港人彼此殘害,依舊袖手旁觀,不偏不倚,猶如上帝笑傲江湖。臨走前,他還撂下一句:「你們香港人,只會自己人打自己人。」完全是旁觀者的一語道破,說著事不關己的風涼話。作為台灣人的觀眾,看到這幕不禁感到尷尬,一種被哭訴著指控的羞愧感油然而生。原來我們的位置這麼遠那麼近,始終遊走在外圍觀摩,明明是想趨吉避凶,卻一副參透天理的姿態隔岸觀火。以第三者的視角,無論是橫看還是縱觀,不參與也不表態,被賦予武器的人卻選擇袖手旁觀。

問哪天重遇街頭,又試肩並肩喋血

《手捲煙》尋覓著 80、90 年代港產黑幫片中,男性情誼間的血性浪漫。男主角關超為著情義而負債,鋌而走險也要為死去的弟兄償還身後的清淨。他的形象雖不同周潤發身穿黑色大衣、手持雙槍那樣地偉岸瀟灑,英雄本色;卻是一脈相承地重情重義,無論好壞全都打落牙齒和血吞。在過去黑幫片中,男性間的情誼之所以曖昧,在於他們的對手旗鼓相當,不論立場是否相同,因為彼此欣賞仰慕,而產生惺惺相惜的火花。他們的情愫在眼神間的流轉、默契間的交流,在面對面讚許、背對背託付,自成一個平行互通世界,旁人不得進出,阻擋外頭風霜雪雨。

raw-image

《手捲煙》卻是彼此不協調的搭配,沒有絕對的立場相對,而是實力懸殊的組合。在最後的大混鬥中,關超僅能憑一己之力惡鬥群雄,文尼在一旁奄奄一息等待救援;不是「雙雄對決」的對手碰撞,倒像是「英雄救美」的激情上演。昔日,關超有一班兄弟共生死,他的滿腔情懷得以託付。也因兄弟們的血性猶在,不曾被環境教改,而導致四散,成為社會的邊緣。於是,要想融進社會,就得將不值錢的矯情鎖在深櫃,看似帶著百般無奈,實則鄭重其事,具有某種小心翼翼的儀式感。

我承認,自己是被「櫃子的設定」打動了。關超多次警告文尼不可隨意翻箱倒櫃,那並不是防賊,而是不願櫃子裡的自己被發現、被裸露。文尼偷偷搜出一盒錄影帶,外包裝顯示應是色情內容,播出畫面卻是一群士兵歡樂的舊時光,影像燦爛如陽光,又似泛黃,同《陽光燦爛的日子》一般兩面性的暗示。我不禁感到意外,印象中通常是以軍教片的外殼包裝露骨影片,這裡卻完全相反。對關超來說,究竟什麼才是最需呵護,細細隱藏的?答案已不言而喻。那是以通俗的大眾口味裹實最純粹耀眼的美好情感──這是入門社會的教戰守則。

raw-image

關超對情義標準的迷戀,使他成為困獸之鬥;曾經滄海便知難為水,索性將理想束之高閣,成為嚮往。當文尼鬆動櫃子時,關超已注定無法獨善其身了。因為櫃子裡的東西,那一包包手捲煙,有人能夠接住懷揣著,他的情懷再次獲得救贖。由文尼縫補過往同袍所造成的創傷,甚至是更進一步成為其托孤身後的繼承人,承襲所有家當,和那些似懂非懂的浪漫情義。

全文劇照提供:CATCHPLA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風滿樓成為那命運交錯的唯一所在,但他們從沒看清事實,只希望更強烈更壯大的聲勢出現,更期待自己能在大時代下引領浪潮,或許人們只是歷史齒輪轉動下的小人物,認為過去的光彩能,卻不理解時代和時間的推移,早已注定下一世代的到來,所謂「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Thumbnail
風滿樓成為那命運交錯的唯一所在,但他們從沒看清事實,只希望更強烈更壯大的聲勢出現,更期待自己能在大時代下引領浪潮,或許人們只是歷史齒輪轉動下的小人物,認為過去的光彩能,卻不理解時代和時間的推移,早已注定下一世代的到來,所謂「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Thumbnail
內裡依然經典款,正午日照下,才多陰影,陽剛到了底,浴血兄弟情。老兵不死,新人輩出,再見江湖。
Thumbnail
內裡依然經典款,正午日照下,才多陰影,陽剛到了底,浴血兄弟情。老兵不死,新人輩出,再見江湖。
Thumbnail
史詩級的穿越喜劇,我卻哭了。
Thumbnail
史詩級的穿越喜劇,我卻哭了。
Thumbnail
除了珍愛著這些帶有文藝腔的香港電影,我也愛看劇情狗血的校園喜劇。如果說香港電影帶給我的養分就像是溫潤順口的鴛鴦奶茶,那麼校園喜劇就像是在歡鬧派對裡啜飲的可口可樂,一口一個酣暢淋漓。
Thumbnail
除了珍愛著這些帶有文藝腔的香港電影,我也愛看劇情狗血的校園喜劇。如果說香港電影帶給我的養分就像是溫潤順口的鴛鴦奶茶,那麼校園喜劇就像是在歡鬧派對裡啜飲的可口可樂,一口一個酣暢淋漓。
Thumbnail
​ ●2020港劇【機場特警 Airport Strikers】這世間沒有如果,只有結果和後果(張振朗 楊明 蔡思貝 黃子恆 關禮傑 湯洛雯) 我愛看香港時裝警匪劇,雖然常常一開始覺得題材新(也許有外國影集影子學得快),越演就會越港劇老哏化居多,我卻還是喜歡看台詞很多很吵人的日常情節。
Thumbnail
​ ●2020港劇【機場特警 Airport Strikers】這世間沒有如果,只有結果和後果(張振朗 楊明 蔡思貝 黃子恆 關禮傑 湯洛雯) 我愛看香港時裝警匪劇,雖然常常一開始覺得題材新(也許有外國影集影子學得快),越演就會越港劇老哏化居多,我卻還是喜歡看台詞很多很吵人的日常情節。
Thumbnail
(圖取自網路) 這幾年,因著「選舉」的事,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很多興新的「專有名詞」,有台灣的,但也有來自對岸的。其中「大外宣」一詞。引起了我的注意,自以為「藝術人」的我,想起了幾部之前看過的電影,其中真的不少有關中國的情節,原是不以為意的,但現在回想起來,這對藝術而言,無疑是種傷害。藝術本是無聲
Thumbnail
(圖取自網路) 這幾年,因著「選舉」的事,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很多興新的「專有名詞」,有台灣的,但也有來自對岸的。其中「大外宣」一詞。引起了我的注意,自以為「藝術人」的我,想起了幾部之前看過的電影,其中真的不少有關中國的情節,原是不以為意的,但現在回想起來,這對藝術而言,無疑是種傷害。藝術本是無聲
Thumbnail
他說,沒有辦法,因為搞樂團搞音樂做創作電影電視劇全都要靠TVB(中資媒體),沒有TVB就紅不了。所以你看到林夕寫了「雙城記」一夜之間變成「佚名」,所以你也沒有看到在金雞2裡面當了六屆香港特首的劉德華出來說些什麼,你也沒有看到其他三大天王或者線上紅星說了甚麼或做了甚麼。你能看到的,就只有那些舔狗而已。
Thumbnail
他說,沒有辦法,因為搞樂團搞音樂做創作電影電視劇全都要靠TVB(中資媒體),沒有TVB就紅不了。所以你看到林夕寫了「雙城記」一夜之間變成「佚名」,所以你也沒有看到在金雞2裡面當了六屆香港特首的劉德華出來說些什麼,你也沒有看到其他三大天王或者線上紅星說了甚麼或做了甚麼。你能看到的,就只有那些舔狗而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