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造成台灣第三波疫情的大危機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撰寫:黃瀾思

raw-image


台灣四天清明連假期間,全台11處主要景點共湧入150萬人次,平均逗留超過15分鐘,引發各界對於台灣爆發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的憂慮。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為此要求各政府機關、公司做出彈性上班的規劃,並呼籲曾前往人潮聚集景點者自主健康管理14天,盡可能在家上班。

對於此次連假景點爆人潮,政府們似乎感到十分“意外”,除了在連假期間緊急發出“墾丁附近景點人潮擁擠,請暫勿前往”的警報短信外,疫情指揮中心也表示不排除限制旅館訂房率,甚至取消即將到來的五一勞動節連續假期。蘇貞昌與交通部長林佳龍也“憂心忡忡”的呼籲,如果民眾不能自律,導致疫情更嚴重,那就只能靠法律限製或調整。

事態看似變得嚴峻,本土案例也在逐步增加,不少台灣民眾開始責怪連假出遊的人毫無防範意識;學校及幼兒園老師也抱怨,家長不誠實交待學童的連假行程。除此之外,台灣一位牙醫還在Facebook發文指出,政府辛辛苦苦的生產口罩救援外國醫護,全世界都在感謝台灣,只有台灣人一邊罵口罩不夠用,一邊外出遊玩;也有電視主播在節目中怒批,一定要台灣政府下禁令才不出門,“你是小孩嗎?你是傻了嗎?你是中國嗎?中國才要這樣子啊!”

一名曾經過熱門景點的民眾透露,雖然只是短暫路過人潮聚集地,但因為擔心同事異樣的眼光,十分掙扎是否向公司如實回報。與當初批判那些前往“尚未發出旅遊警示”地區的台灣人一般,清明連假出遊或曾前往景點的人再度成為新一波眾矢之的,被指責為防疫的破口、造成台灣可能爆發第三波疫情危機的“老鼠屎”。一些媒體與綠營側翼也紛紛出來洗地,瀰漫著一股“政府好辛苦、民眾扯後腿”的氛圍。

事實上,民眾若前往人潮眾多的景點出遊卻未配戴口罩,缺乏最基礎的防疫措施跟觀念,那麼政府政策做得再周延,也確實難以避免疫情蔓延。

但為何那麼多台灣人如此放心出遊?除了政府不斷宣揚疫情控制妥當,民眾無需過度緊張之外,本次疫情對觀光旅遊業無疑也是一次重創。政府為了振興紓困,不僅各縣市首長都趁連假大力宣傳觀光,例如屏東縣長潘孟安在連假前夕特別拍攝視頻,強調“出國不如在台灣好玩又安全,推薦大家來屏東走走”,中央層級的交通部長林佳龍也曾表示:“經濟跟觀光還是要維持,在確保防疫措施完備下,民眾可以放心上路”,連指揮官陳時中都說:“不敢跟大家說不要出去玩,因為悶太久也不好。”

於是,蔡政府乃至地方首長,一個個為了拼觀光、為了讓台灣看起來不受疫情嚴重影響,不斷鼓勵民眾出遊消費。然而,當民眾真的出遊了,才又一臉無奈的表示,民眾若不自律,五一連假很有可能取消。但問題在於,相關景點的訂房老早便已客滿,旅遊景點被塞爆應該早在政府“超前部署”的預期之中,如果連政府自己在宣傳旅遊時,都不能預料到此種結果,民眾又能如何提前得知?

更有意思的是,台灣某知名主播還振振有詞的說,政府雖然鼓勵民眾出遊,但遊客不保持好一公尺的社交距離,口罩也不好好戴著,怎能怪到政府頭上?平心而論,有點常識的人都能明了,在人潮擁擠的觀光夜市想要每個人保持一公尺以上的距離,可以說是天方夜譚,況且夜市攤販最多的便是小吃飲品,又如何期待每個人全程戴緊口罩、不偷那片刻口慾?

說穿了,當台灣政府鼓勵民眾出遊,期望藉此提振因疫情而受創的觀光景氣時,當然也要預期到會有如此結果發生。一邊鼓勵民眾“安心上路”,等到景點真的人山人海,才回過頭來責怪為什麼那麼多人要出遊、為什麼不做好防護,不僅對於民眾抱持過份苛刻的標準,更是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表現。

如果真要顧及觀光與抗疫,台灣政府大可提前採取總量控管及限制訂房的做法,而不是事後以一句“沒想到會有那麼多人聚集”輕鬆帶過,彷彿事後若疫情再度爆發,都不是政府的錯,而是這群刁民的鍋。

值此對抗疫情的關鍵時刻,多數人都不會刻意與執政團隊唱反調。但台灣社會已集體陷入“台灣抗疫好績效、全球媒體都讚爆”的精神迷湯,甚至不惜一切的吹捧、洗白、幫政府甩鍋到民眾身上,就只為了維持台灣政府“抗疫有成”的形象。

抗疫的效果如何,民眾都看在眼裡、感受到在心裡,該有的稱讚已不吝嗇的給予。但若一再沉浸無謂過度的自滿與虛榮中,對於疫情不僅沒有幫助,反而更可能造成台灣防疫的缺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多維TW的沙龍
6會員
189內容數
《多維TW》月刊是一本深度分析政經評論雜誌 以時政評論、國際新聞資訊搭建溝通橋樑 突破地域主張以『多維觀點』提供『寰球視野』 全方位解讀和剖析中國政治、兩岸關係、以及國際現勢牽動下的全球局勢發展與影響。
多維TW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8/14
撰寫:林仕祥 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8月12日結束訪台行,下午搭專機返美,阿札爾這次訪台行被台美雙方定調為「歷史性訪問」,蔡英文當晚在美國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及「美國進步中心」合辦的視訊會議中,發表錄影演說,就台美關係部分,她強調台灣將繼續與美國合作,建立更具建設性的「台美
Thumbnail
2020/08/14
撰寫:林仕祥 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8月12日結束訪台行,下午搭專機返美,阿札爾這次訪台行被台美雙方定調為「歷史性訪問」,蔡英文當晚在美國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及「美國進步中心」合辦的視訊會議中,發表錄影演說,就台美關係部分,她強調台灣將繼續與美國合作,建立更具建設性的「台美
Thumbnail
2020/08/13
撰寫:廖士鋒 陸生歸台議題,至今仍然沒有得到民進黨政府全面放行,甚至是台灣教育部都鬆口答應、發出公文後,硬是被陸委會給「追剿」,對馬英九8月13日在臉書貼文,呼籲全台灣大專院校的校院長一齊站出來反對。 馬英九批評,民進黨政府已全面開放境外生返台,卻獨漏陸生,使其成為「反中仇陸」政策的犧牲品。
Thumbnail
2020/08/13
撰寫:廖士鋒 陸生歸台議題,至今仍然沒有得到民進黨政府全面放行,甚至是台灣教育部都鬆口答應、發出公文後,硬是被陸委會給「追剿」,對馬英九8月13日在臉書貼文,呼籲全台灣大專院校的校院長一齊站出來反對。 馬英九批評,民進黨政府已全面開放境外生返台,卻獨漏陸生,使其成為「反中仇陸」政策的犧牲品。
Thumbnail
2020/08/12
撰寫:林仕祥 蔡英文8月11日出席「台灣資安大會開幕典禮」,她強調,面對現階段各種境外勢力的挑戰,以及惡意威脅的層級節節升高,加上網路攻擊越來越細緻化,竊取企業商業機密、影響台灣民主體制,嚴峻的國際情勢,讓台灣必須提高戰略思維,完善資安應對策略。因此,蔡英文揭櫫接下來台灣資安產業的四大目標。
Thumbnail
2020/08/12
撰寫:林仕祥 蔡英文8月11日出席「台灣資安大會開幕典禮」,她強調,面對現階段各種境外勢力的挑戰,以及惡意威脅的層級節節升高,加上網路攻擊越來越細緻化,竊取企業商業機密、影響台灣民主體制,嚴峻的國際情勢,讓台灣必須提高戰略思維,完善資安應對策略。因此,蔡英文揭櫫接下來台灣資安產業的四大目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年初開始,全球走出新冠疫情的陰影,各國陸續開放旅遊。 台灣的旅遊旺季適逢在開放期間,國際觀光客卻大減。 「日本觀光客不來台灣了」,還成為許多報章雜誌的熱門話題。 其實不來的也不只是日本,台灣的旅遊產業其實一直有很大的問題。 藉著這個時事話題,我們一起來談談台灣的旅遊業究竟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Thumbnail
今年初開始,全球走出新冠疫情的陰影,各國陸續開放旅遊。 台灣的旅遊旺季適逢在開放期間,國際觀光客卻大減。 「日本觀光客不來台灣了」,還成為許多報章雜誌的熱門話題。 其實不來的也不只是日本,台灣的旅遊產業其實一直有很大的問題。 藉著這個時事話題,我們一起來談談台灣的旅遊業究竟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Thumbnail
7月15日提早上路的國旅每房每晚1,300的補助,就像豔陽一樣各地均滿房,一掃疫情期間的空虛寂寞。不過隨著人潮擠滿各地,相對應的問題也開始出現,比如: 7/23「太熱遊客湧入小琉球 萬人登島遊客租無機車苦等2hrs」 7/24「遊客湧進致送水量不足 小琉球首次執行分區供水」 = = =
Thumbnail
7月15日提早上路的國旅每房每晚1,300的補助,就像豔陽一樣各地均滿房,一掃疫情期間的空虛寂寞。不過隨著人潮擠滿各地,相對應的問題也開始出現,比如: 7/23「太熱遊客湧入小琉球 萬人登島遊客租無機車苦等2hrs」 7/24「遊客湧進致送水量不足 小琉球首次執行分區供水」 = = =
Thumbnail
最近出國的人越來越多了,放寬到3+4之後,真的相對人性許多,雖然跟其他國家比較起來還是有點麻煩,但比起要待在家裡一周,真的是好很多了。 這次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旅遊業,如果大家有在看各種自媒體的話,應該會發現許多人都紛紛出國遊玩了,最直覺的反應一定是旅遊業的復甦,還有整體帶動的旅遊商機拉! 結論 航空
Thumbnail
最近出國的人越來越多了,放寬到3+4之後,真的相對人性許多,雖然跟其他國家比較起來還是有點麻煩,但比起要待在家裡一周,真的是好很多了。 這次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旅遊業,如果大家有在看各種自媒體的話,應該會發現許多人都紛紛出國遊玩了,最直覺的反應一定是旅遊業的復甦,還有整體帶動的旅遊商機拉! 結論 航空
Thumbnail
對於觀光旅遊業者來說,2020年最大的挑戰,莫過於新冠疫情的全球爆發所帶來的影響。根據台灣交通部觀光局統計,2020年1月,因觀光、商務、求學等各種不同原因,從全球各地入境台灣的旅客有81萬人次。然而,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入境人次轉眼間就大幅衰退至35萬人次,減少了五成以上。將眼光移轉至世界各國,也
Thumbnail
對於觀光旅遊業者來說,2020年最大的挑戰,莫過於新冠疫情的全球爆發所帶來的影響。根據台灣交通部觀光局統計,2020年1月,因觀光、商務、求學等各種不同原因,從全球各地入境台灣的旅客有81萬人次。然而,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入境人次轉眼間就大幅衰退至35萬人次,減少了五成以上。將眼光移轉至世界各國,也
Thumbnail
台灣在西元2021年五月爆發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全面升級到三級警戒,官員建議民眾除必要的工作、採買、篩檢,沒事就別出門。 但部分民眾不知是長期待在家中太無聊,還是覺得此時遊客較少,道路不會塞車,且較容易訂到旅館、找到停車位或其他原因,仍出門到知名戶外景點......
Thumbnail
台灣在西元2021年五月爆發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全面升級到三級警戒,官員建議民眾除必要的工作、採買、篩檢,沒事就別出門。 但部分民眾不知是長期待在家中太無聊,還是覺得此時遊客較少,道路不會塞車,且較容易訂到旅館、找到停車位或其他原因,仍出門到知名戶外景點......
Thumbnail
疫情趨緩,人潮即將湧入山林,在享受戶外的同時,我們更要保護好自己,才能迎接真正的解封喔! 微解封登山,一起努力: 1. 躲人潮,避開熱門時區 2. 不停留,尊重在地居民 3. 拉距離,愛護野生動物 4. 出外全程戴口罩
Thumbnail
疫情趨緩,人潮即將湧入山林,在享受戶外的同時,我們更要保護好自己,才能迎接真正的解封喔! 微解封登山,一起努力: 1. 躲人潮,避開熱門時區 2. 不停留,尊重在地居民 3. 拉距離,愛護野生動物 4. 出外全程戴口罩
Thumbnail
隨著全台三級警戒,旅行業的來客數也被校正回歸到零。 這次的紓困4.0應該獨厚旅行業嗎? 旅行業又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隨著全台三級警戒,旅行業的來客數也被校正回歸到零。 這次的紓困4.0應該獨厚旅行業嗎? 旅行業又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與疫情多次擦身而過的環島之旅,旅程結束整理我這趟對照表,剛回來幾天真的比對大樂透開獎還緊張... 環島尾聲的台南黃金海岸,疫情還沒爆發前的紀念照 開個玩笑話,如果不是疫情關係,說不定標題就是“與戀情多次擦身而過的環島之旅”或是“環島的速度與激情”
Thumbnail
與疫情多次擦身而過的環島之旅,旅程結束整理我這趟對照表,剛回來幾天真的比對大樂透開獎還緊張... 環島尾聲的台南黃金海岸,疫情還沒爆發前的紀念照 開個玩笑話,如果不是疫情關係,說不定標題就是“與戀情多次擦身而過的環島之旅”或是“環島的速度與激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