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他人永恆的恆星,而不是一閃即逝的流星--楊斯棓、愛瑞克、洪瀞為您人生引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愛瑞克、楊斯棓、洪瀞

愛瑞克、楊斯棓、洪瀞

台灣最帥教授洪瀞說他聽過最棒的演講!知名作家歐陽立中列為此生必聽演講!

楊斯棓、愛瑞克、洪瀞三位作家為您引路!

一場演講,三位作家,同樣擁有教育者的胸懷典範,就像是看了一場作家版的《天能》電影一般...,很天能!! 後面會跟大家分享為什麼?

觀賞愛瑞克演講高清影音 (將近3萬人都觀看了!)

(影片開頭為現場作家們的介紹,5分55秒開始進入演講主題!)

楊斯棓醫師演講影音網址

洪瀞教授演講影音網址


印象中,楊斯棓醫師曾在線上訪談提到過他的《人生路引》章節架構是運用類似史蒂芬‧柯維《與成功有約》中的「以終為始」概念,來拆分人生不同階段所面臨的難題。

圖片來源:攝影師Benjamin Jim

圖片來源:攝影師Benjamin Jim

楊醫師就如同我們的人生顧問般,從生命不同階段會面臨到的關卡逐漸一道一道為我們剖析:

從「終點」來看,先確認自己的生命價值觀(5.兼善天下,不分國界),來到家庭關係及照護議題(4.家是堡壘,先依賴後互賴)、


再往前到最多人在乎的財務議題(3.以簡馭繁,愈奉獻愈富足),再到如何運用思維創新(2.豐盛應許,開創新局)。


然後回到最初「始」的階段(1.獨善其身,這麼準備),著墨如何發揮個人能力的突破(讀書力、說話力、寫作力、自律力...)。


圖片來源:攝影師Benjamin Jim

圖片來源:攝影師Benjamin Jim

而楊醫師演講會所分享的八大議題捐款,我想也是信念價值先定錨在這些關注的公眾議題。捐款並不是結果,而是一個過程,來讓更多民眾認識這些議題,促進公民思辨。

楊斯棓醫師在人生路引序罷氣的介紹:「我出的不是書,而是引領一場社會運動。」

圖片來源:林長揚製圖FB

圖片來源:林長揚製圖FB


而愛瑞克大則極其用心的將10個故事濃縮在3大主軸上,我想這會像量子糾纏一樣,要忘也很難。愛大說,這些是我40幾年生命的精華萃取液,真的讓我們印象深刻!!

圖片來源:攝影師Benjamin Jim

圖片來源:攝影師Benjamin Jim

我想愛瑞克老師,也同樣為我們展現了「以終為始」的生命循環。

raw-image
1.工作調整
2.決策修改
3.價值重設

倒過來看的話變成:

3.價值重設
最後面、其實也是最重要的人生價值:記得你是誰?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理解生命歷程其實是一段長期不斷累積的過程、是一場馬拉松賽跑需要更多的戰友,而不是百米競跑

無論是從今世或靈魂觀點來看,生命是一場無限的賽局,而不是有限的賽局

所有在我們眼中看起來所以為的壞事,在未來回過頭來看這些點點滴滴,都會發現這是生命背後的韻律,讓我們在生命旅途中突破進化

沒有所謂真正的壞事,任何事件的意義都在我們的念頭之間


raw-image

2.決策修改
接著往前推,愛大分享我們有哪些工具可以用來修改大腦舊版的程式運作,來協助我們能夠做出不但利己也利人的決策判斷。

1.工作調整
最後回到起點:一人公司、第二曲線、三種工作朗朗上口的三句話,就銜接貫穿了個人能力面與願景的靈活應用。

每個人都可以選擇成為自己生命的老闆

圖片來源:林長揚製圖FB

圖片來源:林長揚製圖FB


現任成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洪瀞副教授,當我看完《自己的力學》,用心智圖寫下七大力的心得,我自己濃縮總結為三主軸,變成:

圖片來源:攝影師Benjamin Jim

圖片來源:攝影師Benjamin Jim


1.充實力、準備力用來累積學習的能量。
2.發現力、轉換力,用來探索發現自己,並有效率的發揮轉換潛在能量。
3.影響力,連結更多的人,抗壓力不可少。


同樣可見與愛瑞克、楊醫師非常相似的以終爲始生命足跡。

3.從終開始倒推,是以影響力做爲價值觀的依歸,

2.再往前推,則是運用發現力探索自己的優勢、熱情,並運用轉換力,來幫助自己寫下屬於自己的成功方程式。
如同愛瑞克引用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優勢x熱情x態度)。

1.接著回到最一開始,如何運用充實力,來累積儲存自己的能量,才能在機會到來透過轉換力顯化爆發出來!

圖片來源:林長揚製圖FB

圖片來源:林長揚製圖FB


由左至右:洪瀞副教授、愛瑞克老師、楊斯棓醫師

由左至右:洪瀞副教授、愛瑞克老師、楊斯棓醫師


2021.01.23當天演講盛況,500元門票不到一小時售罄,舉辦單位承諾當天全數捐出教育公益團體。

2021.01.23當天演講盛況,500元門票不到一小時售罄,舉辦單位承諾當天全數捐出教育公益團體。


後記:

楊斯棓醫師,在演講中時常分享森林大火,鸚鵡哥救火的故事。

有人嘲笑鸚哥,但鸚哥只想著要「用翅膀上的水澆熄森林大火」...

而愛瑞克演講會中講述《記得你是誰?》書中一個故事,印度教授翟庫馬,因為遇上山難,身受重傷。

一位住在深山默默無名的矮小婦人,卻不因任何回報,二話不說揹起比自己還重、重傷意識模糊、無法行走的翟庫馬教授,走了幾天幾夜才終於走到有醫護人員的地方。

而這名婦人完全都沒跟教授提過名字,她不要求任何回報,就只是單純做著她認為應當做的事。

在我們人生的終點,我們會想要帶著什麼樣的價值觀,成為什麼樣的人,來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呢??進而完成我們自己的人生作品呢??

一場演講,三位作家,彷彿看了一場天能的電影鉅片。

為什麼?看過電影應該知道天能是「以終爲始」的時間循環。 開始其實已經發生,而我們以爲的結束恰是一個新的開始。

生命是一場長期不斷累積的過程,願我們能成為他人永恆的恆星,而不是一閃即逝的流星。

三位同台作家,充滿教育者的胸懷典範。

演講結束了,卻是檯下所有優秀作家貴賓以及聽眾全新的開始。


觀賞現場演講高清影片

(影片開頭為現場作家們的介紹,5分55秒開始進入演講主題!)


演講會當天相關推薦好書清單:

《人生路引》

《斜槓的50道難題》

《自己的力學》

《記得你是誰》

《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

《成功竟然有公式》

《成功的原則》 (繪本)

《人生第二曲線》

《退休練習曲》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

《唐鳳: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

《活學:終生受用的人生高效能解密》

《該怎麼成就你的人生》


當天受邀參與的作家貴賓及作品:



raw-image

《微笑憂鬱》/作者/臨床心理師/洪培芸

《人生不是單選題》作者/少女凱倫

《成就未來的你》/作者/何則文

《人生有限你要玩出無限》/作者/歐陽立中

《內容感動行銷》/作家/鄭緯筌Vista

女力學院創辦人/江湖人稱S姐

生鮮時書/創辦人/劉俊佑


作家/臨床心理師/洪培芸

作家/臨床心理師/洪培芸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作家/鄭緯筌Vista

作家/鄭緯筌Vista

江湖人稱S姐、愛瑞克、生鮮時書創辦人劉俊佑

江湖人稱S姐、愛瑞克、生鮮時書創辦人劉俊佑


博客來MOMO購書,您買書,我來捐,公益計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Eric Yu-avatar-img
2021/01/25
這篇心得分享文,實在太強大了!佩服得五體投地!
JAFF-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1/25
感謝愛大的欣賞與鼓勵🤣要感謝您與楊斯棓醫師、洪瀞副教授的分享與奉獻🥰🥰🥰
avatar-img
JAFF的沙龍
424會員
77內容數
喜愛閱讀、好書推薦、生活感想。
JAFF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1/26
「你不需要成為像我一樣的廚師,而是成為一名快樂的廚師。」 借用江振誠Andre的話,我說: 你不需要成為投資大師,而是成為一名快樂的投資人。
Thumbnail
2021/01/26
「你不需要成為像我一樣的廚師,而是成為一名快樂的廚師。」 借用江振誠Andre的話,我說: 你不需要成為投資大師,而是成為一名快樂的投資人。
Thumbnail
2020/11/23
「任何的狀態(癮),背後都有一個原因,想要改變這樣的狀態,要先找到背後的因。」 許瑞云醫生說:在不知道「狀態」背後真正的因是什麼,其實是沒辦法直接給建議的。 而關於不自信/自卑模組,李欣頻是這麼說的: 「在所有木馬程式中,最多人中的就是不自信模組,這也是最能夠製造問題與自我限制性的木馬。」
Thumbnail
2020/11/23
「任何的狀態(癮),背後都有一個原因,想要改變這樣的狀態,要先找到背後的因。」 許瑞云醫生說:在不知道「狀態」背後真正的因是什麼,其實是沒辦法直接給建議的。 而關於不自信/自卑模組,李欣頻是這麼說的: 「在所有木馬程式中,最多人中的就是不自信模組,這也是最能夠製造問題與自我限制性的木馬。」
Thumbnail
2020/11/23
或許你對於「心智圖」這個詞一點都不陌生,但是你知道嗎? 心智圖是由被譽為「大腦先生」的英國心理學家-東尼博讚(Tony Buzan)在1970年代發明,留給世人最棒的思考工具之一。 有趣的是,據說東尼博贊發明心智圖的靈感可能是來自於西藏著名的《醫理樹喻圖》(收藏於拉薩西藏博物)。是根據醫學典籍..
Thumbnail
2020/11/23
或許你對於「心智圖」這個詞一點都不陌生,但是你知道嗎? 心智圖是由被譽為「大腦先生」的英國心理學家-東尼博讚(Tony Buzan)在1970年代發明,留給世人最棒的思考工具之一。 有趣的是,據說東尼博贊發明心智圖的靈感可能是來自於西藏著名的《醫理樹喻圖》(收藏於拉薩西藏博物)。是根據醫學典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古云「聽其言而觀其行」,方知其人;四月有幸於愛大講座上見過 楊斯棓 醫師,對其印象為「台語優美流利的謙謙君子」。   追蹤其個人帳號及 楊斯棓醫師的咀嚼肌 後,清楚地自日常書寫、省思,及愛大、怡慧老師等他的眾多好友的分享中,感受到其「博學涵養」並不僅僅是人設而已,更對他毫不避諱談論「政治」感
Thumbnail
古云「聽其言而觀其行」,方知其人;四月有幸於愛大講座上見過 楊斯棓 醫師,對其印象為「台語優美流利的謙謙君子」。   追蹤其個人帳號及 楊斯棓醫師的咀嚼肌 後,清楚地自日常書寫、省思,及愛大、怡慧老師等他的眾多好友的分享中,感受到其「博學涵養」並不僅僅是人設而已,更對他毫不避諱談論「政治」感
Thumbnail
如同書名的副標「我從閱讀中練就的28個基本功」,這本書是楊斯棓醫生精選28本書籍,將書中的內容,內化之後淺顯易懂地呈現,並搭配自己的豐富的相關經驗,期望讀者在面對人生中不同階段的關卡,都可以透過書中解方,前人智慧,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活下來,並且活得非常好。
Thumbnail
如同書名的副標「我從閱讀中練就的28個基本功」,這本書是楊斯棓醫生精選28本書籍,將書中的內容,內化之後淺顯易懂地呈現,並搭配自己的豐富的相關經驗,期望讀者在面對人生中不同階段的關卡,都可以透過書中解方,前人智慧,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活下來,並且活得非常好。
Thumbnail
每次參加愛瑞克愛大的新書分享會 總是誠意滿滿、驚喜滿滿、收穫滿滿、感動滿滿 今天演講就不用重點的歸納,因為已經有張《原力效應》心智圖 而是把我的心得感受分享給大家 或是延伸出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好故事 就如同楊斯棓醫師 利用這短短幾分鐘演說的機會 當然先以熟悉的台
Thumbnail
每次參加愛瑞克愛大的新書分享會 總是誠意滿滿、驚喜滿滿、收穫滿滿、感動滿滿 今天演講就不用重點的歸納,因為已經有張《原力效應》心智圖 而是把我的心得感受分享給大家 或是延伸出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好故事 就如同楊斯棓醫師 利用這短短幾分鐘演說的機會 當然先以熟悉的台
Thumbnail
注意看!這個男人太狠了!男人名叫楊斯棓,是一個醫師。因為他每次出場都會唸詩。 為什麼他出場都要唸詩?
Thumbnail
注意看!這個男人太狠了!男人名叫楊斯棓,是一個醫師。因為他每次出場都會唸詩。 為什麼他出場都要唸詩?
Thumbnail
去年的最後一天,我參加了一場線上故事跨年,許多故事讓我很感動。 主持人是李洛克,反應敏捷,妙語生花,串場節奏掌握得超好。即便要提醒講者時間,都能用幽默的方式。講者如果講超過30秒就往前走一步,漸漸走上講台,講者看到他就知道該結束了。
Thumbnail
去年的最後一天,我參加了一場線上故事跨年,許多故事讓我很感動。 主持人是李洛克,反應敏捷,妙語生花,串場節奏掌握得超好。即便要提醒講者時間,都能用幽默的方式。講者如果講超過30秒就往前走一步,漸漸走上講台,講者看到他就知道該結束了。
Thumbnail
作者在書中分享九種人生思維, 我把讀來特別有感的兩章節合而為一, 「利他共贏」、「無限思維」結合, 「成功方程式」、「站對地方」結合, 「沒有壞事」、「包容力」結合。 現階段我們或許還無法成為高手, 但可以學習高手的思維, 如同站在他們的肩膀, 將來哪天換你成為高手, 也能讓許多人站在你的肩膀
Thumbnail
作者在書中分享九種人生思維, 我把讀來特別有感的兩章節合而為一, 「利他共贏」、「無限思維」結合, 「成功方程式」、「站對地方」結合, 「沒有壞事」、「包容力」結合。 現階段我們或許還無法成為高手, 但可以學習高手的思維, 如同站在他們的肩膀, 將來哪天換你成為高手, 也能讓許多人站在你的肩膀
Thumbnail
從台南到虎尾的車程,大約一個多小時。 每次開車到學校的路途中,我總會幫自己安排一些「節目」。多半是一些固定收聽的Podcast節目,有時則會複習已經聽過的幾場演講。前些日子最常聽的,是是愛瑞克兄2021年1月23日,在台大TMBA的演講「為你引路:從優秀到卓越」。
Thumbnail
從台南到虎尾的車程,大約一個多小時。 每次開車到學校的路途中,我總會幫自己安排一些「節目」。多半是一些固定收聽的Podcast節目,有時則會複習已經聽過的幾場演講。前些日子最常聽的,是是愛瑞克兄2021年1月23日,在台大TMBA的演講「為你引路:從優秀到卓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