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台灣公宅100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作者:沈孟穎
出版社:創意市集
出版日期:2021/03/25
ISBN:9789865534370
eISBN:9789865534578
字數:80,493
讀墨AP


  這本書裡有不少室內平面圖,很讚。我在書店發現它的時候,立刻就產生了想買的衝動。


  本書從作者的論文改寫而來,書裡將最近一百年區分為五個時期,從日治時期開始談論不同朝代的政府對公宅所採取的政策與公宅文化。讀起來有點硬,也比想像中更加有趣。


  例如日治前期主要是導入衛生系統與日式住居——在這個階段可以看見台灣在殖民政府的系統性規畫之下迎來很美好的榮景。我最喜歡的室內設計也都是落在這個時期。裡面提到一種「中廊型」的形式,也就是藉由走廊與和室的連接方式區隔出不同動線與空間,使不同使用者間不會互相干擾(主人或客人或家事勞動者)。而受限於空間的「玄關型」雖然沒辦法額外劃出特定使用者的專用走廊,但還是能夠透過空間規劃來達到類似功能。總而言之在各時期的室內規劃裡,最浪漫的果然還是這個時期了(就我個人而言,這個時期的外觀也同樣是最浪漫的)。


  從這個時期開始,後面就每況愈下(認真),尤其是後來國民政府在各方面都很缺乏全盤規劃與預測能力,讓人看了忍不住直搖頭。


  進入戰爭時期之後,殖民政府投入於國宅的建設資源開始緊縮,建材、空間都有了較現實的妥協,就連居住形式也開始與台式風土結合;偶爾會在鄉間農舍看到的木地板高床,似乎便是榻榻米在這個時代所衍生出的產物。


  戰爭結束過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大量人口移入,造成住宅需求短時間內大量增加;而當時援助台灣的美國早已察覺人口過剩的隱憂,因此推行「兩個孩子恰恰好」的口號……不過莫約到我出生的年代,這個概念才終於普及——依作者推測,是因為急需人力來反攻大陸的國民政府在第一時間持相反意見的關係——儘管實踐的時間晚了一點,可是我覺得當時喊出這個口號的人簡直是先知了(拜);因為現在的台灣真的好擠,擠到讓人好受不了(儘管到了我們這一輩,又出現生育率不足的問題就是了……)


  據說在此之前的住宅建設多半都是由政府主導,但此時政府開始開放民眾自建房屋,來減少所需招募的人力;而民眾只要自己準備土地,並依據建築規範自建,就可以獲得補助,某種程度上算是雙贏吧。記得過去跟老一輩的人聊天,有的時候會聽他們說「誰誰誰的房子是自己蓋的喔」,以前都覺得這種話大概是在唬爛,頂多就是「自己出錢請人來蓋」;直到讀到這裡,才覺得所謂的「自己蓋」,搞不好還真的是字面上的意義這麼簡單粗暴。


  而這個時期的房屋從原先的日台混和開始走向西化,當然設計上還是經過了一定的融合。此時的設計流行從前陽台進入屋內,並將廚房配置在屋子後方、連接後陽台;小時候曾經住過這種配置的我還蠻喜歡這類型的,覺得非常親切。


  美援結束之後,政府為了滿足民眾的居住需求,開始導入更工業化的建設模式,蓋出比起以往更加密集的大廈與社區——為了追求「數量」,當時的人或許都會有一種碩大便是美的錯覺吧,基本上以現代的眼光來看,我都覺得這種房子蠻醜的。據說為了增加戶數,常有平面圖的比例尺亂畫,民眾往往要在實際住進去與使用過後,才發現空間太小,導致冰箱與瓦斯爐沒辦法擺在廚房(其實這種狀況在現代的某些黑心建案裡也常會看到,只是問題多半是發生在寢室而不是廚房了……


  前面提到自建,以此為契機,房屋漸漸從國宅為主往私有化的方向大量發展,變成了現在我們所知道的漲個不停的現象,此外居住模式也從美援時期導入的社區類型發展為公寓大廈,人們開始更注重私領域與隱私……


  最靠近我們的這個時期應該不用再說得更多了。不過作者指出雖然現代人亟欲買房,只是因為少子化的關係,在老一輩逐漸凋零之後,下一世代的人有可能平均會繼承一棟以上的鄉村老宅——這在未來的整體規劃大概也是蠻值得思考的一個議題吧。事實上最近因為我家有長輩去世,鄉下的房子也空了下來,暫時還不知道該怎麼處置。


  以上大概是我對這本書的大致印象,但它真正的內容更加紮實,我讀的時候幾乎每一頁都會畫線;儘管原本是為了看平面圖的欲望才買的,可是其實平面圖稍微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多,反倒是作者所串起的歷史脈絡比起我預期的豐富有趣——就算有點硬也還是喜歡。


avatar-img
26會員
144內容數
記錄我的閱讀書籍,也分享給大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光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第二部發生在第一部的一年半後——以設定上來說,即武漢肺炎疫情期間——以同一家便利店為舞台,每一篇章皆以出入於此的不同角色為主,述及這家便利店帶給他們的經歷與人生轉折。作者的文字就好像是故意設計來要帶領讀者慢慢回想一樣,隱隱約約、又不多不少地透漏之前的劇情;就算沒讀過第一部也沒關係,反正不太影響理解。
3/5不便利的便利店2
書裡總共收錄十四位作家的短篇,作品年代從昭和時代往前到江戶時代都有。選文標準是「譯者茂呂美耶喜歡」(認真),不過我覺得她選的文都還蠻有代表性的。另外每篇文末都附有作品解說與作者簡介,可以用來作為認識日本文學的入門參考。
4/5大文豪的異次元劇場
司馬遼太郎出生於 1923 年,橫跨過日本殖民台灣的時期以及二戰期間;作為那個年代的日本人,他對台灣的心境很複雜、且懷有鄉愁——此一作品便是 1993 年時他造訪台灣、於1995 年出版的成果。
5/5街道漫步 台灣紀行
故事描述主角默爾索在母親死後犯下一起殺人案件。作為經典文學作品,翻譯之後的文字雖然淺白,但這部作品困難的地方應該是在於我難以理解主角的內心。
3/5異鄉人
這一系列由各個短篇組成,彼此不相關聯,只是都發生於同一個城下町;當中的居民各自遭受不同的怪異現象,而事件最後皆由書名所點出的「營繕師」來解決。
4/5營繕師異譚
第二部發生在第一部的一年半後——以設定上來說,即武漢肺炎疫情期間——以同一家便利店為舞台,每一篇章皆以出入於此的不同角色為主,述及這家便利店帶給他們的經歷與人生轉折。作者的文字就好像是故意設計來要帶領讀者慢慢回想一樣,隱隱約約、又不多不少地透漏之前的劇情;就算沒讀過第一部也沒關係,反正不太影響理解。
3/5不便利的便利店2
書裡總共收錄十四位作家的短篇,作品年代從昭和時代往前到江戶時代都有。選文標準是「譯者茂呂美耶喜歡」(認真),不過我覺得她選的文都還蠻有代表性的。另外每篇文末都附有作品解說與作者簡介,可以用來作為認識日本文學的入門參考。
4/5大文豪的異次元劇場
司馬遼太郎出生於 1923 年,橫跨過日本殖民台灣的時期以及二戰期間;作為那個年代的日本人,他對台灣的心境很複雜、且懷有鄉愁——此一作品便是 1993 年時他造訪台灣、於1995 年出版的成果。
5/5街道漫步 台灣紀行
故事描述主角默爾索在母親死後犯下一起殺人案件。作為經典文學作品,翻譯之後的文字雖然淺白,但這部作品困難的地方應該是在於我難以理解主角的內心。
3/5異鄉人
這一系列由各個短篇組成,彼此不相關聯,只是都發生於同一個城下町;當中的居民各自遭受不同的怪異現象,而事件最後皆由書名所點出的「營繕師」來解決。
4/5營繕師異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一本介紹日本經典書籍的書,以年代分為三個章節:奈良到平安時代、鐮倉到室町時代、 安土桃山時代到明治時代。共66部經典書籍。
Thumbnail
這本書用30個不同的主題,帶讀者一窺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樣態。每個主題篇幅都不長,不會有讀歷史讀到愛睏的情況;並且作者的敘事方式生動易懂、同時內容又紮實縝密,即使這些故事並不完全按照時間序排列,讀完後仍然可以在腦中勾勒出一幅當時社會的生活景象,同時作者也給予讀者理解某些歷史事件不同的角度。
與我深交的朋友知道,我閱讀的範圍廣泛,但是仍然有所聚焦的。況且,我早就悟到「人生有涯,有所取捨」的道理,自然不敢自陷於胡亂讀書的泥潭。當我經常發出這樣的感嘆的時候,我就收到日本朋友(6月26日)轉傳的書訊。K現在任教於東京的明治大學講授中國哲學,約莫二十餘年前,亦曾隨夫婿來台居住多年,在文化領域上是
Thumbnail
#Reading86
閱讀時間:2023.2 閱讀媒介:電子書 
作者:Ted 
書籍來源:國資圖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21.5.6 
ISBN: 9789570857900 
#商業理財 #投資理財 #房地產
Thumbnail
用不同的角度看見不一樣的臺灣,無論好壞與否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正是造就臺灣獨特的所在,這一切都將留在我們每個人記憶裡。
Thumbnail
上個月不小心讀了太多書,這次同樣讓我分成上下篇來發布吧。上篇都是從獨立書店帶回家的好書,以台灣和香港為主題。
Thumbnail
《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回顧了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冷戰時期與九○年代《著作權法》修訂的江湖風雨,也指出前輩們百年追求的路,作者們也描繪出臺灣人文出版的面貌,同時介紹出版史上獨特的出版現象,呈現這一個議題的時代意義,以及未來如何開拓人文出版的道路與方向。
Thumbnail
作者: 樓慶西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期:1993/12月初版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一本介紹日本經典書籍的書,以年代分為三個章節:奈良到平安時代、鐮倉到室町時代、 安土桃山時代到明治時代。共66部經典書籍。
Thumbnail
這本書用30個不同的主題,帶讀者一窺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樣態。每個主題篇幅都不長,不會有讀歷史讀到愛睏的情況;並且作者的敘事方式生動易懂、同時內容又紮實縝密,即使這些故事並不完全按照時間序排列,讀完後仍然可以在腦中勾勒出一幅當時社會的生活景象,同時作者也給予讀者理解某些歷史事件不同的角度。
與我深交的朋友知道,我閱讀的範圍廣泛,但是仍然有所聚焦的。況且,我早就悟到「人生有涯,有所取捨」的道理,自然不敢自陷於胡亂讀書的泥潭。當我經常發出這樣的感嘆的時候,我就收到日本朋友(6月26日)轉傳的書訊。K現在任教於東京的明治大學講授中國哲學,約莫二十餘年前,亦曾隨夫婿來台居住多年,在文化領域上是
Thumbnail
#Reading86
閱讀時間:2023.2 閱讀媒介:電子書 
作者:Ted 
書籍來源:國資圖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21.5.6 
ISBN: 9789570857900 
#商業理財 #投資理財 #房地產
Thumbnail
用不同的角度看見不一樣的臺灣,無論好壞與否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正是造就臺灣獨特的所在,這一切都將留在我們每個人記憶裡。
Thumbnail
上個月不小心讀了太多書,這次同樣讓我分成上下篇來發布吧。上篇都是從獨立書店帶回家的好書,以台灣和香港為主題。
Thumbnail
《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回顧了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冷戰時期與九○年代《著作權法》修訂的江湖風雨,也指出前輩們百年追求的路,作者們也描繪出臺灣人文出版的面貌,同時介紹出版史上獨特的出版現象,呈現這一個議題的時代意義,以及未來如何開拓人文出版的道路與方向。
Thumbnail
作者: 樓慶西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期:1993/12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