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3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戰爭的進行方式

年輕的時候,常以為只要運籌帷幄得宜,以寡擊眾、以弱勝強並非不可能。後來才發現這種講法很有問題,問題不是在這句話上有沒有道理,而是人生經驗比較多了、看過的戰史比較多了,才能夠理解很多以前沒有想到的。
戰爭如何進行?我們要先理解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戰鬥層面,都是每一個士兵在進行,你可以下指令給他,但實際上執行的成果必須依靠當事者。第二件事情是資訊情報面,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我們的判斷錯誤,常常不是因為領導太笨,而是因為對自己軍隊的的資訊了解不夠,對於敵人的情報工作做得不好。
若讀者可以了解到這兩件事,我們就可以來談戰爭的進行。理想上,戰爭是由上層做好決定與大方向的規畫,再交由中層的管理幹部去規畫執行面,接著再讓下層單位去執行計畫。
很遺憾的,這種想法在歷史上是少數,能夠這樣幹的,古代只有兩種人,第一種人是天才,他真的可以判斷出敵人在想什麼,第二種是暴君,不在乎自己部隊傷亡,硬幹到底那一種。在現代還是有兩種國家可以這樣幹,一種是美國這種情報跟資訊能力強到爆表,跟開金手指打仗沒兩樣的,另一種還是暴君,管你士兵死傷怎樣,硬幹就對。
扣掉上述狀況,我們要再理解一件事,那就是人的掌握能力有限,一個人的朋友大概最多就百來個,所以看古代的軍隊編制,常常一個戰鬥單位就是百人上下,這是有道理的。第二個就是人處理資訊的能力有限,所以當一個指揮官進入到陌生的地理環境,他如果不是依靠當地嚮導,就得派出偵查部隊慢慢來了。
簡單說,全軍總司令通常不會知道戰場的實際狀況,他可以看地圖,但他看不到地形地貌,他可以從型錄中知道我方的武器性能,但他並不知道實際使用的狀況會怎樣。
故,真實的戰爭,往往是中下層軍官,在大戰略方向目標上,曾經在當地住過或是長期蒐集該地情報者,將他知道的實際狀況,往上呈報給總司令,讓總司令可以判斷這個大戰略是否需要修正,或是可以反過來利用,給敵人一個出其不意。
讀者最印象深刻的,應該是二次大戰德國擊敗法國那一次,所謂的曼斯坦計畫吧。簡單敘述如下,陸軍的參謀團依照原本的計畫,要強攻有堅強防禦設施的法國堡壘群,但希特勒認為這只會重蹈一戰的覆轍,戰爭會陷入膠著,德國國力在長期戰下無法支撐,所以要參謀團不斷的修正與重寫計畫。
這時候的中級參謀軍官曼斯坦,根據他個人的經驗,認為裝甲部隊並不會很難越過盧森堡一帶的森林地區,但因為他不是裝甲部隊的專家,他跑去問裝甲兵之父古德林,得到了「沒問題」的肯定。在有了自身經驗與專家的意見參考後,曼斯坦把德國進攻法國的計畫修改,全軍大方向整個轉彎,把此計畫呈上希特勒。
這裡很好玩的就在於,如果希特勒不是在一戰中,曾在西線戰場上待過還負傷,他可能也不會對於參謀團原本的保守計畫焦躁不安,畢竟原先的計畫,很可能讓希特勒回憶起不好的經驗,故拼命的抗拒。曼斯坦提出的計畫,不僅可以消除這種不良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計畫本身有相關專家的保證,不然希特勒也沒開過戰車,更沒開戰車去越野過,他怎麼會知道這方法可行?
拉回到本篇,戰爭實際上的進行方式,有上至下與下而上兩種,並不是純然的單方面。要說台灣今天在軍事上對抗中國,只要大戰略正確就好,這是無知;若說只要基層官兵精實訓練就可打贏戰爭,戰略並不是那麼重要,這是愚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