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3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 - 中間選民

由於現在不是選舉時段,談這種問題比較適合,不然這種傷害多數民眾自尊的話題,最好別講太多。而且這一篇筆者不打算討論中間選民理論的投票傾向,或是甚麼學理上的定義,筆者謹就一般的媒體與政客說法來解釋。
中間選民是甚麼?如果依照社會學的理論,應該是指對「政策」、「左右傾向」等比較沒有特定立場的人。如果依照左右派這篇的說法,應該是說某一個人,既不認可左派的理論,也不怎麼喜歡右派的理論。這種說法無疑的是太極端了,所以比較善意的說法,是指某個人對這些左右之爭沒興趣,也可能是沒意見,更可能是沒研究。
好了,在此對中間選民應該具備的幾個條件大致說明一下。
你對台灣應該要採取貿易保護或是貿易開放政策「不置可否」,怎樣你都沒甚麼關係。
你對台灣政府組織要走向大政府管制一切,還是小政府協調運作沒甚麼特別的意見。
……
3之後就別提了,到此為止還認為自己是中間選民的,大概已經沒幾個了。
就定義上說,中間選民僅僅是對「某項政策」並沒有「強烈」的傾向,在此政策下我們稱這些選民是中間派,他們會選擇這項政策中對自己比較有利的去支持。就好比假設今天有一個「台灣蘋果守護黨」,主張台灣所有果農都要每個月一萬美金的補貼,還有自有農地每人十甲,政府並保障收購價格每顆蘋果一千塊。另一個「進口蘋果解放黨」則主張所有蘋果進口限制全部取消,政府不收購多餘蘋果,所有農地都自由開放買賣與栽種。這兩個黨的兩個完全相反的政策,你本身有沒有很強烈的傾向,要支持全部國產還是要進口?還是說你每個月收入幾百億上下,沒差一顆蘋果幾千塊,亦或你根本就不吃蘋果?
上面的例子的確太極端,但就一個解釋的角度來說,大概可以看出所謂的中間選民,其定義是非常的嚴苛,不是你自己認為是就是的。多數的例子都沒有這麼誇張,很可能差別只是進口蘋果是否從每個月一萬噸開放到兩萬噸,就以果農來說這當然很有差,對進口蘋果的商人來說也差很多,但對多數消費者來講,市場上的價差可能不過十塊錢,也許根本就不在乎,只有在這種狀況下,才會產生定義上,「多數選民」對「特定政策」採取「相對中立」的結果。中間選民要產生,條件可一點都不簡單。
回到台灣的例子中,藍綠的選擇根本就沒有所謂中間選民,當你把票投下去的同時,你已經對兩個黨的政策做出某種程度的選擇,就算你不投票,也極少數是會完全沒有傾向的,當這個「完全沒傾向」的人數根本沒辦法成為最多的一群,所謂的藍綠之間的中間選民,不過就只是一種選舉上方便定義的說法,一種讓民眾「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很「公正中立客觀」的口號罷了。
話又說回來,台灣又有幾個人會真的去檢視兩黨政策差異,再去好好選擇挑某一黨的?那這個「中間」又是打哪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