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9/0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隨寫|疫情與我的反思

    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除了家鄉台灣和少數幾個防疫做得很到位的國家外,各國政府的限制一下放寬,一下又緊縮,來來回回,看不到結束的那天。
    小孩和先生回歸家庭,主婦媽媽的生活界線、時間、空間一再被打亂,連煮飯打掃都嫌礙手礙腳,更遑論繼續創作一下,寫寫文章,根本天殺的不可能的任務。
    這100年一遇的世界大混亂,徹底改變我們原本所認識的世界。不要說100年,這50年來世界變動真的好大,首先是電腦、手機的普及,10多年前智慧型手機的出現早已悄悄改變了我們,接下來,疫情出現了,更是徹底翻攪了我們所熟悉的生活與工作型態。
    最近看了主播廖芳潔的文章《錯在出生起跑點 6.7年級”棄世代”失落的是一輩子》非常有感,因為我就是一個從一而終的7年級生,對於組織企業,全然奉獻了好多年,驀然回首才發現犧牲奉獻只是自我安慰,沒有人記得;我還記得我曾經不是很欣賞八九年級生對於工作的態度,感覺不是很忠誠,一有點小委屈馬上提離職,令人傻眼;但現在想想,也許八九年級生也同時在取笑我們是一群吃苦當吃補、不知變通的下流中年人吧!
    回頭看看我過去失落了18歲以前的青春,因為一天24小時裡有14~15小時都是在學校與南陽街流連,有時候和家弟聊到那段我們共同的慘澹青春,發現姊弟兩人對於18歲之前毫無互動的記憶。我高中,他國中,彼此都一直在為所謂更好的未來所努力,周末全家聚餐或是某個寒暑假一起出遊,現在回想幾乎是沒有,不然就是非常零星的記憶,每次聊到最後,結論就是18歲之前的我們失憶了。
    回到現在的時空,疫情之下,讓原本因為網路興盛而不同的生活與工作模式達到極大化的改變,甚至我覺得這會是繼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的工作模式將進行的全面性的大翻轉。比如,大家熟知的從一而終的工作模式已經默默的被淘汰,職場人必須有的技能是讓自己斜槓,企業與公司反而成為將漸漸不再主流,個人工作室或我們所謂〝合作夥伴〞也開始佔據了多數的求職版面;我,開始反思現在的模式與我剛入社會的模式的不同。
    首先,我有個感覺,我覺得世代之間的Gap拉大了。現在這個年代,創業是顯學,這是一個人人都在講要創業,要斜槓,不該被工作束縛,尋求被動收入的年代。但,每個世代的創業模式一定也大不相同!人力銀行在10多年前調查就發現,多數會從事創業的4、5年級生,大多創業型態是和自己的「本業」相關,有一定資金,一定人脈,風險愛好者才會勇敢往前衝,風險趨避者自然守著企業直到退休。
    而現今的6、7年級生,多是以「低資本、低技術、低風險」三低為主進行創業,多偏向於生活與服務,而且個人化的風格已經漸漸嶄露頭角,比如各類文青咖啡店的崛起就是一個案例;此外,創業風格也漸漸朝向「更小、更快、更輕巧」方向。
    到了8、9年級就更不同了,有更多更多的微創業出現,一支麥克風可以錄製podcast,一個直播可以賣東西或提供服務,個人特色變成個人品牌,與眾不同很重要。
    但,不管哪個年級創業,就是希望有客戶,有客戶才有生意才有金流,比如買東西吧!我還是覺得4~5年級以及再年長一點的長輩,多還是挑品牌、電視廣告、電視購物、與口耳相傳中來購買;我很難把長輩想像成,會划手機粉專跟團採購,或想買一台掃地機器人去看Mobile1並比價比老半天的。6~7年級的,我覺得仍舊定位彈性,有承接了上一代的教條式教育與忠誠度,卻也汲汲營營在各類電商與網路世代中奮鬥著;我們買東西會上網查客戶評價並進行比價,只是有一點我覺得很恐怖,那就是找資料很容易,找到正確的資料卻不容易,因為總是會被google演算法帶路並指定我該看甚麼,這也是這年代創業特別非常重視電商這塊的原因吧。
    至於8~9年級,真的沒有任何包袱,他們一生下來就是網路世代,充滿創意,年輕,學習力也夠快,不怕做錯,甚至有本錢做錯!加以現在微創業當道,幾乎不需要花費多少資本就可能可以有一個成功的創業家出現。
    我是7年級,疫情之下,我發現了很多不可能變成可能,網路時代,很多工作都將面臨淘汰,我怕不怕被淘汰,當然怕!但近來因為生活變得如此奇特,時間從走得很快變成走得緩慢,反倒有很多時間開始反思這個社會與進行自我檢視,甚麼是重要的,甚麼只是過渡,雖然6~7年級生在這樣青黃不接的年代過的分外辛苦,但,我還是樂觀,快經濟、宅經濟當道沒錯,但我覺得現在世界腳步太快太快了!4~5年級多已卡好位等待迎接即將退休的第二人生,我倒覺得6~7年級如我,可以替這個世代抓住點甚麼,而不是用一種〝用了就甩去,一點不留戀〞的生活態度活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