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書與我-父女對照記8之5

    小學時家住萬華,讀當時全世界學生人數最多的老松國小。因為戰後嬰兒潮,新的學校來不及蓋,所以現今只有六百多人的老松國小當年擠了一萬多人。
    因為學生多教室少,一個教室二個班級使用,所以我們上課時還分上午班跟下午班,換句話說,輪流一星期早上上課下午放假,另一個星期就是上午沒課,下午才去上學。在那個沒有補習也沒有電腦電玩與電視的童年,幸好有課外書,陪我度過一個又一個獨自在家的漫長時光。
    其實那時候圖書館很少,離住家很遠,通常要大人陪著去,一次又只能借二本書,非常不方便。幸好學生時代我總是當班長,那時候的班長很有權威,我常利用「品學兼優」的好楷模身分,獲得同學父母的歡迎而登堂入室。
    一到同學家,我就立刻檢視他們全家的藏書,然後分成兩堆,一堆是我看過的,另一堆是我沒有看過的,然後吩咐同學隔天開始,每天帶五本書到學校借我,我也把前一天看完的五本書還他。等到那位同學家的書我都看完之後,我再去拜訪另一個同學家,如此周而復始。
    等全班同學家都去過之後,我再拜託他們引介我認識別班的同學,然後一樣依樣畫葫蘆。這是我在圖書館資源匱乏,自己又沒有錢買課外書的自力救濟之道。
    或許也因為那個時代沒有像今天滿坑滿谷的書,所以我們沒有辦法選擇,只要是看書都饑不擇食的看,養成了現在雜食,不管什麼領域的書都看的習慣,而且因為書的難得與珍貴,所以我們特別珍惜看書的機會。
    書與我…A寶寫
    三年級,是我第一次閱讀的年紀,我指的書是那種兩、三百頁貨真價實的書。第一本書是由東方出版社出的「雙胞胎行動」,現在這本書已微微泛黃,但仍被我尊敬地擺在書架上頭。
    雙胞胞行動講的是一對默契十足的雙胞胎姐妹花茹比和嘉妮的成長故事。在這對虛擬雙胞胎身上看到我和妹妹的影子,那是我第一次領略書的魔法:不僅能帶給我歡笑也能讓我體會不曾體會過的愛恨情仇。
    可能是所有雙胞胎的記憶吧,我們曾發明一套只有兩個人懂得語言因為這樣品評人物比較方便,也曾研發自以為帥氣其實外人看起來幼稚無比的手勢等書中的雙胞胎也會和我們做相同的事。更有趣的是,我和書中的茹比一樣,愛講話不那麼文靜;妹妹則是嘉妮的真實版,喜歡安安靜靜地做自己的事。看到這邊我就已經驚訝的說不出話了,沒想到書中姐妹倆的遭遇跟我們十分類似。書中兩人在競爭只有一個名額的報名機會,那時我們也正好在競爭同樣的活動機會,結果,我和茹比皆名落孫山。
    書裡,茹比吸取教訓並改善自己;書外,這本書給了我好大的力量,在這本書的陪伴下我也默默地修正自己,並至此以後愛上閱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