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3|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踏實

    我認為現在的人過度的吹捧共享經濟或者循環經濟這些浮誇的「商業名詞」實在有些不妥,以下就容我娓娓道來。
    首先來講一個故事,在遙遠過去的原始社會,有A與B兩個原始人。A是一個超強的獵人,他一天可以獵捕三隻兔子,而B就只是一個普通的獵戶,一天能夠抓到一隻兔子就已經達到了他的極限。想當然耳,在這樣的條件之下A的生活自然是比B過的還要富裕,而B自然也會羨慕A的生活。
    有一天B到森林裡採果子吃,突然之間他發現了一件事,就是把樹枝彎起來後再放開,那個回彈的速度快到他的眼睛跟不上,於是他有了一個想法,就是利用這種回彈速度超快的樹枝做出一樣可以抓兔子的工具。
    如果你問B就此富裕了嗎? 當然,不過這也是一陣子之後的事情了。自從B發現了樹枝的秘密之後,他就每三天出門抓一次兔子,剩下的兩天就認真的思考怎麼做才有辦法做出抓兔子的工具。故事的結局當然是皇天不負苦心人,半年過後B終於發明了兔子獵補器,透過這項工具,他一天可以抓5隻兔子,一夕之間他變成了最厲害的獵人。
    A發現這件事了,所以他走向B想要跟他合作一起抓兔子。不過也不是平白無故的就要B交出工具,A交換的條件是提供自己過往累積的獵兔經驗。於是最強的獵兔團隊就這樣產生了,他們現在一天可以抓20隻兔子。
    隨著獵兔效率的提升,A與B開始有了更多的空閒時間,A可以進一步的精進使用獵兔器的技術,而B則是利用多出來的時間改良獵兔器,跟製作備存品。而也因為兩人不斷的優化獵捕技術,兩人亮到的兔子也越來越多。同時因為獵捕術的提升,A慢慢地發展出了一門叫做「兔捕獄」的武術,B的獵具也隨著不斷地改良而被人們稱作「兔兔連孥」
    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因為A與B的「兔捕獄」跟「兔兔連孥」實在是太有名了,結果村莊的年輕人們爭相模仿,希望有一天能夠達成跟AB兩人一樣的成就。年輕人們就在大廣場上練著「兔捕獄」,即便他們根本沒看過「兔捕獄」的全貌更不知道背後的邏輯。而能使「兔捕獄」發揮的「兔兔連孥」卻反而沒人研究,因為整天窩在家裡的死宅男根本不酷。
    故事的最後是這樣子的,年輕人們因為不願意踏踏實實地去抓兔子,成天只想著練「兔捕獄」,最後因為沒兔子吃,運氣不好的餓死了,運氣稍微好一點點的雖然得到了其他人的援助,但也因為這個援助成為了別人的長工。
    在故事的前半段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一件事,就事A與B兩人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單純的想要抓多一點兔子而已,後面慢慢發展出來的工具、合作模式、技術甚至名聲其實說到底也都是圍繞著這個核心運作罷了。同樣的概念放到現實生活中,故事中的「兔捕獄」就是大家口中的商業模式,什麼共享經濟循環經濟,這些不過就只是企業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這個目的,隨著時間慢慢發展出來的模式罷了。講更白一點,模式本身並沒有意義,重點還是在於模式背後想達成的目的。
    拿故事跟現實作個比對會比較好說明,這裡我就用Uber這個公司案例吧。
    Uber創辦人當初創辦公司的故事很簡單,就是有次他喝完酒之後都叫不到計程車,但是又看到路上開車的人滿街跑,還不少是只有一個人自行駕車。所以他就想說如果這些人都能夠載他一程就好了。而後這個想法變成怎麼樣我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創辦人開公司真的只是因為想搭車回家而已,而不是想要搞什麼共享經濟,這種高大上的名詞在商界真的只是拿來唬消費者跟投資人而已,如果看到高大上的名詞就將其奉為圭臬,用我的角度看真的跟白癡沒兩樣。
    做好一門生意的基礎,應該說做好所有的事的基礎,就是踏實。踏實地想清楚自己要做什麼、踏實的規劃每個階段的目標、踏實的思考目標如何達成、踏實的想清楚人家憑什麼願意給你一個機會。越是能夠在逆境中生存的人,除了有堅強的意志外,更難能可貴的是接受自己不足的踏實。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以這個世代的正常標準來看,我的人生歷程確實跟同個歲數的人相比有不太正常的地方,為了追逐所謂的成功我用了一些過激的手段,甚至有些手段還很偏門,最終得到的下場就是欲速則不達。不過我很感激自己犯的錯,因為如此我才有辦法在這個年紀知道踏實的可貴。但也正因如此,看到其他的年輕人好高騖遠、甚至老年人在教年輕人做好高騖遠的美夢的時候,我內心中總會充滿滿的無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