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假如人類消失了?―地球日的省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弔詭的是,被停止的世界地球日,反而呈現出較為友善的地球空間。
除了當作新聞花絮報導的似真似假的訊息:那個國家偏遠小鎮有野生大型哺乳動物漫遊,那個城市有野生狐狸在空無一人的地鐵站裡搭電扶梯……
其實也可想而見,原本受遊客干擾的海龜上岸產卵的沙灘,因為疫情管制不再有人時,小海龜的孵育率大幅上升應該是可預期的,以此類推,這幾個月因為人類暫停活動,許多野生動植物可以稍稍喘息恢復點元氣。
今年是世界地球日五十周年,1970年4月22日,美國有近千萬人上街遊行,呼籲對汽車排放造成的空氣汙染進行管制,這是人類第一次為了環境問題上街頭遊行,也是那個年代規模最大的遊行。
此後各國民眾紛紛響應,也都在4月22日提出當時最迫切的環境議題,全球串連一年比一年規模還大,也就稱為世界地球日。
這個運動推行了五十年,地球生態環境所面對的危機不但沒有減少,還一年比一年嚴重,因此,理論上屆滿五十年的現在,應該會有更大規模的活動。
但是因為新冠病毒的影響,全人類社會按下暫停鍵,各國邊界管制,飛機停飛,公路上車流減少,大部分人也都被限制行動,建議居家隔離,在此情況下,世界地球日上街的活動當然也隨著其他所有活動一樣,都停止舉辦。
弔詭的是,被停止的世界地球日,反而呈現出較為友善的地球空間。
除了當作新聞花絮報導的似真似假的訊息:那個國家偏遠小鎮有野生大型哺乳動物漫遊,那個城市有野生狐狸在空無一人的地鐵站裡搭電扶梯……
其實也可想而見,原本受遊客干擾的海龜上岸產卵的沙灘,因為疫情管制不再有人時,小海龜的孵育率大幅上升應該是可預期的,以此類推,這幾個月因為人類暫停活動,許多野生動植物可以稍稍喘息恢復點元氣。
也因為疫情工廠停工,車流消失,空氣汙染大幅減少,有研究指出,原本苦於有毒粉塵肆虐的都市民眾,也因此而改善健康,甚至延長若干年月的壽命。
看了類似許多報導,想起多年前看過的一部紀錄片: 「人類消失後—重生的地球」,也有出版社以「沒有我們的世界」同步翻譯了這本書。
作者假設所有人類忽然在地球上不見了,第二天會變成什麼樣子,第三天,一年後,五年後….作者一路推演,一方面突顯人類過去給地球帶來的破壞,一方面也呈現出大自然的力量。
紀錄片基於過去的科學研究,以擬真的畫面想像 ,當人類真的不見後,大自然的生命力如何來接管人類的建築物以及曾經擁有的一切,其實以地球的角度來看,人類出現的時間很短,當人類滅絕後,地球仍然會有許多生命存在,甚至比人類在時更多更豐富精彩的生命世界呢!
影片其實不誇張,因為人類一切消費行為與商品生產,都靠著有限的大自然來支持,人口愈多,需求愈多,因為經濟發展而不斷侵蝕了周遭的生態系,比如焚燒雨林改成畜牧場或者農場,為了我們手上一個漢堡的牛肉,就有數不清的雨林生命因此而喪生。
因為人類的聰明才智與不斷地努力,讓人類沒有了天敵,因此人口數量得以不斷地增加。以前每當人口太多時,一次瘟疫也許就死掉全部人類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或者一次旱災饑荒或戰爭,又死掉一大堆人,可是現在不管是醫葯進步或科技的力量,我們的人口數量與周遭物種早就失去平衡了!當整個地球的自然資源一旦無法支撐這麼龐大人口的需求與消耗時,就是人類真正災難的來臨。
有人形容人類就像地球上的病毒或者癌細胞,不斷增殖,沒有節制回饋的機制,最後傷害了賴以存活的母體。就像「駭客任務」影片中電腦人的控訴,地球每種生物都會本能的與四周環境維持平衡的關係,只有人類不是,每到一地,便大量繁殖,直到耗盡所有自然資源後,再搬遷至他處。人類是地球的癌細胞。
「下一場人類大瘟疫」這本書的作者,用物種大爆發的觀點來看人類數量的增加。 所謂的物種大爆發在生態學的定義是:某個物種的數量在一段相對來說,很短暫的期間就出現爆炸性的增加。這裡的爆炸性,往往是五倍、十倍,甚至數十倍的增加。
大發生的確是地球上很奇特很神秘的生態現象,雖然我們不確定何時會發生,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大爆發一定會結束,而且很神奇的是,大爆發往往來得很突然,而結束時通常也非常迅速。
作者引述了一位名叫貝律曼的昆蟲學家所寫的論文,討論大爆發的現象時,論文中以毫不帶感情的理性,輕描淡寫的以一句話帶過:「地球上最嚴重的一次爆發,是智人這物種的爆發。」
的確,如果以較大的尺度來看,相較於其他大爆發的物種往往壽命是比較短的,而智人,也就是我們現今的人類,人口增加的數量相對於我們的壽命,是可以算是在相對短的時間中出現爆炸性的增加。
從幾十萬年前出現人類到十九世紀為止,人口緩慢的增加為十億人,但是從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我們花了一百二十年增加了一倍,來到二十億,然後我們只花三十多年,又增加了十億,數量達到三十億,然後又過了三十多年,來到二十一世紀,我們又增加一倍,人口達到六十億,之後過了二十年,2020的現在,人口已接近八十億。
不管我們從什麼角度看,人口數量的增加,是地球上非常獨特的大爆發,因為以化石紀錄及現今的科學研究顯示,沒有其他體型較大,也就是陸地上大過螞蟻,或者海洋裡比南極蝦還大的物種,數量曾經比人類的數量還多的,而且更麻煩的是,我們不只數量比所有動物多,我們的體型很大,總重量也很大,必須消耗的自然資源也很大。
作者不禁感慨:我們幾乎稱得上是一種弔詭的生物,體型碩大,壽命很長,數量卻又多得離奇。是的,作者這麼明確的指出,我們人類就是一種大爆發。
那麼問題來了,依有生命以來的觀察,任何物種的大爆發一定會結束。換句話說,地球上不管什麼物種,任何一次的大爆發,一定會結束,無一例外,甚至以人類而言,在一次大戰前,往前追溯到出現人類的幾十萬年來,只要人口數量太多,就會發生大瘟疫,將當時的人口數迅速降低。
但是現代醫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就突飛猛進,人類的壽命與數量就飛快成長,甚至,我們曾經以為人類戰勝了傳染病,在許多抗生素、疫苗相繼發明之後,一九六九年美國醫藥署長曾宣布:「傳染病已經到了盡頭,流行病學的教科書可以收起來了!」當科學家們沉醉在無菌時代的夢幻時,許多新疾病已經悄悄出現,甚至舊疾病也反撲回來了!
有科學家指出,物種的大爆發突然結束,也就是在相對短的時間內,原有數量超級多的生物,忽然全都死掉,其中病毒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那麼不免會令我們擔心,這次的新冠病毒會是書上所預言的,是一場正在進行中的人類大瘟疫嗎?
嗯,有可能,但是不管怎樣都不會像以前黑死病一樣死掉人口的三分之一到一半,甚至要像百年前流行性感冒,死掉上千萬人都不太可能,因為現在各國都已經有完整的公衛及醫療體系,再加上通訊與傳播科技的幫忙,我相信一定能及時將疫病控制住。
不過若是無法像SARS般消滅新冠病毒,最終只能靠疫苗與治療藥物了。
就像以前造成人類大災難的黑死病,現在雖然一直還在,偶爾還會在偏遠的草原地帶零星的發生,因為鼠疫桿菌存在鼠類身上,透過跳蚤叮咬而傳至人身上,在還沒有抗生素發明的時代,鼠疫的死亡率幾乎百分之百,但是二次大戰前後發明了抗生素,殺死鼠疫桿菌變得非常容易,而且現代人幾乎不可能跟死老鼠近距離接觸,所以鼠疫再也不是威脅人類生命的疾病了。
換句話說,在抗生素發明前,若是某種新型傳染病進入人類社群,常會引起大規模的死亡,甚至死掉大半人口都是常見的事,但是近代醫療科技的進步,及公共衛生的觀念及基礎設備完善,幾乎都能在爆發新的疫情之初,就阻斷病菌的傳播,所以不太可能有太大規模的人命損傷。
假如人類也是物種的大發生,那麼現代的科技會讓人逃脫大發生終究會結束的宿命嗎?
或許我們要學會謙虛地面對大自然,並不只是關心鯨魚與貓熊,而是去認識從人類、小草到最微小的微生物所構成的整個生物圈,並且承認,生態系統的複雜性,遠超過人類的力量所能掌控。面對新興傳染病,我們應該學會尊重生命,並體會到人類也是大自然的一部份,若是大自然無法健康平衡,人類也無法健康存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總覺得人要從別人的經驗裡學習,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為會有所體會的人,不勞你多說,他自然就會去做,但是無法體會的人,任憑你苦口婆心,他仍是我行我素。  簡單講,懂的人,你其實不用說;不懂的人,說了也沒有用。  假如世間事真的如此,那麼多年來不斷寫文章,不斷地演講,豈不是庸人自擾嗎?  也許是,就如
多年來要求自己,寫的東西一定是自己願意做,自己也正在努力做的事,也或許從小是童子軍,有強烈濟弱扶傾的性格,因此總是期待我盼望自己擁有的事物,是任何人也都有機會獲得的,只要大家願意去做,是沒有門檻的,不必非得多有錢,多有能力,多麼專業才能做到,這本有關退休的書也是秉持著如此的初衷  有時候覺得真實人生
極具權威的美國延壽基金會的報告,認為真正具有抗老瘦身的運動只要20分鐘就夠了,甚至報告中還說,如果連續45分鐘以上的劇烈運動,不但無法減少過多的脂肪,反而會增加脂肪的製造與貯存。    原因來自於人體是一個高度自我調適的複雜結構,當它重複受到同樣的挑戰時,就會學著適應,並且發展出用最小的力氣來對付
 對於樂齡族而言,近年最振奮人心的故事就是二0一八年五月,馬來西亞的大選中,前首相馬哈迪贏了現任首相納吉,終結了「國民陣線」六十多年的執政,成為全世界年紀最大的國家領導人,是年他已九十三歲。  最令人驚奇的是,這不是一場可以「躺著選」的大選,隨身採訪的記者都受不了他滿檔的行程,一天內趕多個城市演講開
人類在數百萬年前由樹上移到地面,選擇不同的活方式,為了覓食與禦敵求生存,開始了直立行走,空出前肢變成萬能的雙手,雖然是文明進展的關鍵,但是直立之後,腳的膝關節必須承受全身重量,而且兼負轉動、跳躍、跑步及各種動作,受傷的風險比任何關節都大,而且受傷後影響行動的能力,很快會加速身體的衰老及各種器官退化與
 因為病毒的構造太簡單了,所以一旦它們進入到我們人體,侵入細胞再進入細胞核,開始複製繁殖它自己,這一條路上是沒有藥物可以阻殺它,現在市面上所謂的抗病毒藥,頂多也只是抑制它複製的速度,沒有辦法殺死,真正要讓病毒失去活性的,只有透過我們自己的免疫系統。 雖然人會感染的致病原不只是病毒,還包括了細菌、真菌
 總覺得人要從別人的經驗裡學習,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為會有所體會的人,不勞你多說,他自然就會去做,但是無法體會的人,任憑你苦口婆心,他仍是我行我素。  簡單講,懂的人,你其實不用說;不懂的人,說了也沒有用。  假如世間事真的如此,那麼多年來不斷寫文章,不斷地演講,豈不是庸人自擾嗎?  也許是,就如
多年來要求自己,寫的東西一定是自己願意做,自己也正在努力做的事,也或許從小是童子軍,有強烈濟弱扶傾的性格,因此總是期待我盼望自己擁有的事物,是任何人也都有機會獲得的,只要大家願意去做,是沒有門檻的,不必非得多有錢,多有能力,多麼專業才能做到,這本有關退休的書也是秉持著如此的初衷  有時候覺得真實人生
極具權威的美國延壽基金會的報告,認為真正具有抗老瘦身的運動只要20分鐘就夠了,甚至報告中還說,如果連續45分鐘以上的劇烈運動,不但無法減少過多的脂肪,反而會增加脂肪的製造與貯存。    原因來自於人體是一個高度自我調適的複雜結構,當它重複受到同樣的挑戰時,就會學著適應,並且發展出用最小的力氣來對付
 對於樂齡族而言,近年最振奮人心的故事就是二0一八年五月,馬來西亞的大選中,前首相馬哈迪贏了現任首相納吉,終結了「國民陣線」六十多年的執政,成為全世界年紀最大的國家領導人,是年他已九十三歲。  最令人驚奇的是,這不是一場可以「躺著選」的大選,隨身採訪的記者都受不了他滿檔的行程,一天內趕多個城市演講開
人類在數百萬年前由樹上移到地面,選擇不同的活方式,為了覓食與禦敵求生存,開始了直立行走,空出前肢變成萬能的雙手,雖然是文明進展的關鍵,但是直立之後,腳的膝關節必須承受全身重量,而且兼負轉動、跳躍、跑步及各種動作,受傷的風險比任何關節都大,而且受傷後影響行動的能力,很快會加速身體的衰老及各種器官退化與
 因為病毒的構造太簡單了,所以一旦它們進入到我們人體,侵入細胞再進入細胞核,開始複製繁殖它自己,這一條路上是沒有藥物可以阻殺它,現在市面上所謂的抗病毒藥,頂多也只是抑制它複製的速度,沒有辦法殺死,真正要讓病毒失去活性的,只有透過我們自己的免疫系統。 雖然人會感染的致病原不只是病毒,還包括了細菌、真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科幻電影虛構的外星球上,原始住民們只要將尾巴末端與動物鬃毛、植物維管束組織相連,纏繞在一起的生命線就會得知彼此的意識,共同連至大地母親的意識之中,無須訴諸言語。在名為地球的這座美麗行星上,人類或許是唯一與地球失去連結的生命物種。
這個世界曾經毀滅過一次。 不。 也許不只一次。 只不過就紀錄上來說曾有那麼一次,人類從地球上完全消失了,就像是被誰從歷史上抹去。 而在那段時間裡,海洋、陸地上的生物大量繁殖,在與自然的交互作用下發展出了截然不同的地貌,更多樣的大氣、更深沉的海洋、更聳立的山脈、更陡峭的低谷。 少了人類,整個
Thumbnail
二十多年過去了,全球各國積極推廣環保,各式各樣政策推陳出新,不遺餘力,可惜一切都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好些政客更連同那些偽科學家經常發表危言聳聽的言論,務求讓千千萬萬的群眾相信不再保護地球,人類便會滅亡......
Thumbnail
  今天是第54屆的世界地球日,該節日源於1970年的美國校園,並於1990年第20屆時推向世界,如今成為全球性的環境保護運動。然而,全球的環境保護運動無疑是失敗的,全球對環境持續破壞,每分鐘仍有約10個足球場的原始森林消失。造成的結果是,去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化石能源補貼、人均肉類產量、地表高溫
Thumbnail
4/22 是地球日。 地球日始於 1970 年,由當時參議員 Gaylord Nelson 發起。 1969 年 1 月,聖塔芭芭拉漏油事件導致許多海洋生物死亡,使人們開始反省人類對自然與生物的危害。
Thumbnail
目前地球人類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從而使地球環境推向數百萬年首見的高溫,並且也對生態系統產生長遠的影響。不過就現在碳排放的程度,雖然在未來部分區域可能因為嚴重的溫室效應而不再適合生物生存,但是大部分區域依然是適合居住的。 而隨著太陽越來越老,其體積會越來越大,最終在數十億年之後成為紅巨星並吞噬地球。在
人類過多的慾望與行為,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 許多動物、植物的數量大幅減少,甚至滅絕。 科技為人類帶來強大的文明與便捷。但人類缺少對自身的反思與了解, 因此無法正確的、有效的調整自我的思想,來與自然和諧長久共存。 也無法擺脫彼此的爭奪資源與利益,因此國與國的衝突無法化解。
Thumbnail
世界地球日,提醒了我們,地球只有一個、地球不只有人類,還有其他自然生物生存,不應僅以人類發展追求為目標,而應該以與自然環境共榮共存為發展追求的目標。今天,讓我們暫且抬頭環視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思考自身在環境中的位置以及如何從自身行動實踐創造永續環保的目標。 人類每分每秒的開發、消耗資源,
Thumbnail
曾經,在這個水藍色的星球上,人類有許多同屬(人屬)的物種,例如:20至3萬年前生活在中非與歐洲的尼安德塔人、170萬年至30萬年前生活在中國的直立人等。如今,人類只剩下唯一的人屬,就是身為你我的「智人」。是什麼,讓智人在短時間成為世界的霸主?然而由快速的從採集社會、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人類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 找回永續生活的能力 ,積極行動改善身邊的環境創造地球花園,讓自己發揮天賦活出生命的本質與生活的美好,並把這樣的生活模式複製及擴散,讓 每個人都有能力使自己的環境變得更完美,並創造自己的家園,讓地球成為Garden--God's Eden(神的花園、人間天堂),還有什麼比這更好呢?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科幻電影虛構的外星球上,原始住民們只要將尾巴末端與動物鬃毛、植物維管束組織相連,纏繞在一起的生命線就會得知彼此的意識,共同連至大地母親的意識之中,無須訴諸言語。在名為地球的這座美麗行星上,人類或許是唯一與地球失去連結的生命物種。
這個世界曾經毀滅過一次。 不。 也許不只一次。 只不過就紀錄上來說曾有那麼一次,人類從地球上完全消失了,就像是被誰從歷史上抹去。 而在那段時間裡,海洋、陸地上的生物大量繁殖,在與自然的交互作用下發展出了截然不同的地貌,更多樣的大氣、更深沉的海洋、更聳立的山脈、更陡峭的低谷。 少了人類,整個
Thumbnail
二十多年過去了,全球各國積極推廣環保,各式各樣政策推陳出新,不遺餘力,可惜一切都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好些政客更連同那些偽科學家經常發表危言聳聽的言論,務求讓千千萬萬的群眾相信不再保護地球,人類便會滅亡......
Thumbnail
  今天是第54屆的世界地球日,該節日源於1970年的美國校園,並於1990年第20屆時推向世界,如今成為全球性的環境保護運動。然而,全球的環境保護運動無疑是失敗的,全球對環境持續破壞,每分鐘仍有約10個足球場的原始森林消失。造成的結果是,去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化石能源補貼、人均肉類產量、地表高溫
Thumbnail
4/22 是地球日。 地球日始於 1970 年,由當時參議員 Gaylord Nelson 發起。 1969 年 1 月,聖塔芭芭拉漏油事件導致許多海洋生物死亡,使人們開始反省人類對自然與生物的危害。
Thumbnail
目前地球人類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從而使地球環境推向數百萬年首見的高溫,並且也對生態系統產生長遠的影響。不過就現在碳排放的程度,雖然在未來部分區域可能因為嚴重的溫室效應而不再適合生物生存,但是大部分區域依然是適合居住的。 而隨著太陽越來越老,其體積會越來越大,最終在數十億年之後成為紅巨星並吞噬地球。在
人類過多的慾望與行為,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 許多動物、植物的數量大幅減少,甚至滅絕。 科技為人類帶來強大的文明與便捷。但人類缺少對自身的反思與了解, 因此無法正確的、有效的調整自我的思想,來與自然和諧長久共存。 也無法擺脫彼此的爭奪資源與利益,因此國與國的衝突無法化解。
Thumbnail
世界地球日,提醒了我們,地球只有一個、地球不只有人類,還有其他自然生物生存,不應僅以人類發展追求為目標,而應該以與自然環境共榮共存為發展追求的目標。今天,讓我們暫且抬頭環視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思考自身在環境中的位置以及如何從自身行動實踐創造永續環保的目標。 人類每分每秒的開發、消耗資源,
Thumbnail
曾經,在這個水藍色的星球上,人類有許多同屬(人屬)的物種,例如:20至3萬年前生活在中非與歐洲的尼安德塔人、170萬年至30萬年前生活在中國的直立人等。如今,人類只剩下唯一的人屬,就是身為你我的「智人」。是什麼,讓智人在短時間成為世界的霸主?然而由快速的從採集社會、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人類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 找回永續生活的能力 ,積極行動改善身邊的環境創造地球花園,讓自己發揮天賦活出生命的本質與生活的美好,並把這樣的生活模式複製及擴散,讓 每個人都有能力使自己的環境變得更完美,並創造自己的家園,讓地球成為Garden--God's Eden(神的花園、人間天堂),還有什麼比這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