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31|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2008總統候選人政策與特質評析之一(前言與經濟政策)

這是應幾個朋友從去年就狂催的文,筆者本來是不打算評論的,認識筆者的人都應該知道,筆者對這幾個候選人其實都沒啥好話,問題不是在於這些人太爛,而是他們都提不出真正戰略眼光的政策。這篇評論,不打算對數字或數據作精密分析,這些工作一堆專家都作了,也得到了各自解答的效果,筆者只對具有戰略性質等的政策,進行多角度的綜合剖析。
在作這些分析之前,請讀者有點前提式的瞭解,筆者不打算分析與證明哪一個人是好人、壞人或不是人,這是人類學的問題,筆者引用凱因斯對一次大戰後凡爾賽和約的評語,「我並不在合不合乎正義,我在乎的是其帶來的影響與後果。」筆者本人雖然很反對凱因斯的經濟政策,但不能不對這句話做出過高的評價,在政治上是無關道德的,傳統中國式針貶春秋式評論,只能成就當事者的虛名,對現實少有助益。
以下的政策評論,完全從四位正副總統候選人的網站下載。

一、馬蕭經濟政策,十二大建設與長昌經濟政策

經濟政策是大家最為關心的話題,但現實比理想殘酷,許多看來有效的建設為何到頭來都無法發揮效果?從昨天政見發表會的概念上,大概可以得出一些更清楚的輪廓。
馬蕭提出的愛台十二大建設,預計八年投入四兆,被批大而無當,而且從馬蕭提供的DM來看,從全台交通網到農村再生,洋洋灑灑數十條細目,但說真的這些政策難道之前就沒推過?從14日政見發表上,可以瞭解到為何這種凱因斯主義的構想會被馬蕭提出,這是因為他們認為現在台灣經濟並沒有過熱(這倒是事實),所以擴大投資的作法仍有其可行性。簡單說,他們認為台灣並非沒有凱因斯主義,而且作的不夠多!這引伸出一個問題,為何海耶克會認為經濟都是地方經濟?若是如此,馬蕭顯然是要建造一個大政府體制,削弱地方自治色彩,若非如此怎可能將這種意志力貫徹到台灣每一個角落?
愛台十二大建設並非一無可取,但這些建設很多若非正在作,就是正在規劃,除非要認為這些「好的政策」是以前的人,包括李登輝十二年到陳水扁八年,沒有一個官員願意去作,就是時空環境改變,所以現在這些東西可以作了。這種意見,顯然的忽略掉一個很嚴酷的現實,那就是台灣民眾的整體素質是否上升到了可以執行的程度,以亞太運籌中心為例,政見無非是建設硬體設施,加強物流系統,若是改善硬體設施就可以達到目標,那麼早在連戰為行政院長時期就已經作好了,何必等到現在?有一個事實讀者需要去瞭解,一個成功的運籌中心,並不是只靠著優良的硬體,以及優越的地理位置就可以執行,而符合這個條件的亞太營運中心,現在是上海。要達到這個目標,可以用新竹貨運的改造當例子,他們老董強迫所有司機都要戒煙戒檳榔,用微笑與清潔的制服,無微不至的服務來搶攻市場,事實也證明他們成功了,後起之秀若還在用低價策略,而不改善整體的員工素質,根本就沒有機會。
亞太運籌中心以前成功不了,是因為下層官員的惰性,還有基層工作人員的習性所致,台灣既沒有廣大的腹地,要成為成功的運籌中心,也只能靠這種人為因素去改善。那麼現在為何推的動?筆者持保留的態度,因為這不緊緊牽涉到管理人才的問題,還包括全體港務、相關行業從業人員,但筆者持審慎樂觀的態度,因為這八年來也許經濟不好,但一般基層政府組織的服務態度是變好了,十幾年前給人黑道印象的物流系統也大幅改善,這表示台灣教育思想的改造,教育水準的提高,已經在這幾年開始深入基層角落。
那筆者對這十二大建設的整體評價是什麼?筆者的觀點是,這些都是說了等於沒說的政見,因為台灣憲政體制是地方自治,地方政府對這些政見多半都心知肚明,只是有錢沒錢或有沒有得支持去作,這些政策當然很好,也應該要逐步推行,但筆者很反對由中央政府強力推動,因為這等於侵害到很多地方政府職權,除非馬蕭認為下一任的地方首長會徹底獲勝,可得到完全的配合,再不然就是馬蕭認為他們可以跟民進黨的地方首長充分配合。這又回到老問題上,那陳水扁為何不能跟這些國民黨地方首長「充分配合」?這不光是個人特質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背後是國家體制的問題,究竟是要一個大的中央政府,還是大的地方政府。
長昌的經濟政策,相對來說就比較「好」一點,這純粹是就性質而說,而非細節。這可以從其經濟政策開頭看出,長昌認為台灣舊有的經濟戰略,是過時而且沒有適應性的。長昌的經濟政策較為優越的一個理由,是長昌並未迴避政治性問題,並詳細了解釋台灣多年以來經濟衰退的背後原因,這一點上馬蕭試圖作一種純粹的政經切割,好像經濟問題可以脫勾於政治一樣,但其背後的政治因素,可以用謝長廷的話來總結,那就是好像去掉中國就什麼都沒有。回到正題上,為何經濟不能脫勾於政治?這是一個很基本的ABC概念,政治是一種利益分配的藝術,怎麼可能跟經濟無關。
長昌的經濟政策更是洋洋灑灑,但一樣跟馬蕭的政策有類似的問題,其一為憲政體制問題,要落實這七大政策,必然會與地方政府職能衝突,只是長昌的政策裡面很技巧的迴避了這個問題,例如「協助中小企業進行在地轉型」這一項,提到了地方特色與在地升級,這難道不是要中央政府去干預地方政府的事務?「政府政府協助中小企業成立各類型同盟,以加速推動產業創新、企業升級研發創新及國際行銷。」這一段話,難道就不是要政府去作民間企業自己要作的事情?以筆者個人的經驗為例,許多地方的工廠之所以沒有進行策略聯盟,並不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聯盟的好處,而是這涉及到每一個老闆對「獲利」的認知,而且這多半跟地方的黑白道勢力脫離不了關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中央政府的政策指令是不可能真的推到這些工廠頭上,這些政策必須仰賴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溝通,然後地方政府還要想辦法逐一擺平各方利益,再提供一個誘因讓這地區的各家同業進行合作性的競爭。但至少長昌提出了誘因的說法,但這些誘因也無法脫離馬蕭的批評,正所謂延續陳水扁的政策,毫無新意。
長昌在農業升級上著墨很深,不過仔細觀察其細節,理想性質還是過高,光是第一點的確保基本糧食生產的供應就是一大問題,你要如何「確認」這個供應「量」?若以台灣稻米產量來說,台灣根本就不需要擔心糧食問題,但為何食物狂漲?這是因為飲食習慣的改變,若是全台灣民眾都在吃地瓜稀飯,當然就不會有這些問題。顯然的,你越是要照顧農民,結果越是會「愛之適足以害之」。尤其是「建立農地資源空間資料庫,規劃農業經營空間,兼顧農業發展與農地資源有效利用。」這一項,這牽涉到的問題更為複雜,根本就不能當作農業問題來處理,像是台北房價居高不下,若是將大台北地區的「所有」農業用地全部釋放,讓「財團」去大興土木,效益遠高於繼續種植作物,但這違反了傳統常識,也跟一般人的價值觀不符,提出這點是要說明,管制越多、規劃越深,往往只是把地方利益集團的權限擴大,使其更有機會上下其手。換個方式說,讓佳樂福、愛買跟大潤發直接殺去產地跟農民作交易,訂立長期經銷合約,會不會比現有的傳統批發市場更有利於農民?筆者對長昌農業政策的觀點是,講了非常多的理念跟實際施行方案,立意良好但始終沒有提到物流問題。
經濟政策太多,牽涉太廣,筆者不打算一一闡述,更重要的是這些政策往往涉及到憲政問題,意即各級政府權責問題,這個問題隱含了一個台灣目前經濟政策最大的盲點,就是過於推崇人為的執行力量,忽略了制度面的遵守,若是我們認為地方自治是原則,中央政府只管不理,那麼民眾在處理企業問題的時候,至少會有一個明確的方向,知道什麼事情應該找什麼單位負責,但台灣民眾習慣找黑道、民代擺平事情,這就變成了找的到立委的可以壓過只找到鄉代的,可以見到總統陳情的比找鄉長陳情有效。筆者舉一個2004年的例子,當時筆者還住在台北,樓下早餐店老闆反對陳水扁的理由是,四年來他家前面馬路挖了又挖,路燈怎麼修都弄不好,這全部都是阿扁執政管理無方。另一個例子是筆者一個經營電玩店的朋友,原本堅定支持陳水扁,但2000年後警察上門光顧次數越來越多,沒事就斷水斷電,讓他深感不滿,認為阿扁無能,只會口號治國,無法改善他的生活。這兩個例子可以提供讀者作一個參考,權責不清不僅僅是口號,更是實際上天天發生的事情,若不及早釐清,別說未來八年,未來八十年都會一個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