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省久了,也想過「把錢踩在腳底下」的生活

2023/04/2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財富小自由(FIRE)的生活第3年,卻似乎沒有「自由」的感覺⋯⋯
雖說「財富自由的目的不是為了退休,而是為了獲得『選擇權』」,但或許是持續記帳的關係,每次在心中打著小算盤,衡量取捨的時候,仍然覺得心中的欲望微微蠢動著,而這並不是想像中「自由」的感覺。
於是開始讀小池龍之介的《把錢踩在腳底下的練習》。書裡介紹「清貧生活」的概念,讓我覺得心有戚戚焉;所謂「清貧生活」,意指「極力避免花錢,減少持有物,時時提醒自己要擺脫金錢束縛,擁有自由的生活,而形成的一種生活狀態」。
這種本意是「擺脫束縛」,結果反而因為對金錢斤斤計較而束縛自己的生活狀態,並非我追求FIRE的初衷,更有甚者,可能會落入「想買那個,但選便宜的就好」這種金錢欲壓制物欲的情況,而散發出小池所說的「窮酸味」。
一邊讀書一邊反省自己,我認為自己在追求FIRE的過程中,已至少掉進2個陷阱裡:
首先是金錢欲壓制/取代物欲,「金錢變成衡量自身價值的基準,是消除不安的東西」,雖不屯物、避免消費、但卻轉而追求每年可投入市場的金額。用佛家語來說,這仍是「貪欲」,只是表現在不同層面上。但金錢的原始機能終歸不是衡量自身價值的基準或者消除不安的東西,因此再有錢也無法獲得幸福
第二,不能包容他人不同的生活方式。由於自己可能「壓抑、扭曲欲望,擺出原本就不想要的態度」,因此看到想要的人,就會忍不住表現出「我以前也是這樣,但我現在已經超越了、升級了」的態度,認為別人「虛榮」、「浪費錢」,用佛家語來說,就是驕傲的「慢心」,也無法獲得真正的自由、平靜、和幸福。
而小池認為真正幸福的條件是:專注、滿足願望、以及信念(不迷惑)。
具體而言,認定某種東西只能賣多少錢,因此明明是優質的東西,也覺得「太貴了、不要」而轉過身去。「沒有比這樣被控制更痛苦的事了。」而且「窮酸、斤斤計較、小氣吝嗇會帶來不幸」。
但如果只把錢花在必要之物,不吝惜地購買優質物品,投資優質物品的產業,就能從「看錢的臉色」,變成「不讓錢說話」的生活。這和價值投資的道理類似,重要的是資產價值,而非價格;不能因為價格高而放過好資產、也不能因為價格低而將就壞資產。
最後還有1種終極金錢使用法:把錢花在別人身上。
不想著價值交換,而是「捨棄」;送出的不是價錢,而是覺得很適合對方的東西。挑禮物的時候不要被價格影響,東西覺得不錯,認定了,價格只是最終確認即可。
我自己幾次在朋友喬遷、生日時練習這種「阿莎力」的「終極金錢使用法」,果然感到身心舒暢,賓主盡歡,因此後來也在記帳時增加給予(giveaway)這個項目,推薦給大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6會員
43內容數
禪是哲學,也是呼吸坐臥之間的生活方式,身心靈最放鬆的安身立命之道。《三不五時來點禪》這個專題,希望透過介紹並反思不同作者和讀物對禪的理解,綴以禪坐內觀的實際體驗心得,與大家分享一些觀察和體悟,並期待更多迴響與探索。一期一會、侘寂美學、正念冥想……禪的無與空蘊含著無限可能,讓我們一同來品味。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