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5|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賺錢,更賺自由的FIRE理財族》-追求擁有更多的代價?

賺錢,更賺自由的FIRE理財族
賺錢,更賺自由的FIRE理財族
文章一開頭,我想先請讀者您想像一下,想像我們是一出生就活在「大海」裡的魚,我們並不會去意識到「海水」是什麼,因為對我們來說,一切都是那麼理所當然。會質疑海水本質的魚太少,就像是海水已經跟我們本身融為一體。
我們很少去質疑社會的框架...
現在,「海水」這個名詞,可以嘗試替換成其它一堆事物,例如「社會框架」、「分數主義」、「社會集體意識」、「消費主義」...。我們一出生就直接活在體制(大海)內,會質疑我們所接受到的教育或觀念的人少之又少(通常這類人會被長輩貼上反叛不守規矩的標籤)。 我們從小被「教育」應該要追求高分數、努力考上好學校、長大應該如何生活、努力工作賺錢,消費物品囤積安全感。學生時期是「分數主義」,出社會後,似乎很自然地就轉變成了「消費主義」,看誰用的東西好?看誰穿得更漂亮?比較開什麼車?住的房子大不大、裝潢的漂不漂亮?(誰誰誰嫁到好老公,有沒有娶到好老婆。誤)
在商業廣告鋪天蓋地,形塑我們應該在辛勤工作之後,透過消費禞賞自己,房地產商喜歡營造出只要擁有房就能擁有幸福安全感、車商透過廣告來營造客戶駕馭這台車時的尊爵不凡...等等
如果你對這種沒有盡頭的追逐,也曾感到疑惑並且想跳出這樣的迴圈的話
我想要推薦你閱讀這本《賺錢,更賺自由的FIRE理財族》
賺錢,更賺自由的FIRE理財族(采實出版)
近期的台灣書市,我所看過在介紹美國已推廣好幾年的「FIRE」運動,有 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這本我相當推薦當作認識FIRE的第二本書!) 《財務自由的人生:首席分析師楊應超,40歲就過FIRE的優質生活》 以及今天我想介紹的這本: 《賺錢,更賺自由的FIRE理財族》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
這本書我覺得很有趣的地方在於作者史考特本身是紀錄片導演,因此很懂得運用說故事的威力,讓讀者進入作者的三年生命故事,從他原先的消費享受主義,到FIRE理財運動的擁護者一路的轉變、質疑、矛盾以及成長。(這個過程甚至拍成了紀錄片:Playing with FIRE)《賺錢,更賺自由的FIRE理財族》,你不會看到達人教你應該要怎麼做?而是你可以看到一對無法拒絕消費主義的並且從未碰過投資的「素人夫妻」,一路的心境歷程是如何轉變的?
史考特在2017年之前,與老婆泰勒都是過著努力工作消費、渡假、開BMW、在加州租高級住房的生活。老婆的生活態度是「我努力工作,所以我驕傲」,因此禞賞高級房車以及名牌包包是「正常且必要」的消費。
直到一天,史考特開車去上班的路上意外聽到提摩西‧費里斯(人生勝利聖經:向100位世界強者學習健康、財富和人生智慧一書作者)的播客線上訪談節目,接著第一次聽到了什麼是FIRE運動...開啟了這一本書的故事。
途中史考特為了想讓老婆有機會更支持FIRE,與老婆玩了一個遊戲:
列出讓妳快樂的十件事
讓她們感到意外的是,這十件事裡面,既沒有BMW也沒有名牌包包,反倒是期望生活中能有更多時間與親友伴侶相處的時光。
因為這個練習,讓老婆終於開始願意去理解何謂FIRE的理念??
我覺得這本書讓我會心一笑的地方,在於作者史考特與老婆的互動(很真實),以及他過程中如何想方設法鼓勵老婆支持他的FIRE運動。 (畢竟,BMW是老婆買的、老婆在開的,老婆工作能力強也賺的比作者還多,如果沒有老婆的支持,我想也就沒有這一本書的誕生了XD)
誠摯推薦給大家!
後記:
不管您追求的是什麼外在東西,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場沒有終點站的追逐,大腦會自動用過往所學到的舊有思維,去想像:「哦!只要我擁有那個東西之後應該就能感到幸福,不再有內心的匱乏感了吧!」 然後開始不斷地追尋,當然可以想見這樣的追逐最終會失敗...
為什麼?人們以為擁有更多的物質就能擁有幸福,但是幸福就像一條魚在大海裡面去尋找一種叫做海水的東西。從一開始就預設「海水」應該要是什麼模樣的話,就會完全看不見,早就充滿在你身邊的海水(幸福)了,
幸福,就在你身邊。

如果讓我嘗試用簡單的一句話來表達FIRE族的理念的話,那會是

博客來介紹連結: 《賺錢,更賺自由的FIRE理財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