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樂園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言:
這幾天又重拾要建立自己寫作平台的想法,然後看到本篇文,是上一次正計畫創建方格子的時候,寫的第一篇文章,或說是第零篇?居然三年前我就計畫這件事情了,居然三年後我還是沒完成。
為何當初沒有發布呢?我完全記得當初在哪間連鎖咖啡廳的哪個位子,鍵盤答答答答的敲下這篇文章,但重讀一次才「發現」:原來那時候的我發生這樣的事阿!像是在讀一位他人的文章,那時可能覺得寫的不好吧,但現在想著,不論好不好就發出去吧!幫三年前的自己留一個紀錄。
正文:
2020/8/12
我自認小時候是教育體制的模範生,這並不是指我成績頂尖,而是指我乖巧、聽話、安靜、服從,而且沒人教會我這些,我就學會了。後來當我意識到這件事時,我對自己好失望,體制把我磨成一個「平凡」的人,但這和青春期時那股對抗世界的本能有所衝突。於是17、8歲,我仍繼續在體制內渾渾噩噩的過日子,然後靠夢想安撫我的本能,我和我的本能說,再忍一下,我們就可以逃離體制的牢籠了。
填大學志願時,我在心中告訴自己,以後做什麼都好,絕對不要當老師。老師是一個很可悲的工作。看著學生一群群成長、離家,又成長、離家;年復一年,自己卻還在原地,好可悲。但我後來才知道,世界上可悲的工作其實一大堆,只有尚未踏出學校牢籠的高中生,才會以為牢籠裡的人可憐,事實上走出這個牢籠,也只不過是走入另一個稍大的牢籠而已。
那時的我一定沒想到,不久後我又走回當初一心想逃離的牢籠裡。
走回體制時其實百般掙扎,而且我擅自認定這樣的心情大概沒人能理解。學校有點年紀的老師不會討厭體制;年紀相近的新老師則大多懷有滿腔教育熱忱,他們可能正相信自己的熱忱不會被什麼打敗(即使是體制);剩下的老師明確的知道自己只是求一個穩定的工作。我覺得自己在這裡格格不入,我討厭保守、充滿教條、權力嚴重傾斜的教育體制,更討厭從來沒人在體制內點出這些壓迫空間的好幾隻大象。此時如果我的內心劇場有觀眾的話,他可能會說:「那你幹嘛做?」
某天,我和某位同事聊到他近年工作的心路歷程。他原先對學校教育不以為然,畢業後從未考慮當老師,在嘗試幾份工作後,兜了一圈,最後仍當了代理教師,「本來對世界有什麼崇高的理想,年紀長了後發現還是要餵飽肚子。」我驚訝於自己與他竟有過相同的掙扎,體制外的掙扎、體制內的掙扎、年輕人的掙扎、帳單房租父母期望社會期待的掙扎,人生該為何樣的掙扎。最後我們都變成沒那麼討厭體制的人,當我們成為執教鞭拿薪水的老師後。
我是不是很像被收編的社會運動明星?走上教室講台時有種自己正站上記者會錯覺,場外有一群熱血社運青年大聲唾棄,相機閃光燈不停閃爍催促著答案,「你加入執政黨是不是違背當初走上街頭的初衷?你是不是背叛當初一起衝撞體制的夥伴?」明明自己根本不是什麼明星,明明那股反動的精力從來都沒有被使用過,就被兌換成罪惡感了。自己從一個平凡的高中生,變成一個平凡的代理老師,變成被現實收編的渺小人類,變成輸給自己的大人。
「老師今天要上什麼?」回過神來,記者會現場沒有記者和閃光燈,也沒有人在抗議,只有自己和台下一群等待我說話的學生。突然發現我從來就沒有責任要對抗什麼。講台上的我,正向學生做答的,不是反對和服從的選擇題,而是一道「此時我將做什麼?」的申論題。
上面那段和同事的談話,發生於我們都跳脫那樣的掙扎之後。「我要做什麼?」剩下的日子裡,在不令人喜歡的體制中,我都在嘗試回答這個問題,我想他也是。然後有時會撿到孩子不經意掉落的一點快樂和眼淚。
「進來體制後才能從中真正改變社會。」那天同事說出這樣的結論。如果牢籠有陽光、有草地、有遊樂園、有能夠滋養所有想像與好奇的事物,還有可以安全哭泣的小角落,那可能就沒那麼像牢籠,可能,我們只能努力想像然後去實現,實現「改變將發生在學校裡」,即使這裡是以往給予我們缺憾和傷害的地方,但這裡也是餵養所有台灣小孩的地方。我準備好轉頭回答觀眾剛剛的問題:是的,這是我自己的選擇,儘管揉合了一些對現實的妥協,但這仍是「選擇」。我選擇走回體制,正因為是體制,正因為是在這裡,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然後我不再理會那些觀眾,轉頭面向我的學生。
avatar-img
1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20240810   放假還在想學校的事情,就覺得自己好像還在那個空間,絲毫不得鬆懈。但昨天聽到的故事又給人很大的希望,還是想記錄下來。   十一   這陣子整理舊東西,翻到高中的畢業證書及滿篇紅字的成績單,一下子悲從中來,原來我當時被當了這麼多科還是有畢業嗎QQ
Thumbnail
我自己在幼稚園以後,就一直有機會參與各項班級幹部輪替,很多中性一直感覺很奇怪,然後很多同學父母認為我是老類但,我很老成,話很少,加上往往被掛上他怪怪的,實際上只有我自己知道,腦袋無時無刻都有心電圖停止的聲音! 我看了很多文章,但是很少有機會看到這一種…不是要有企圖心、要有舉一反三、要吃甜頭、要短視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透過改變教育方式,從補習班老師轉變為家教老師的經驗。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家長協作,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經營頻道這麼久,最常遇到小貓們問: 我到底要怎麼找到我的目標 要畢業了,對於未來還一片茫然怎麼辦? 畢業季就在轉角倒數了!比起其他youtuber爭相恭喜學生族群失業,我更想告訴你們,畢業之後,該怎麼找到自己人生的下一站。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高中的社團活動對許多學生而言都是重要的人生經驗,我在使節團的經歷也充滿挑戰與成長。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在使節團中所遇到的挫折,以及如何從中學習和成長。從高中生活中嘗試新的角色,到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價值觀。
Thumbnail
朋友說他很討厭「出社會」這個說法,好像學生不是社會的一份子一樣。
20240810   放假還在想學校的事情,就覺得自己好像還在那個空間,絲毫不得鬆懈。但昨天聽到的故事又給人很大的希望,還是想記錄下來。   十一   這陣子整理舊東西,翻到高中的畢業證書及滿篇紅字的成績單,一下子悲從中來,原來我當時被當了這麼多科還是有畢業嗎QQ
Thumbnail
我自己在幼稚園以後,就一直有機會參與各項班級幹部輪替,很多中性一直感覺很奇怪,然後很多同學父母認為我是老類但,我很老成,話很少,加上往往被掛上他怪怪的,實際上只有我自己知道,腦袋無時無刻都有心電圖停止的聲音! 我看了很多文章,但是很少有機會看到這一種…不是要有企圖心、要有舉一反三、要吃甜頭、要短視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透過改變教育方式,從補習班老師轉變為家教老師的經驗。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家長協作,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經營頻道這麼久,最常遇到小貓們問: 我到底要怎麼找到我的目標 要畢業了,對於未來還一片茫然怎麼辦? 畢業季就在轉角倒數了!比起其他youtuber爭相恭喜學生族群失業,我更想告訴你們,畢業之後,該怎麼找到自己人生的下一站。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高中的社團活動對許多學生而言都是重要的人生經驗,我在使節團的經歷也充滿挑戰與成長。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在使節團中所遇到的挫折,以及如何從中學習和成長。從高中生活中嘗試新的角色,到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價值觀。
Thumbnail
朋友說他很討厭「出社會」這個說法,好像學生不是社會的一份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