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孟穎
出版社:創意市集
出版日期:2021/03/25
ISBN:9789865534370
eISBN:9789865534578
字數:80,493
讀墨AP
這本書裡有不少室內平面圖,很讚。我在書店發現它的時候,立刻就產生了想買的衝動。
本書從作者的論文改寫而來,書裡將最近一百年區分為五個時期,從日治時期開始談論不同朝代的政府對公宅所採取的政策與公宅文化。讀起來有點硬,也比想像中更加有趣。
例如日治前期主要是導入衛生系統與日式住居——在這個階段可以看見台灣在殖民政府的系統性規畫之下迎來很美好的榮景。我最喜歡的室內設計也都是落在這個時期。裡面提到一種「中廊型」的形式,也就是藉由走廊與和室的連接方式區隔出不同動線與空間,使不同使用者間不會互相干擾(主人或客人或家事勞動者)。而受限於空間的「玄關型」雖然沒辦法額外劃出特定使用者的專用走廊,但還是能夠透過空間規劃來達到類似功能。總而言之在各時期的室內規劃裡,最浪漫的果然還是這個時期了(就我個人而言,這個時期的外觀也同樣是最浪漫的)。
從這個時期開始,後面就每況愈下(認真),尤其是後來國民政府在各方面都很缺乏全盤規劃與預測能力,讓人看了忍不住直搖頭。
進入戰爭時期之後,殖民政府投入於國宅的建設資源開始緊縮,建材、空間都有了較現實的妥協,就連居住形式也開始與台式風土結合;偶爾會在鄉間農舍看到的木地板高床,似乎便是榻榻米在這個時代所衍生出的產物。
戰爭結束過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大量人口移入,造成住宅需求短時間內大量增加;而當時援助台灣的美國早已察覺人口過剩的隱憂,因此推行「兩個孩子恰恰好」的口號……不過莫約到我出生的年代,這個概念才終於普及——依作者推測,是因為急需人力來反攻大陸的國民政府在第一時間持相反意見的關係——儘管實踐的時間晚了一點,可是我覺得當時喊出這個口號的人簡直是先知了(拜);因為現在的台灣真的好擠,擠到讓人好受不了(儘管到了我們這一輩,又出現生育率不足的問題就是了……)
據說在此之前的住宅建設多半都是由政府主導,但此時政府開始開放民眾自建房屋,來減少所需招募的人力;而民眾只要自己準備土地,並依據建築規範自建,就可以獲得補助,某種程度上算是雙贏吧。記得過去跟老一輩的人聊天,有的時候會聽他們說「誰誰誰的房子是自己蓋的喔」,以前都覺得這種話大概是在唬爛,頂多就是「自己出錢請人來蓋」;直到讀到這裡,才覺得所謂的「自己蓋」,搞不好還真的是字面上的意義這麼簡單粗暴。
而這個時期的房屋從原先的日台混和開始走向西化,當然設計上還是經過了一定的融合。此時的設計流行從前陽台進入屋內,並將廚房配置在屋子後方、連接後陽台;小時候曾經住過這種配置的我還蠻喜歡這類型的,覺得非常親切。
美援結束之後,政府為了滿足民眾的居住需求,開始導入更工業化的建設模式,蓋出比起以往更加密集的大廈與社區——為了追求「數量」,當時的人或許都會有一種碩大便是美的錯覺吧,基本上以現代的眼光來看,我都覺得這種房子蠻醜的。據說為了增加戶數,常有平面圖的比例尺亂畫,民眾往往要在實際住進去與使用過後,才發現空間太小,導致冰箱與瓦斯爐沒辦法擺在廚房(其實這種狀況在現代的某些黑心建案裡也常會看到,只是問題多半是發生在寢室而不是廚房了……
前面提到自建,以此為契機,房屋漸漸從國宅為主往私有化的方向大量發展,變成了現在我們所知道的漲個不停的現象,此外居住模式也從美援時期導入的社區類型發展為公寓大廈,人們開始更注重私領域與隱私……
最靠近我們的這個時期應該不用再說得更多了。不過作者指出雖然現代人亟欲買房,只是因為少子化的關係,在老一輩逐漸凋零之後,下一世代的人有可能平均會繼承一棟以上的鄉村老宅——這在未來的整體規劃大概也是蠻值得思考的一個議題吧。事實上最近因為我家有長輩去世,鄉下的房子也空了下來,暫時還不知道該怎麼處置。
以上大概是我對這本書的大致印象,但它真正的內容更加紮實,我讀的時候幾乎每一頁都會畫線;儘管原本是為了看平面圖的欲望才買的,可是其實平面圖稍微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多,反倒是作者所串起的歷史脈絡比起我預期的豐富有趣——就算有點硬也還是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