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自由時光》懺悔與抉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兇手與被被害者,善惡模糊的距離
動畫原名:Last Day of Freedom
死刑與廢死之間常被爭論,例如一個人決定人生死如同劊子手和一命換一命之間,各有不同的人以自身的經歷和思考釋出意見。當我們評論一個新聞事件時,那些終究是他人之事時,但如果是親身經歷會不會所得的結果和思考的方向又會有所不同?
《最後的自由時光》是一部在2015年的美國紀實動畫短片,訪談人比爾.巴比特敘述自己哥哥曼尼因一件謀殺案判刑入獄,最後處以死刑。讓比爾思考關於從他發現兄長可能犯案後,在警方、法庭、和他與哥哥之間的過往中,在精神疾病和殺人犯之間,各種回顧與探索自己的認知,當家人成了嫌犯或捲入事件之中時,那種矛盾感讓他陷入深深的懺悔與自責中。
台灣對於精神病患捲入謀殺案或隨機殺人案,其實是不陌生的,例如在台北捷運犯下隨機殺人案的鄭捷,和小燈泡案王景玉殺害女童的事件,都曾有精神疾病問題,而也因曾有過假藉精神病史是圖脫罪的案例,台灣網友常對於又是精神病犯案,從原本對於動機與證據的討論轉變為戲謔嘲諷的口吻看待案情本身。
2018公視影集《我們與惡的距離》與台灣紀錄片《徐自強的練習題》、《我的兒子是死刑犯》等都在探討關於,精神病患、冤案、與殺人嫌犯的生心理上的認知和雙方家屬對於死刑和家人犯案和被害的各種看法與折磨。
《最後的自由時光》我認為表現的手法很有意思,一來他將原本看似很一般的訪談敘事紀錄電影,加上動畫濾鏡,利用線條勾勒和水彩與寫實背景和平面動畫互相交錯讓觀眾感受在虛實之間的動畫紀實魅力,這點我覺得是本部電影的一到亮點。
外加關於案件的故事本身比起其他未解懸案或是名人犯案等,沒有太多吸睛但這樣的手法反而可以讓人聚焦於想了解比爾他哥哥的人生故事,也讓人可以從這起在眾多案件中找到關於美國對於死刑、精神病患、種族間的各種探討點。
我們可以從故事中看出比爾從一開始對於死刑的支持,到最後因為哥哥曼尼的謀殺案轉變成為猶疑和經歷過各種司法程序後,對於他們對哥哥的指控有所反駁,並且不承認他的兄長有精神病史這件事情,還有全白人的陪審團,與同時出席甲、乙兩方被告提告的證人這點,看得出他的崩潰。
一方面因為他發現哥哥可能是犯人將他交給了警方,但另一方面他其實希望大家了解他哥哥是什麼樣的人,不是只有怪物與殺人犯,而是他眼中那個會陪小孩玩樂、童年與他挖蛤蠣、遭受車禍而腦部受創、軍人退伍後飽受越戰精神創傷所苦的大哥。
這部《最後的自由時光》是描述關於比爾親手將自己的大哥送入監獄後,一方面他認為他哥哥犯錯必須受到法律制裁,但另一方面他無法接受美國的司法因為選局與作秀的形式,把他哥哥當成政治的犧牲品。
例如試圖收回他哥哥越戰應當得到的國家勳章,和不翻閱提出兄長的精神病史,還有受害者心臟病發為主要死因等事實。在比爾心中對於兄長的死刑是有矛盾的,在他本身又是支持死刑之後,兄長的事件,讓他試圖用另外一個觀點去看待死刑與廢死。
但有些意思的是,裡面也稍稍提到關於受害者家屬對於比爾哥哥的看法是不諒解的,這點也能看出關於受害者這方其實有著和兇嫌的家屬有著不同的看法,畢竟他的家人死亡對於是否了解兇手是什麼樣的人,對他來講並非重點,而重點在於法律是否能給予一個讓他們信服的判定。
這部影片雖然獲得許多獎項支持,但回過頭來,他的確一面倒的往廢死、兇手人權等方向引導,雖說比爾的哥哥因退伍軍人創傷症候群被嚇到,但闖入民宅是事實,有攻擊受害者也是事實,故如果從死者那方看來,不管比爾大哥如何可憐都不構成他們的諒解的成分。
原諒是很艱難的決定,而廢死與不廢死在某種意義上為何一直相互拉扯,主要還是因為司法制度與家屬心裡雙方無法有著相對應的補償,但畢竟消逝的是一個人而非冷冰冰的物體,而司法是否有權利要一命換一命當一個跟兇嫌一樣奪取他人性命的兇手,或是死刑能否撫慰受害者的家屬,又是什麼都沒有兩者皆空?這點仍然是廢死與盼望死刑難解之事。
當局外人拍案叫絕一律死刑或有教化可能時,彼此都怕犯錯,怕錯放成千古罪人但也怕冤罪奪取一個無辜的受害者。但終究想要遲來正義的兩方,可能都只是變成法律上的一場審判遊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88會員
782內容數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陸坡 (LUP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由Netflix獨立製作關於美國投票的短影集《投票解碼》,就帶著不懂或是不清楚的人了解美國這個民主先驅的投票制度,除了講解美國選舉的歷史以外,影片也訪問了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兩大政營的相關人員,發掘美國選舉制度忠那挾持與詬病卻未有改進的地方。
紀錄片《千年一問》是一部以台灣漫畫家鄭問的始末為主的紀錄電影,鄭問以處女作《戰士黑豹》進入漫畫圈在時報連載,後被引薦到日本講談社、香港玉皇朝集團等地方繪製漫畫,也於中國遊戲公司擔任網路遊戲美術總監,最終享年58歲。
《前第一夫人伊美黛》講述前菲律賓的獨裁第一夫人在多年想在自己國家再次崛起統治人民的紀錄電影。菲律賓前第一夫人伊美黛,因為丈夫馬可仕獨裁政權被推翻逃往美國夏威夷,在二十年後捲土重來到民主的土地上,沒想到被媒體大肆報導甚至準備扶植自己的兒子參政總統,試圖拿回自己原本的家族權力。
紀錄片《紀念中國城》是紀錄台南過去風光的「中國城」在被拆除之前的最後一瞬,位於安平運河舊址,因為都市企劃而被荒置的中國城購物商場,曾經是台南最熱鬧與潮流之處,如同台北西門町,但隨著時間走過三十年衰敗下,在拆遷前夕遊蕩於此的老住戶,一張張照片展現這商場最後的身影。
《關於往東的回憶》是一部跨越海洋大陸的公路電影,這部電影追憶了十九、二十世紀的芬蘭語言學家蘭司鐵因為研究蒙古語與阿爾泰語系的關係而踏上它鄉,沒想到成了永遠的追憶,隨著時代與工作他研究了亞州許多方言、歌謠和故事、宗教哲學等,穿越千里的中亞之旅,成了他一生研究與旅行的意義。
紀錄電影《新宿好T們》是以日本女同志在「新宿二丁目」的俱樂部工作者三人,他們對於自我的身分、工作還有對於自己是女性行為舉止卻仿似男孩的模樣,在家人與愛人之間一些跟拍與訪談,女同志群體出現上是少見的,尤其在日本這樣女性地位和大男人主義社會下,讓這部以女性為主題的同志自我窺看解析的電影變更加難得。
由Netflix獨立製作關於美國投票的短影集《投票解碼》,就帶著不懂或是不清楚的人了解美國這個民主先驅的投票制度,除了講解美國選舉的歷史以外,影片也訪問了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兩大政營的相關人員,發掘美國選舉制度忠那挾持與詬病卻未有改進的地方。
紀錄片《千年一問》是一部以台灣漫畫家鄭問的始末為主的紀錄電影,鄭問以處女作《戰士黑豹》進入漫畫圈在時報連載,後被引薦到日本講談社、香港玉皇朝集團等地方繪製漫畫,也於中國遊戲公司擔任網路遊戲美術總監,最終享年58歲。
《前第一夫人伊美黛》講述前菲律賓的獨裁第一夫人在多年想在自己國家再次崛起統治人民的紀錄電影。菲律賓前第一夫人伊美黛,因為丈夫馬可仕獨裁政權被推翻逃往美國夏威夷,在二十年後捲土重來到民主的土地上,沒想到被媒體大肆報導甚至準備扶植自己的兒子參政總統,試圖拿回自己原本的家族權力。
紀錄片《紀念中國城》是紀錄台南過去風光的「中國城」在被拆除之前的最後一瞬,位於安平運河舊址,因為都市企劃而被荒置的中國城購物商場,曾經是台南最熱鬧與潮流之處,如同台北西門町,但隨著時間走過三十年衰敗下,在拆遷前夕遊蕩於此的老住戶,一張張照片展現這商場最後的身影。
《關於往東的回憶》是一部跨越海洋大陸的公路電影,這部電影追憶了十九、二十世紀的芬蘭語言學家蘭司鐵因為研究蒙古語與阿爾泰語系的關係而踏上它鄉,沒想到成了永遠的追憶,隨著時代與工作他研究了亞州許多方言、歌謠和故事、宗教哲學等,穿越千里的中亞之旅,成了他一生研究與旅行的意義。
紀錄電影《新宿好T們》是以日本女同志在「新宿二丁目」的俱樂部工作者三人,他們對於自我的身分、工作還有對於自己是女性行為舉止卻仿似男孩的模樣,在家人與愛人之間一些跟拍與訪談,女同志群體出現上是少見的,尤其在日本這樣女性地位和大男人主義社會下,讓這部以女性為主題的同志自我窺看解析的電影變更加難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前陣子看完這本不完美的正義,作者是一位長期為了死刑、量刑過重、少年犯,特別是那些貧窮、黑人、婦女、孩童等弱勢提供法律支持的辯護律師。 這本書內容提到了許多有關美國司法體制的狀況,作者的工作內容,主要在為死刑犯辯護,對於作者來說看待的角度不是:「犯人該不該為了自己所做的事情而附上死亡的代價?」,而是
Thumbnail
阿茂啊,他終究是倪莉女兒的生父。家暴或出軌當然都很可惡,但罪不至死。他其實也應當獲得公道。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
Thumbnail
最近不預期的和一本書相遇,書名有點沈重卻又格外吸引人。 「死後人生:我那死去的哥哥現示死後世界真的存在,以及在那裡的生活點滴」 [Afterlife of Billy Fingers: How My Bad-Boy Brother Proved to Me There’s Life After
Thumbnail
20240706 富都青年 - 溫暖的話語 這是一部:沒有身份証、聾啞哥哥,跟不務正業的弟弟,在社會底層努力生活的電影。 劇情最後,男主角被處以死刑,一位佛教法師前去關懷。 法師:你有吃飽嗎? 我們可以做朋友嗎? 男主:我想死! 你知道我過的是什麼生活嗎? 如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中華民國的死刑制度是一個受到爭議的議題,涉及更廣泛的人權問題。本文詳細探討了中華民國死刑的歷史背景、執行方式、以及在不同時期不同政府採取的政策。同時,本文討論了反對者和支持者各自的觀點,從而全面展示了中華民國死刑這一爭議性議題的複雜性和多面性。
Thumbnail
  他只是同情地看待這一切,看著父權與上層社會的暴力,如何將人們染上暴戾之氣,連同他自己也被捲入其中。他承受,但不是原諒,只是沒有花時間再去追究。   於是故事也由此帶出問題:暴力的惡性循環究竟如何終止?如果生命是一種在時間裡的完成,那麼,剝奪時間不也是相當於剝奪生命?
Thumbnail
《回憶的餘燼》是根據曼布克文學獎同名得獎小說改編的電影,影片透過男主角東尼的自述,拼湊出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東尼這個人的故事。
Thumbnail
卡拉馬助夫兄弟的長兄─米卡,被控殺了自己的父親,據旁人的證詞,在其父親費道爾身亡之前,米卡曾數度告訴他人要殺了父親,(為了感情的事兒,這裡就不多提了)事實卻是,殺了父親的兇手是費道爾的私生子,後來為卡拉馬助夫家的廚師─司米爾加可夫。 從事發之後、米卡的懺悔、司米爾加可夫的自白和自殺,到法院
爺爺是在13年前的過年後不久往生的,他被同村的頭痛人物預謀殺害。憾事發生前,加害者的兒子有去跟警方報案,說他的爸爸最近唸著要殺人,但是警察回說:事情又還沒有發生,是在緊張什麼? 發生了再來說。 所以,人民保姆沒能保護到爺爺。 這次事件死亡的人數總共3人,一位是加害者的弟媳,一位是我爺爺,最後一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前陣子看完這本不完美的正義,作者是一位長期為了死刑、量刑過重、少年犯,特別是那些貧窮、黑人、婦女、孩童等弱勢提供法律支持的辯護律師。 這本書內容提到了許多有關美國司法體制的狀況,作者的工作內容,主要在為死刑犯辯護,對於作者來說看待的角度不是:「犯人該不該為了自己所做的事情而附上死亡的代價?」,而是
Thumbnail
阿茂啊,他終究是倪莉女兒的生父。家暴或出軌當然都很可惡,但罪不至死。他其實也應當獲得公道。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
Thumbnail
最近不預期的和一本書相遇,書名有點沈重卻又格外吸引人。 「死後人生:我那死去的哥哥現示死後世界真的存在,以及在那裡的生活點滴」 [Afterlife of Billy Fingers: How My Bad-Boy Brother Proved to Me There’s Life After
Thumbnail
20240706 富都青年 - 溫暖的話語 這是一部:沒有身份証、聾啞哥哥,跟不務正業的弟弟,在社會底層努力生活的電影。 劇情最後,男主角被處以死刑,一位佛教法師前去關懷。 法師:你有吃飽嗎? 我們可以做朋友嗎? 男主:我想死! 你知道我過的是什麼生活嗎? 如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中華民國的死刑制度是一個受到爭議的議題,涉及更廣泛的人權問題。本文詳細探討了中華民國死刑的歷史背景、執行方式、以及在不同時期不同政府採取的政策。同時,本文討論了反對者和支持者各自的觀點,從而全面展示了中華民國死刑這一爭議性議題的複雜性和多面性。
Thumbnail
  他只是同情地看待這一切,看著父權與上層社會的暴力,如何將人們染上暴戾之氣,連同他自己也被捲入其中。他承受,但不是原諒,只是沒有花時間再去追究。   於是故事也由此帶出問題:暴力的惡性循環究竟如何終止?如果生命是一種在時間裡的完成,那麼,剝奪時間不也是相當於剝奪生命?
Thumbnail
《回憶的餘燼》是根據曼布克文學獎同名得獎小說改編的電影,影片透過男主角東尼的自述,拼湊出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東尼這個人的故事。
Thumbnail
卡拉馬助夫兄弟的長兄─米卡,被控殺了自己的父親,據旁人的證詞,在其父親費道爾身亡之前,米卡曾數度告訴他人要殺了父親,(為了感情的事兒,這裡就不多提了)事實卻是,殺了父親的兇手是費道爾的私生子,後來為卡拉馬助夫家的廚師─司米爾加可夫。 從事發之後、米卡的懺悔、司米爾加可夫的自白和自殺,到法院
爺爺是在13年前的過年後不久往生的,他被同村的頭痛人物預謀殺害。憾事發生前,加害者的兒子有去跟警方報案,說他的爸爸最近唸著要殺人,但是警察回說:事情又還沒有發生,是在緊張什麼? 發生了再來說。 所以,人民保姆沒能保護到爺爺。 這次事件死亡的人數總共3人,一位是加害者的弟媳,一位是我爺爺,最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