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2/0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推薦一些網路小說(五):當年明月

    介紹了這麼多「閒書」,總是要來介紹一兩本比較有意義的作品,順便寫個心得感言。 話說網路小說受限於網路這樣的資訊載體,所以儘管流通度可以極大化,但是文字的細緻度跟呈現的形式就往往不是紙本小說可比的,當然也有特例,有些業餘作家,利用閒暇時間培養自己的寫作愛好,又苦無出版管道,便可以透過網路這個免費的載體進行個人式的出版,達到讓更多人閱讀的目的,其中相當有名的一本書,就是從網路小說發跡,最後卻成為大陸出版實體書數量數一數二的歷史書:「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書名聽起來就像個說書人的口氣,事實上文筆也非常輕鬆,雖然內容講的是明朝斷代史,但卻以一種嘻笑怒罵的市井小民口吻在介紹明朝的每一位皇帝,並且刻意以現代化的字眼來形容古代人的種種,試圖藉由這樣的方式,自然而然地讓人深入其中,了解明朝歷史概括。撇開其中參雜的個人判斷及文字偏差,該書可以讓對歷史沒有興趣的人,也想一探究竟,算是達到了作者的本意。 該書作者叫當年明月,從2006年起開始在一個論壇開始連載,一直老牛慢車地寫到2009年才連載完畢,期間每個月平均有百萬人次閱讀,最後集結成書,發行紙本後,發行達五百萬本,創下大陸自改革開放以來,最暢銷的史學讀本。對我而言,這樣的記錄可說一點也不誇張,因為作者不像其他人透過線上出版網站的形式,少了許多箝制,可以照自己的速度琢磨文字,最後的成書自然不會有一般網路小說常見的肥大臃腫、歹戲拖棚,加上輕鬆易讀的風格,造成這樣的旋風可說實至名歸。 也因為明朝那些事兒的成功,讓喜歡跟風躁進的大陸同胞也陸續出版了好幾部類似書名,類似架構題材的書,像是唐朝那些事兒、清朝那些事兒、南北朝那些事兒,都是同一個套路,想藉這種類型跟著增加閱讀人數,效果或許會有,但畢竟不是同一個作者,很難說好或不好。其實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大陸人喜歡跟著「典型」的態度,只要有一種新的成名賺錢方式,就會有無數人跟著一起在後面撿剩拾漏,像是穿越類小說寫了一本,就會有無數同類型小說竟相出版,甚至是一種架構百本皆通,大陸同胞對創造力的衍生能力可見一斑。

    電子書的感慨:
    這樣幾篇分享推薦的文字寫完,要說有個感慨當然是過於沈重,但也有一點小感觸在心中發酵。我一直以來都很關注中文電子書出版的情形,自Amazon Kindle及Apple iPad推出以來,美國的出版業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子書一舉打敗了許多大小實體書店,擠壓紙本出版市場,讓電子出版變成極為重要的數位平台。反觀台灣,雖然許多老牌出版社紛紛推出自己的電子書網站,也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數位閱讀硬體,但紙本出版雖有萎縮,卻仍舊是台灣出版的重心。 說實在的,全世界仍舊以繁體中文為主要使用文字的地方,只剩台灣跟香港,沒有到香港之前,我尚未明瞭這是怎樣的概念,等逛過香港老牌書店「三聯」之後,才驚覺整個繁體中文出版業,應該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台灣公司,所謂的香港本土出版,在書店中只佔了一直格的書櫃,其他書籍全部都是我過去在台灣熟悉的出版公司,也就是說,撇開簡體中文出版市場,整個中文出版業其實都牢牢抓在台灣的幾大出版社之中,加上在台灣出版紙本書籍的成本,在數量及通路上都不算非常高,出版一本書在過去可不是一件很費錢的事,電子出版還未興盛的時代,台灣出版業一年據稱可出十萬本新書,這是多麼驚人的數字!然而,電子出版業所需的中文數位內容,卻又都抓在紙本出版業手中,這就是為何電子化會如此難以推動的原因,除非出現另一種新的商業出版模式,以另一種角度面對廣大作家,讓他們願意相信並委託出版,否則中文電子業出版將持續自外於其他國家,維持這種紙本出版的大局面。
    當然,大陸目前的起點網,就可以算是一種新的電子出版模式,他們與網路小說作家簽約,要求每日定期連載,並由網站付費會員進行評選及投票,將自由市場概念帶入出版競爭之中,只是這個競爭是作家之間的文字競爭,而不是出版公司之間的商業競爭,起點網只需維護電子出版網站的會員機制及金流,一堆願意為錢而寫的作家就會自動向其靠攏,這對讀者來說,有其優點亦有缺點。優點是每一位簽約作家都必須維持文字品質,並奮力壓榨自己的創意,以滿足所有閱讀會員,這足以淘汰一部分混水摸魚的不佳內容。但缺點卻嚴重的多,因為每一位作家會變得為了競爭排行榜位階而特意討好讀者,劇情要更狗血,文字要更激情,篇數要更多,好營造出自己努力奮發,值得投票給他的印象,這已經變成像是連續劇編劇一般的角色,為了怕轉台,又怕收視率低,所以要競出絕招來招攬客人,已然將作家與讀者之間的關係全部打亂,這雖然是電子出版的另一種方式,但並不是最好的那一種。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