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 | 一流工作者都在用的待辦清單:解決你執行清單時的困境
方格精選

書摘 | 一流工作者都在用的待辦清單:解決你執行清單時的困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流工作者都在用的待辦清單》是一本教你打造「適合自己的待辦清單」的書。

一流工作者都在用的待辦清單

一流工作者都在用的待辦清單

書中指出用待辦清單時、常見的問題是什麼。
還分析了10個最受歡迎的待辦清單系統,以及這些系統的缺點是什麼。
針對這些問題,書中提出了10步驟+8要訣,讓讀者設計出適合自己的待辦清單。

我認為這本書的優點是,針對每個系統的缺點提出鉅細靡遺的解決方法。
缺點是10步驟+8要訣的執行非常耗時,不見得適合每個人。
尤其是對還沒有清單習慣的讀者過於複雜!
這樣的讀者,我建議先從這篇文章開始:

如果你已經有習慣的清單系統,想要再增進現有的效率,比較適合閱讀這本書。
我會用3個段落介紹這本書的內容:
A. 無法決定要執行哪個任務
B. 無法完成任務
C. 定期回顧清單

我把執行待辦清單時常有的困擾整理成A, B兩個段落。
把並且在每個段落中列出常見問題解決方案
段落C則說明定期回顧清單的方法。
希望透過這樣的整理,能夠讓你找到適合自己的調整方式。


A. 無法決定要執行哪個任務

很多人認為,待辦清單的目的是完成任務
但待辦清單的目的,應該是凸顯重要任務、確保我們完成「正確的」任務
如果你完成很多任務,但卻疏忽掉最重要緊急的那個,
那你的清單可能有以下2個問題:

A-1. 清單任務太廣泛:

一張清單裡,同時出現有需要花3小時、跟只需要3分鐘執行的任務?
或是同一張清單上,包含了上班的任務、以及超市的採購清單?
讓我們要花時間過濾不適合當下的任務,還要在不一樣性質的任務之間轉換。

解決方案:
- 將不同專案的任務,放在不同的清單。例:練習畫畫、產品改造、研究玩家
- 把不同地點的任務,放在不同的清單。例:公司、書房、超市
- 把不同類型的任務,放在不同的清單。例:身體勞動、創意發想、分析資料
- 把執行時間低於15分鐘微型任務,獨立成一張清單。
花30~45分鐘批次執行這張清單。

A-2. 清單任務太多:

選擇過多時,需要更多時間作決定、更容易造成拖延。
此外,過長的清單會讓人無法完成全部事項,會帶來無法完成的沮喪感、同時也會養成無法完成清單任務的習慣,久而久之清單會越來越無用。

解決方案:
- 整理出今日任務的清單,跟未來任務放在不同清單
- 列出任務的截止日期
- 根據重要緊急程度、截止日期,決定今日任務的清單
- 今日任務的清單不能超過7項,這7項不含微型任務

B. 無法完成任務

如果清單上的任務定義不夠清楚,或一個任務內涵蓋了很多子任務。
在看清單時,就會不知道自己能採取的下一個行動是什麼。
很有可能是因為清單有以下幾個問題:

B-1. 把願望、大型專案當成任務

任務願望/大型專案是不同的事。
願望跟大型專案的內容太廣,像增進健康、房子翻新,沒辦法被清楚的執行。
把這些項目放進清單,只會讓清單難以被完成。

解決方案:
- 為願望大型專案建立獨立的目標群組
- 在目標群組裡列出可執行的小任務,再把要執行的任務移回待辦清單

B-2. 任務沒有目標

如果一個任務沒有明確的起點跟終點,就很難確定他已經被完成。
例如「寫Blog」就是一個模糊的任務。寫10個字是寫?還是要完成10篇文章?
當任務過於模糊時,就表示應該把這項任務,拆解成更小、有起點跟終點的任務。

解決方案:
- 每個任務都用動詞開頭。例如:打電話預約餐廳、8月改版企劃
- 在任務旁邊,定義預期結果。例如:研究繪圖軟體 (3款喜歡的軟體&價格)
- 需要他人協助的任務,列出協助內容。例如:預定場地 (活動組8/15提供需求)

B-3. 提不起勁執行任務

如果任務的目標都已經清楚定義出來了,你卻還是提不起勁執行,
很有可能是這些任務根本不重要

解決方案:
- 刪除不重要、不是非做不可的任務

C. 定期回顧清單

如果你的待辦清單很多,隨著時間過去,清單上的任務可能會漸漸不合時宜。
對於這樣的讀者,建議每週回顧每月更新目標清單,確保清單能符合現況。

C-1. 每週回顧的流程:

  1. 蒐集你手上的所有清單,包含不同情境、地點、專案...等清單
  2. 把腦海中還沒有寫到清單的專案、任務都寫出來
  3. 檢視新寫下來的內容,有必要就建立新的專案清單,把專案拆解成任務
  4. 有必要的話,把專案拆解成不同情境的清單
  5. 清空電子郵件,能夠立即執行的就執行完。不能的就寫到清單上
  6. 檢視所有清單,把不重要、不必要的任務刪除
  7. 留意重要、緊急、有截止日的任務,把他們放到每日任務的候選清單
  8. 把需要他人協助的日期寫上,方便到期時追蹤
  9. 檢查清單內重要任務的截止日期,需要的話就作調整
  10. 把剛新增進清單的任務,加上截止日期
  11. 查看下週行事曆,建立下週的每日任務清單

C-2. 每月更新目標群組:

目標可以幫助我們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任務上
所以寫下具體的目標,並且每月回顧、更新,可以提醒我們往目標前進。
不過書中在這段沒有著墨太多。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目標設定的方法,可以參考這篇:


小結

本書的作者針對待辦清單的分析很詳細,而且是從常見的問題開始說明。
我最大的收穫是,知道自己遇到的問題可以怎麼解決。
所以我也以這樣的邏輯整理這本書,希望能幫助正在使用待辦清單的讀者。

avatar-img
Elisa的角落
43會員
22內容數
有些事情,不想大聲地在社群媒體上推送給朋友。 找個小角落,寫給有緣人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Elisa的角落 的其他內容
《生時間》顧名思義是一本時間管理的書籍。 書中不只提供時間管理技巧,也分享許多作者們實驗的失敗故事或心路歷程。 讓這本不單是生硬的工具書,也是征服時間的辛酸血淚史。讀來相當有趣! 今天想介紹的,則是書中兩個對待辦清單斷捨離的建議。
作者寫道: 「事先想像會議『整體樣貌』,並以此『掌握開會的主導權』,就能大幅減少受人擺佈的機會。」 為了達到「掌握開會的主導權」這件事, 在會議前,要在筆記上寫下3行標題:會議目標、下一步、截止日。 這3行標題,想得簡單一點,就是表面看到的意思。 但如果想得複雜一些...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看到一本書時,記得自己曾經看過,但卻什麼也想不起來? 本書的誕生,就是作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提出的閱讀整理術。 我認為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就是簡單、易執行,讓「寫讀書心得」變得容易許多!
《生時間》顧名思義是一本時間管理的書籍。 書中不只提供時間管理技巧,也分享許多作者們實驗的失敗故事或心路歷程。 讓這本不單是生硬的工具書,也是征服時間的辛酸血淚史。讀來相當有趣! 今天想介紹的,則是書中兩個對待辦清單斷捨離的建議。
作者寫道: 「事先想像會議『整體樣貌』,並以此『掌握開會的主導權』,就能大幅減少受人擺佈的機會。」 為了達到「掌握開會的主導權」這件事, 在會議前,要在筆記上寫下3行標題:會議目標、下一步、截止日。 這3行標題,想得簡單一點,就是表面看到的意思。 但如果想得複雜一些...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看到一本書時,記得自己曾經看過,但卻什麼也想不起來? 本書的誕生,就是作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提出的閱讀整理術。 我認為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就是簡單、易執行,讓「寫讀書心得」變得容易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