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警探辦案實錄》美國警方辦案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鬥智鬥勇還得有同理心,美國警察談實際案例
影劇原名:Real Detective
這世界許多人都相信災禍不會這麼突然降臨到自己頭上,尤其是像在台灣、日韓、新加坡這種亞洲秩序與安全都在前幾名的國家。但是有時意外與災難總是說來就來,而抽絲剝繭找到事件發生的原因與案件兇手,就考驗著警察的判斷與良知。
美國從2016年開始三個季度的戲劇影集《警探辦案實錄》是一季約八集由真實警方敘述他從警人生中最有印象以及改變他警察生涯的辦事模式的案件,以單元劇和戲劇演出的形式來敘述一個真實經辦的形式案。這之中有殺人案、誘拐綁架、以及兒童性侵等,讓真實的警方描述他們辦案如何尋找證物證人,突然家屬與證人心防,最終將事實還原逮捕犯人歸案。
美國是一個自由之地,同時也帶來高風險的國度。也因為地廣物大人多,所以伴隨著事件也相對的多,不管是奇人異士、地方軼聞、甚至是犯罪案件。
由於美國各州的法規有不著不同連擁槍的法則都有所差異,在自由的同時也伴隨著自我的風險,根據聯邦調查局的資料在2010年美國每10萬人中的謀殺案發生率就有接近5%。也同樣根據美國官方統計仇恨罪與性侵犯罪等白人佔據大多數,但其兩者最大的受害者是黑人。而亞裔和印度裔等其他人種則都不到1%。
《警探辦案實錄》是以退休或在美國警界服務多年的刑警們敘述他經手過印象最深刻的案件,並透過演員演出情境劇的方式還原當時的場景和應對狀況,受訪的刑警五花八門,有些是菜鳥警探第一次辦案、有些則是很有經驗的老手。
透過一些物證與檔案和照片還原當時他們所敘的一些偵辦刑案的故事,而這些刑警有男有女,黑人白人,他們必須在短暫的數個月讓案情有所進展,甚至與媒體和連續殺人犯之間盤旋,深怕在辦案時又多出現一名受害人。
這部影集是以虛構的訪談和演出同時進行,拍攝的手法如同一般紀錄片的手法,故它其實比較偏向於故事重構而非寫實記錄片,但是在片尾都會附上當時受害者的照片與物證,還有劇組真實訪談的刑警照片。
許多刑警幾乎都是終生服務與警界,經手過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案子,有些則因案件而承受精神和心理上的深害不得不被警界強迫退休,甚至在口訴案件中敘述自己擔心害怕的事情,以及在任務中失去了什麼,或是無法達成家屬期待和知道犯案真相的失落感。
而過去常有人不懂為何西方對於孩童的打罵教育那麼反感,甚至到孩子一喊一哭敏感的鄰居就會跑去報警。從《警探辦案實錄》這得影集中也許可以知道一二,在三個季度的影集中幾乎又半數都是關於「未成年」的刑事案件。
如姦殺案件、誘拐綁票、甚至家庭暴力失蹤案等,在影片中許多刑警對於這樣的案件有著難以言喻的心情,因為他們直接看見那些屍體與臨虐的現場,甚至還有刑警看見自己的孩子竟然是性犯罪嫌犯目標之一而感到憤怒與恐懼。
這些警察敘述的案件並非全部都是非常特別的懸案或是大型犯罪,更多的是像小型失蹤與私人槍殺案件漸漸延伸出事情的真相,裡面並沒有難解的兇手謎團或是像十二宮的犯罪天才和驚世駭俗讓人恐懼的智慧兇手。
更多是一般人但是卻在內心深處埋藏了不可告人的祕密,而這些警探在挖掘真相的同時,也漸漸發覺自己內心的想法和自己對於受害家屬與案件的執著。而在辦案時你也可以看出每個警察的個性和辦案模式都有自己的風格,甚至利用自己本身的條件去讓真相水落石出。
如今因為各種事件關係警察在美國一些人心中被披上種族主義者和濫殺無辜的兇手,人都會有立場警察也是,在長期都由白人主導的美國警界的確會有這樣歧視異己想法的人,但也因為這些人的存在,讓許多黑人或女性等優秀警探等等被辦案事蹟被掩蓋,警察歧視是該檢討的主因,但同樣的趁亂起舞的暴徒也是同樣必須被譴責,這也是為何過往馬丁路德金恩執意要用和平抗爭的緣故。
但抗議演變成暴動的風險從過去民主運動就一直存在,而我們該思考的是商雙方之中有誰利用這點挑起對立?而無法讓雙方正常溝通來保護自己那股自私自利。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88會員
777內容數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陸坡 (LUP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消失的情人節》是一部以情人節消失一的那一天發生的事情為主軸有些魔幻的愛情故事。說著一直以來都快別人一拍的郵局櫃台楊曉淇,一覺起來發現她的「一天」消失了,而且消失的那天還是重要的情人節。而慢慢的她越去追查自己消失的那天卻越發現更多奇怪的事情,隨著線索逐步讓她想起了那個男孩的輪廓。
《揭開面紗:好萊塢的跨性別人生》是一部以美國跨性別者談論自己從小時到大,為何渴望成為不同於自己性別的紀錄電影,同時也敘述從過去到現在這好幾十年來美國演藝圈和媒體對於跨性別角色的轉變,還有看待變裝這件事情。這些年來越來越多跨性別者在演藝圈裡有著精采的表現,但那些流言蜚語和不友善還是不斷存於四周。
日本電影《裝幀人生》是以在書籍封面設計約莫30年的知名封面設計師,菊地信義。紀錄片以菊地信義工作的日常為主,以他製作的過程和思索書籍設計的方向等工作紀錄,並且也談論關於開始封面設計的緣由,與周遭工作的夥伴和徒弟對於今後日本書籍的裝幀設計導向有著什麼看法?對於菊地信義每一次的封面對自己有著什麼意義?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是關於網路社群、科技的紀錄片,裡面提到現代這些社群軟體:Google、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等,看似單純的交友與影片平台,實際上都是背後龐大的公司數據資料庫的紀錄模擬你的喜好與成長,收集你所有的隱私資料來達到龐大商機,而因為這樣的商業行為已模式,
《狂歡酷兒在日本》是2019年加拿大電影人科爾本斯所拍攝的關於日本酷兒與同性戀族群的性少數產業與在日酷兒所面臨的挑戰和如今現階段的狀況。透過日本主要多元的幾個地區,拍攝當地的派對、酒吧老闆與藝術家、非營利組織等等,讓觀眾更了解和踏入這個迷幻的日本狂歡派對。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是一部敘述較為近代30年的同志戀歌,台灣解嚴,台灣逐步走向自由民主改革開放的年代。兩位高中生張家漢和王柏德,彼此對上了目光重此離不開眼,在那青澀的歲月裡,他們瘋癲、胡鬧、甚至擁抱對方曖昧不明的狀況讓他們沉淪其中。但在學校開始招收女學生,王柏德心思被女學妹勾起,這份炙熱開始無法收拾
《消失的情人節》是一部以情人節消失一的那一天發生的事情為主軸有些魔幻的愛情故事。說著一直以來都快別人一拍的郵局櫃台楊曉淇,一覺起來發現她的「一天」消失了,而且消失的那天還是重要的情人節。而慢慢的她越去追查自己消失的那天卻越發現更多奇怪的事情,隨著線索逐步讓她想起了那個男孩的輪廓。
《揭開面紗:好萊塢的跨性別人生》是一部以美國跨性別者談論自己從小時到大,為何渴望成為不同於自己性別的紀錄電影,同時也敘述從過去到現在這好幾十年來美國演藝圈和媒體對於跨性別角色的轉變,還有看待變裝這件事情。這些年來越來越多跨性別者在演藝圈裡有著精采的表現,但那些流言蜚語和不友善還是不斷存於四周。
日本電影《裝幀人生》是以在書籍封面設計約莫30年的知名封面設計師,菊地信義。紀錄片以菊地信義工作的日常為主,以他製作的過程和思索書籍設計的方向等工作紀錄,並且也談論關於開始封面設計的緣由,與周遭工作的夥伴和徒弟對於今後日本書籍的裝幀設計導向有著什麼看法?對於菊地信義每一次的封面對自己有著什麼意義?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是關於網路社群、科技的紀錄片,裡面提到現代這些社群軟體:Google、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等,看似單純的交友與影片平台,實際上都是背後龐大的公司數據資料庫的紀錄模擬你的喜好與成長,收集你所有的隱私資料來達到龐大商機,而因為這樣的商業行為已模式,
《狂歡酷兒在日本》是2019年加拿大電影人科爾本斯所拍攝的關於日本酷兒與同性戀族群的性少數產業與在日酷兒所面臨的挑戰和如今現階段的狀況。透過日本主要多元的幾個地區,拍攝當地的派對、酒吧老闆與藝術家、非營利組織等等,讓觀眾更了解和踏入這個迷幻的日本狂歡派對。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是一部敘述較為近代30年的同志戀歌,台灣解嚴,台灣逐步走向自由民主改革開放的年代。兩位高中生張家漢和王柏德,彼此對上了目光重此離不開眼,在那青澀的歲月裡,他們瘋癲、胡鬧、甚至擁抱對方曖昧不明的狀況讓他們沉淪其中。但在學校開始招收女學生,王柏德心思被女學妹勾起,這份炙熱開始無法收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陣子看完這本不完美的正義,作者是一位長期為了死刑、量刑過重、少年犯,特別是那些貧窮、黑人、婦女、孩童等弱勢提供法律支持的辯護律師。 這本書內容提到了許多有關美國司法體制的狀況,作者的工作內容,主要在為死刑犯辯護,對於作者來說看待的角度不是:「犯人該不該為了自己所做的事情而附上死亡的代價?」,而是
Thumbnail
熱血檢察官 About Prosecutor. 有關勞政體系裡的勞資爭議或是安置保護(不含人口販運案-勞力剝削)的案件,鮮少有地檢署的檢察官介入及關切,例如20年來只會遇到一次之類的。 也許是資深運大爆棚,有點棘手、20年以上未曾發生過的安置、雙語爭議、查察的合併型案件,被大家東推西推地落在我身
Thumbnail
     美國的驗屍官為民選制度,雖然各州要求的學經歷背景不盡相同,多由負有醫療背景的醫師、或刑事背景的警長擔當,偶爾也會有地方的治安官兼任,因此較能順意民意、不受政治力掣肘,可以針對個案有較多發揮的空間,就像《驗屍官傳奇》專訪的對象一樣。
Thumbnail
追緝極惡殺人魔:數百起凶殺案的美國懸案調查員,三十年緝兇實錄,追捕金州殺手等惡名昭彰的謀殺懸案真凶 Unmasked: My Life Solving America’s Cold Cases 某個時期開始我發現我對懸案跟殺人魔的主題很感興趣,感謝高寶捎來這本寶藏,當企劃說:有屍體主題的內容
Thumbnail
《兇殺最前線 紐約:重案第一手偵查錄》故事的每一部分都來自真實案件,代表某些紐約人們所經歷的強烈悲傷。暴力犯罪發生後,將肇事者繩之以法的複雜過程中,刑偵團隊也會被受情緒影響。正如一位執法人員在該系列節目中所說的那樣,每一起案件都會讓的靈魂受到一點傷害。
Thumbnail
講述一個偶然開始殺人的平凡男人和一個追捕他的刑警的故事。
Thumbnail
這幾天看了部美劇"Love and death",台灣翻譯成"小鎮主婦的愛與死",是由真人真事改編,講一個1980年代,美國中產階級家庭因為一場己經過去了的婚外情事件導致的情殺故事,以及殺了人的第三者為什麼在法庭中的全身而退,當然現實生活中是沒有辦法做到全身而退的。 外遇事件一直都不時有聽聞,但是
Thumbnail
話說我自小學已對推理懸疑小說深感興趣,對於「謀殺、兇手、不在場證明、動機」這些內容可謂習以為常(?)。隨著我對此題材深入挖掘,自然會接觸到犯罪紀錄片。 我才發現自己無法克服紀錄片帶來的驚悚感。每看到案中的真實場景,尤其兇手和受害人的相片都會勾起我強烈的不安。我就開始恐慌:「嘩嘩嘩,兇手的面容太清晰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陣子看完這本不完美的正義,作者是一位長期為了死刑、量刑過重、少年犯,特別是那些貧窮、黑人、婦女、孩童等弱勢提供法律支持的辯護律師。 這本書內容提到了許多有關美國司法體制的狀況,作者的工作內容,主要在為死刑犯辯護,對於作者來說看待的角度不是:「犯人該不該為了自己所做的事情而附上死亡的代價?」,而是
Thumbnail
熱血檢察官 About Prosecutor. 有關勞政體系裡的勞資爭議或是安置保護(不含人口販運案-勞力剝削)的案件,鮮少有地檢署的檢察官介入及關切,例如20年來只會遇到一次之類的。 也許是資深運大爆棚,有點棘手、20年以上未曾發生過的安置、雙語爭議、查察的合併型案件,被大家東推西推地落在我身
Thumbnail
     美國的驗屍官為民選制度,雖然各州要求的學經歷背景不盡相同,多由負有醫療背景的醫師、或刑事背景的警長擔當,偶爾也會有地方的治安官兼任,因此較能順意民意、不受政治力掣肘,可以針對個案有較多發揮的空間,就像《驗屍官傳奇》專訪的對象一樣。
Thumbnail
追緝極惡殺人魔:數百起凶殺案的美國懸案調查員,三十年緝兇實錄,追捕金州殺手等惡名昭彰的謀殺懸案真凶 Unmasked: My Life Solving America’s Cold Cases 某個時期開始我發現我對懸案跟殺人魔的主題很感興趣,感謝高寶捎來這本寶藏,當企劃說:有屍體主題的內容
Thumbnail
《兇殺最前線 紐約:重案第一手偵查錄》故事的每一部分都來自真實案件,代表某些紐約人們所經歷的強烈悲傷。暴力犯罪發生後,將肇事者繩之以法的複雜過程中,刑偵團隊也會被受情緒影響。正如一位執法人員在該系列節目中所說的那樣,每一起案件都會讓的靈魂受到一點傷害。
Thumbnail
講述一個偶然開始殺人的平凡男人和一個追捕他的刑警的故事。
Thumbnail
這幾天看了部美劇"Love and death",台灣翻譯成"小鎮主婦的愛與死",是由真人真事改編,講一個1980年代,美國中產階級家庭因為一場己經過去了的婚外情事件導致的情殺故事,以及殺了人的第三者為什麼在法庭中的全身而退,當然現實生活中是沒有辦法做到全身而退的。 外遇事件一直都不時有聽聞,但是
Thumbnail
話說我自小學已對推理懸疑小說深感興趣,對於「謀殺、兇手、不在場證明、動機」這些內容可謂習以為常(?)。隨著我對此題材深入挖掘,自然會接觸到犯罪紀錄片。 我才發現自己無法克服紀錄片帶來的驚悚感。每看到案中的真實場景,尤其兇手和受害人的相片都會勾起我強烈的不安。我就開始恐慌:「嘩嘩嘩,兇手的面容太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