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維諾的不像小說的精彩小說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已經在太多書裡見得「伊塔羅・卡爾維諾」這個名字,似乎是個蠻厲害的義大利作家。《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去年重發時,也在書店翻過,對於「一個關於小說文本的文本」這樣的描述印象深刻。不過直到近日一次看了他的兩本作品,方才明白知曉那一切的敬語由何而來。
《看不見的城市》是一本小說,用宛如天方夜譚般的魔幻寫實筆觸,講述許多異國旅人遊歷過的城市,由十一個角度去觀察,這些如夢似真的城市變成故事聆聽者 — 大汗 — 思考人生哲學的意象素材。
書中的章節編排與主題光譜,其實有著細膩的符號學意味,這是哲學的形式;一篇篇兩人對談的過程,以及各城市專屬人文情感的描繪,則是文學的神髓。卡爾維諾在輕盈的書頁中同時涵蓋了如此廣深的面向,甚至有更多宛如這些城市一般「不見於紙墨」的隱而未說、等待讀者自行咀嚼與發想延伸的篇章,讓我對這本意涵豐富的「怪」小說愛不釋手。
緊接著我讀《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因為這是卡爾維諾的代表作,所以開卷前我很好奇他是要怎樣超越我覺得已經很經典的《看不見的城市》。但讀到一半時我赫然腦中轟響,驚覺原來真的如文案所說,「小說也可以這樣寫」!
極為炫技的用「你」當主角,棄用以作者自己「我」和全觀視角「他」這兩者幾乎所有小說皆只能擇一為本的形式,這著實非常罕見!他要讀者把自己的角色代入書中情節,卻又給讀者一個個蒙太奇式拼貼、前後不連貫的獨立短篇來當作冒險場景,就像打電動一樣每關都大異其趣、各有機關巧妙。
只不過打電動的玩家好歹可預言最後解決大魔王那種千篇一律的結局,可本書中卡爾維諾給你的卻是「就算退居幕後的卡爾維諾本人(真的是本人)告訴你攻略密技,你依然還是如身墜五里雲中不知道他在賣什麼藥」。然後直到尾聲前才恍然大悟看到所有提示都被串在一起來驟植進你腦袋中,那個讓你嗅察不到的「我」竟不斷在對「書」示愛而無所不在。妙哉!這真是一本不像小說的小說,但絕對也是一本不折不扣的精彩小說!
其實,我覺得這兩本書都有著技法與情感兼具的質地,簡單中帶著炫技,複雜隱晦卻又熱情天真。卡爾維諾就像是文學版的畢卡索、達利、約翰藍儂、大衛林區,亦屬賈伯斯所謂「crazy ones」 的狂人。看來他也是品質保證的作家,日後定當再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9會員
235內容數
2015 年夏末,台灣最知名的披頭四達人馬世芳連續第三年帶團去英國,走訪披頭四相關景點,可謂道道地地難得的搖滾樂進香團。我看了兩年,也盼了兩年,終於在這年初下定決心去報名,圓我身為披頭四粉絲的一個大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白的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顧名思義,50 場精彩的演講,構成了這本份量十足的書。 書中收錄的演講,從 1908 年婦女參政論者艾米琳・潘克斯特開始,到 2016 年英國首相梅伊為止,橫逾百年,不過主要皆集中在二十世紀,所以本書也可以被視為一部二十世紀世界歷史的演進扼領。 書中收錄的演講,多數對人類文明進程有正面發展推動力,
終於把這本《亞細亞的孤兒》看完了,果然惆悵滿腹,百感交集。
已經不常看到心動的書了,自然也不想隨便曬書貼文以呈現什麼。但這本例外。輕薄的紙頁,卻有種沈厚的氣味重量,像一枚吞下腦袋就縈滿回憶畫面的時光膠囊。
肺炎猖狂、好友離職、劉真羽逝,又剛讀完紀念薛岳的書,氣壓太低迷,情緒傷過喜。近幾天特別將自己更沈浸於音樂之中,因為裡面總能尋得到想要的情緒,幫我捱拄度日。
近日紐約時報一篇名為 "The Great Empty" 的專題,記錄全球各地攝影師鏡頭下因為肺炎疫情而導致全球「當機」的空曠景象,有點超現實,又帶著濃濃末日的詭異瑰麗感。
流行音樂中有另類音樂、實驗音樂、前衛音樂,電影界也有實驗電影、B 級電影或藝術電影。那書呢?出版界有沒有非主流形式的書?
顧名思義,50 場精彩的演講,構成了這本份量十足的書。 書中收錄的演講,從 1908 年婦女參政論者艾米琳・潘克斯特開始,到 2016 年英國首相梅伊為止,橫逾百年,不過主要皆集中在二十世紀,所以本書也可以被視為一部二十世紀世界歷史的演進扼領。 書中收錄的演講,多數對人類文明進程有正面發展推動力,
終於把這本《亞細亞的孤兒》看完了,果然惆悵滿腹,百感交集。
已經不常看到心動的書了,自然也不想隨便曬書貼文以呈現什麼。但這本例外。輕薄的紙頁,卻有種沈厚的氣味重量,像一枚吞下腦袋就縈滿回憶畫面的時光膠囊。
肺炎猖狂、好友離職、劉真羽逝,又剛讀完紀念薛岳的書,氣壓太低迷,情緒傷過喜。近幾天特別將自己更沈浸於音樂之中,因為裡面總能尋得到想要的情緒,幫我捱拄度日。
近日紐約時報一篇名為 "The Great Empty" 的專題,記錄全球各地攝影師鏡頭下因為肺炎疫情而導致全球「當機」的空曠景象,有點超現實,又帶著濃濃末日的詭異瑰麗感。
流行音樂中有另類音樂、實驗音樂、前衛音樂,電影界也有實驗電影、B 級電影或藝術電影。那書呢?出版界有沒有非主流形式的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明明是小說,卻抽象得處處是隱喻,處處是象徵,雖然卡爾維諾自己說「並不需要把這本書當成論文來看」,因為他用最平易近人的方式用塔羅牌的牌義串起各種故事,但在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上,又何嘗只是「塔羅牌的故事」這麼簡單的作品?
Thumbnail
讀後雜談❤️ 書名:看不見的城市 作者:伊塔羅·卡爾維諾 馬可波羅向大汗敘述他「見過」的城市,語言中充滿有趣的隱喻和奇幻色彩。一切都非常模糊朦朧,這正是這本書最有意思的地方😚😚 讀者可以是這本書裡的任何角色,靈活的切換視角會有多元觀感,也觸及到了哲學領域:人類、慾望、死亡、靈魂、界線、存在。
Thumbnail
旅行應該是發現,是感受,是很個人的事情。所以我不太看旅行書,我總會覺得,你的風景不一定是我想看的,你的感覺我也不一定能體會。但唯獨這位作家的書,我會一番再翻。
Thumbnail
與書友閒聊,提及日前隨手買了《巴爾的摩事件的真相》,雖然原本不識,然而讀了很喜歡。她詢問你如何從書架上發現這本從來不認識的書?當時有什麼特別狀況引起你的注目嗎? 說穿了只是緣分。看過一些安.泰勒的小說,她專寫巴爾的摩女人故事,精微細緻,不同個性、背景的女人各有遭遇,滿有意思。男作家筆下的巴爾的摩
Thumbnail
法蘭茲卡夫卡是極具個人特色的作家。他的作品以文學為主,但人們談論存在主義哲學時也經常提到他。《變形記》、《審判》和《城堡》是他的代表作,這三部作品都有濃厚的存在主義色彩。其中,《城堡》為前兩部作品提出的問題提供了部分的解答,但其難解的程度經常讓人不得其門而入。這篇文章試著要找出那扇門。
Thumbnail
讓我們不厭其煩地重覆﹐卡羅似乎在不斷印證我們對《愛麗絲奇境歷險記》的觀察。卡羅對語言哲學的關注已經無從置疑﹐令人驚奇的是他的觀點很是現代﹐超越時人﹐即使已經踏入廿一世紀的第三個十年﹐卡羅寫於十九世紀中後期的遊戲文字讀...
Thumbnail
縱觀整部作品格局和社會性可能不夠,但作者無限的想像和敏感的心思,使文字有種他人學不來的獨特,清淡不失細膩。尤其他特別會說故事,不須駭人鬼怪,單用人性即可反映驚悚,絕望中又能留有一絲純凈,這大概是種天分吧。
Thumbnail
《異鄉人》是我對卡繆的第一次認識,講述了母親的死以及荒謬的審判。卡繆對於存在主義以及荒謬的想法非常有趣,反思這本穿越時代來的價值觀與邏輯問題,審視自身和環境,有如醍醐灌頂。
《馬爾多羅之歌》不僅是上個世紀二零年代超現實主義者眼中被埋沒的經典,作為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強大刺激,進而將洛特雷阿蒙(本名為伊齊多爾. 迪卡斯 )視為運動的「授精者」,甚至是一名先知。《馬爾多羅之歌》對日後文學依然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譬如寫《空間詩學》的巴榭拉(Gaston Bachelard),或
Thumbnail
有想像過孩子們的圖畫集中隱藏的無窮秘密嗎?一個隱形的幻想朋友、一個詭異神秘的大宅、一個溫馨愉快的家庭、連帶著七十多幅童稚塗鴉,讓眾人進入迷離徜恍的超現實世界。
明明是小說,卻抽象得處處是隱喻,處處是象徵,雖然卡爾維諾自己說「並不需要把這本書當成論文來看」,因為他用最平易近人的方式用塔羅牌的牌義串起各種故事,但在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上,又何嘗只是「塔羅牌的故事」這麼簡單的作品?
Thumbnail
讀後雜談❤️ 書名:看不見的城市 作者:伊塔羅·卡爾維諾 馬可波羅向大汗敘述他「見過」的城市,語言中充滿有趣的隱喻和奇幻色彩。一切都非常模糊朦朧,這正是這本書最有意思的地方😚😚 讀者可以是這本書裡的任何角色,靈活的切換視角會有多元觀感,也觸及到了哲學領域:人類、慾望、死亡、靈魂、界線、存在。
Thumbnail
旅行應該是發現,是感受,是很個人的事情。所以我不太看旅行書,我總會覺得,你的風景不一定是我想看的,你的感覺我也不一定能體會。但唯獨這位作家的書,我會一番再翻。
Thumbnail
與書友閒聊,提及日前隨手買了《巴爾的摩事件的真相》,雖然原本不識,然而讀了很喜歡。她詢問你如何從書架上發現這本從來不認識的書?當時有什麼特別狀況引起你的注目嗎? 說穿了只是緣分。看過一些安.泰勒的小說,她專寫巴爾的摩女人故事,精微細緻,不同個性、背景的女人各有遭遇,滿有意思。男作家筆下的巴爾的摩
Thumbnail
法蘭茲卡夫卡是極具個人特色的作家。他的作品以文學為主,但人們談論存在主義哲學時也經常提到他。《變形記》、《審判》和《城堡》是他的代表作,這三部作品都有濃厚的存在主義色彩。其中,《城堡》為前兩部作品提出的問題提供了部分的解答,但其難解的程度經常讓人不得其門而入。這篇文章試著要找出那扇門。
Thumbnail
讓我們不厭其煩地重覆﹐卡羅似乎在不斷印證我們對《愛麗絲奇境歷險記》的觀察。卡羅對語言哲學的關注已經無從置疑﹐令人驚奇的是他的觀點很是現代﹐超越時人﹐即使已經踏入廿一世紀的第三個十年﹐卡羅寫於十九世紀中後期的遊戲文字讀...
Thumbnail
縱觀整部作品格局和社會性可能不夠,但作者無限的想像和敏感的心思,使文字有種他人學不來的獨特,清淡不失細膩。尤其他特別會說故事,不須駭人鬼怪,單用人性即可反映驚悚,絕望中又能留有一絲純凈,這大概是種天分吧。
Thumbnail
《異鄉人》是我對卡繆的第一次認識,講述了母親的死以及荒謬的審判。卡繆對於存在主義以及荒謬的想法非常有趣,反思這本穿越時代來的價值觀與邏輯問題,審視自身和環境,有如醍醐灌頂。
《馬爾多羅之歌》不僅是上個世紀二零年代超現實主義者眼中被埋沒的經典,作為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強大刺激,進而將洛特雷阿蒙(本名為伊齊多爾. 迪卡斯 )視為運動的「授精者」,甚至是一名先知。《馬爾多羅之歌》對日後文學依然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譬如寫《空間詩學》的巴榭拉(Gaston Bachelard),或
Thumbnail
有想像過孩子們的圖畫集中隱藏的無窮秘密嗎?一個隱形的幻想朋友、一個詭異神秘的大宅、一個溫馨愉快的家庭、連帶著七十多幅童稚塗鴉,讓眾人進入迷離徜恍的超現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