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一本會讓一口氣看完點頭如搗蒜的F.I.R.E(財務獨立、提早退休)書籍了。
會想讓我一直讀下去的原因在於,本書作者的背景: 一個7歲跟父母親從中國移民到加拿大的華人。我覺得這是跟類似書籍有極大不同的地方,因為作者骨子裡就是個華人,他寫的東西和他的價值觀,即使在西方主流價值觀看似偏頗,甚至於本書第一部分,就直接挑明了「金錢值得血汗淚」,但我真的可以理解,也認為她寫得相當扎心卻實在。
我很喜歡作者在一開始的時候清楚說明,自己父親看成績看的超級重的緣由、自己的母親如何在人生地不熟的異國做低階工作卻仍常常被解僱的過往、提到自己需要每年搬家轉學好讓爸爸省下房租接濟尚在中國的親戚、如何承受被同學認為是窮人的異樣眼光、還有小時候第一次喝到可樂時快樂到極點的印象(←這部分描述很多,貫穿本書到作者出社會後都還有提到,我從來沒有覺得可樂多好喝,我覺得養樂多才是我孩提時不可取代的飲料😆)。書裡最讓我心有所感的細節是: 作者弄丟鑰匙而被媽媽痛打一頓,因為重新打鎖要花的30美元,足以讓當年中國的小孩吃飽好幾天......我看完這個小故事後,很感謝我媽在當年我弄丟補習費幾千元時,並沒有因此嚴厲的處罰我。
雖然作者花不少篇幅在講這些和理財無關(?)的往事,這並不是在賣慘博取同情,而是有邏輯的告訴大家,作者的財務中心思想是如何而來,也讓我在看到附錄B(←等一下會提到) 時可以放過自己。在那個台灣經濟已經起飛、但是中國仍非常匱乏的年代,作者身為孩子對於「沒錢」有著很深切的認知,她長大後動輒60%以上的儲蓄率有著其來有自的心理背景,我可以向作者的勤儉看齊,但不需要照單全收,畢竟我從來沒有像作者這樣貧困拮据過。
我承認這本書在描述作者幼年和青少年經歷的章節,是最吸引我的部分😅,但是我會大力推薦這本書的原因,是由於作者是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她除了小時候比大多數人更窮之外,在面對大學選擇科系的算計、出社會後工作壓力、對於被裁員的擔憂、收入增加之後物慾也變多的心理掙扎,和一般人並無二致。甚至對於我們醫師來說,作者的薪資收入也在能夠理解的範圍內,是他的儲蓄率才超越了我們可以體會的領域........
另外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是: 作者超級誠懇的面對讀者,我指的是她把2006年到2015年的年度收支和資產成長表(我沒有寫錯,她沒有負債,很多真實的提早退休範本,前提都是沒有買房子)放在附錄B,大概沒有别本書能做到這一點,靠著這一個個表格,你可以清楚的看到她理財成功的軌跡,就如同我一再強調的,高儲蓄率(提示: 本書作者是超高儲蓄率)對於累積資產的幫助,遠比你不斷優化投資報酬率,來得有效太多太多。
其他FIRE的暢銷書籍總是有意無意增添作者的投資能力,或是用大幅篇章描述被動現金流以及創業的好處,很少是鼓勵人們單純當個辛苦的受薪階級,並節省支出多多儲蓄,藉此籌措到足夠提早退休的資本。好吧! 單純當個辛苦的受薪階級並努力存錢致富,絕對不是一個吸睛又受歡迎的概念,但是不能否認,這卻一個成功率比較高,而且有既定規則可供遵循的路線。出人意料的是,本書直白到近乎無禮的指出上述這件事,並告訴我們,大多數人想成功做到財務自由,最可靠的不是收租/創業/投資賺大錢,而是委屈的乖乖上班、認分的好好儲蓄,經過嚴謹評估計算和時間熟成後,就必然可以達到目標。如果你回顧作者邁向財務自由的過程,就會發現首先是「賺的多、花的少」,本書三成左右的內容真的就僅止於此。此外,作者並沒有使用什麼獨特的投資策略或是特異的資產配置方式,一言以蔽之,在資產累積階段,他們就只是單純的用指數化投資和股債配置來操作,看到這裡,你已經看完本書一半的內容了(汗)
但如果因此覺得本書了無新意,那也是不正確的。本書對使用公司債、特別股、不動產信託REITs、高股息等現金流收益為主的ETF也有所著墨,對退休前五年遇上市場下跌的經歷,以及如果在沒有穩定薪資收入的前提下,退休族如何通過市埸修正的亂流,同樣有十分獨特的見解。不過作者也很明白的告訴大家,她並不建議使用上述這些工具作為資產累積階段的投資主力,因為波動率沒有比較小,但成長性不及正統的指數型ETF。
我個人還要特別的對本書第16章「邊渡假邊賺錢」做評論,對我而言,這章內容有如醍醐灌頂。老實說,身為一個台灣人,常常有一種不知道何時要被迫離鄉背井的心理壓力。曾經我覺得為了生存下去,如果真的不得不流亡到美國或是其他已開發國家,若是生活所迫必需當保母甚至清潔工,我也得好好的彎下腰去掙錢。不過我仍真心想問: 這些工作我到底做得來還是做不來? 可以選擇不要這麼辛苦嗎? 這是為什麼在選擇居留權的時候,我第一個考慮的是馬來西亞(BTW,因為疫情的關係沒有申請成功)。不過去便宜的國家過生活,就可以一直吃老本吃到老吃到爽,甚至於越玩越有錢、退休越久資產越多嗎??? 作者用實際經歷還有他自己的收支表,告訴你「地理套利」完全是可行的! 而且作者甚至提供了幾個非常值錢的訊息: 西班牙的非營利移民簽證、葡萄牙D7簽證,可以用少少的錢就拿到一年以上居留權,這些都是十分寶貴的資訊。
關於財務自由後的自我認同,本書也有精簡的說明。作者覺得社會上大多數的人對提早退休最擔心的三件事,分別是:花光老本、失去社交圈、喪失頭銜,這三個問題,作者都有做出扼要的回答。這一部分我覺得寫的還不錯,因為畢竟作者在出版此書的時候真的已經「退休」了五年以上,所以確實有切中要點。可是對於退休後自我追尋的部分,我會更推薦老黑的書。
在書的最後一章,作者寫到: 致富之道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這是非常淺顯易懂而又深刻的結論。巴菲特和比爾蓋茲是忘年之交,但是他們致富的方式完全不一樣,同樣的,比爾蓋茲和馬斯克都是了不起的企業家,但比爾蓋茲甚至做空特斯拉,而且放空金額還不小 (然後巴菲特說他雖然不會買進特斯拉,但也不會做空它)。然而作者的方法,卻是人人都有機會可以複製操作的,只要你誠心誠意的如法炮製(←別忘了儲蓄率平均下來要超過60%唷,啾咪~),幾乎不會失敗。
在結語裡中,作者再次告訴我們: 你若懂得理財,人生會變得無比輕鬆,不懂,人生會無比辛苦。我並不完全同意這段話,因為懂得理財,人生並不會從此變得無比輕鬆 (想想這三個多月長的"暑假",我都快哭出來了),但是我也確信懂得理財的人生,絕對比為錢所苦的人生輕鬆不少。
要選,就選輕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