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你知道法國歷史上經歷過的四個王朝,全都是來自同一個家族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法蘭西王國第一位國王雨果.卡佩

四個王朝,同一血脈

現代我們所熟悉的法國,是個採用總統制的共和政體。但是,直至共和制真正確立前,法國一直是個採取君主世襲制的王國,其全名是法蘭西王國(Kingdom of France)。既然曾經是個世襲王國,那麼,就必然有身為王室的家族持續統治,以血脈延續下去,這就是我們所稱之為的「王朝」(Dynasties)。歷史上的法蘭西王國,曾經出現過四個王朝-卡佩王朝(House of Capet)、瓦盧瓦王朝(House of Valois)、波旁王朝(House of Bourbon)和奧爾良王朝(House of Orleans)。
也就是說,法蘭西王國曾經受到這四個家族統治。不過,原來這四個家族,都是來自同一血脈。他們的祖先名叫雨果.卡佩(Hugh Capet),來自卡佩家族。
既然是同一家族,為什麼他們的姓氏會不同?在回答這個問題前,讓我們先說說法蘭西王國是怎樣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

西法蘭克王國與卡佩王朝

西元476年,西羅馬帝國(Western Roman Empire)灰飛煙滅。當時在歐洲大陸上,曾被羅馬人稱為「蠻族」(Barbarians)的各日耳曼部落(Germanic Tribes)紛紛在羅馬帝國故土上建立自己的王國。其中最強大的法蘭克人(Franks),便在羅馬人稱為高盧行省(Gaul)的地方上建立了法蘭克王國(Kingdom of the Franks)。
但要注意的是,法蘭克(Franks)並不等於法蘭西(France)。說白一點,法蘭克人其實是現代法國人、德國人和意大利人的共同祖先。他們曾經在中世紀前期建立起一個強大的帝國,幅員遼闊。當八世紀傳位至查理一世(Charles I)時,法蘭克王國達至極盛,橫跨了今天的法國、德國和北意大利大部份地區。查理一世是名符其實的「號令天下」,其他日耳曼王國君主完全不能比擬。
當時,羅馬教廷受到倫巴底人的威脅,知道查理一世的強大,於是與他達成協議,為他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承認他具有統治歐洲的合法性,以換取查理一世的保護。就是這樣,查理一世成為了當時歐洲最有權力、最有實力和最有威望的君主,因此被稱為「查理大帝」(Charles the Great),或稱「查理曼」(Charlemagne)。
查理一世
不過就在他死後不久,法蘭克王國便分裂了。他的三個孫子互相爭權奪利,內戰隨即爆發。後來,在西元887年,他們達成和解,同意瓜分這個廣大王國。於是,法蘭克王國便正式分裂為三個獨立國家-西法蘭克王國(West Francia)、東法蘭克王國(East Francia)及中法蘭克王國(Middle Francia)。而當中的西法蘭克王國,才是今天我們認識的法國的雛形。
不過西法蘭克王國仍然不是法蘭西。法蘭西王國真正出現在歷史舞台上的時間,是西元987年。在這之前,統治西法蘭克王國的家族,叫卡洛琳家族(Carlovingians),查理一世也是來自這個家族。毗鄰的東法蘭克王國,也同樣是由這個家族統治。兩個王國的卡洛琳王室命運截然不同,東法蘭克王國的卡洛琳王室不幸地很快就絕嗣了,他們的貴族又不想找西法蘭克那邊的卡洛琳家族成員來當國王,所以就乾脆變成國王選舉制了,還成為了日後的傳統,演變為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
至於西法蘭克王國的卡洛琳王室也不比較幸運。一直讓西法蘭克王國最頭痛的問題就是維京人(Vikings)的侵擾。維京人來自北歐斯堪的那維亞(Scandinavia),在十世紀後便不時來到歐洲搶掠。西法蘭克王國的君主大多軟弱無能,面對驍勇善戰的維京人,只能以金錢收買,換取短暫的和平。這種懦弱的作風,不只讓維京人變本加厲,還使王權衰落,王國內封建貴族勢力因此變得強大。其中勢力發展得最大的,就是法蘭西公爵(Duke of France)。
王權衰微,法蘭西公爵基本上掌握了實權。當最後一位卡洛琳王朝國王路易五世(Louis V)於西元987年撒手人寰,作為宮相的法蘭西公爵雨果.卡佩才被貴族和主教擁立為「法蘭克人的國王」。自此,西法蘭克王國便轉化為法蘭西王國了。
雨果.卡佩

瓦魯瓦王朝

從西元987年起,卡佩王室一直統治法國至1328年,長達三百多年。就在1328年這年,查理四世(Charles IV)逝世,死後沒有存活的兒子,卡佩王室的直系男性後裔便從此絕嗣了。由於查理四世的女兒嫁去了英格蘭,為防止其子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 King of England)取得法國王位,法國貴族行使了「薩利克法」(Salic Law)-一部在法蘭克王國時期已經存在並用以限制女性繼承王位的法律,排除了愛德華三世的繼承資格。於是,這時只能從卡佩王室支系裡選一個成員繼承法國王位,那人就是瓦魯瓦家族的腓力六世(Philip VI)。
其實,這個瓦魯瓦家族同樣源於卡佩家族。腓力六世的祖父是卡佩王朝國王腓力三世(Philip III)。腓力三世把瓦魯瓦伯國(Count of Valois)分封給腓力六世的父親瓦魯瓦的查理(Charles of Valois)。中世紀的貴族在受封爵位和土地後,有個慣常做法,便是以受封的土地名作為自己家族的姓氏。
這是因為在歐洲的封建制度下,出身於王室卻未能成為直系繼承人的,會成為諸侯並分封到不同的封地。這些支系王室成員會經營屬於自己的封地,並以封地名作為自己的家族姓氏。這種做法,一來讓自己成為一個新的家族;二來,要與直系王族作區分。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中世紀不少貴族的稱謂是「地方名的某人」。
於是,當直系王室絕嗣而失去了繼承人後,與直系王室有血緣關係的支系家族就有機會繼承王位,開創全新的王朝。
瓦魯瓦家族統治法國直至1589年,其中較著名的君主便是騎士國王法蘭索瓦一世(Francis I)。有趣的是,瓦魯瓦王朝最後一位國王亨利三世(Henry III)逝世後,只是男性後裔絕嗣,其實他還有女兒存活的,但是他的女兒卻沒法繼承王位。要知道在歐洲,女王室成員繼承王位或爵位的情況並很常見,但唯獨是在法國王位繼承方面卻從來沒有出現過一位女王。
法蘭索瓦一世
為甚麼呢?那是因為當初瓦魯瓦家族行使了「薩利克法」取得王位後,女性王室成員從此不能再繼承法國王位。於是,來到1589年,這回到了瓦魯瓦家族自食其果。卡佩家族和瓦魯瓦家族相繼絕嗣,現在只能選另一個支系家族-波旁家族的成員繼承王位,而這個人就是亨利四世(Henry IV)。
那麼,為甚麼當初卡佩王室絕嗣後,不是波旁家族而是瓦魯瓦家族的人繼承王位?原因有點複雜,但簡單來說,就是因為波旁家族的祖先羅伯特(Robert)較瓦魯瓦家族要早受封成支系,及後透過聯姻控制波旁領地,其子路易(Louis)才在1372年受封為波旁公爵(Duke of Bourbon),因此其王位繼承順位比瓦魯瓦家族的人要低。

波旁王朝

波旁家族是一個比其祖先家族或其他支系家族更能做到開枝散葉的家族。他們的成員透過聯姻和戰爭陸續繼承了歐洲不少國家的王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在1714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結束後取得西班牙王位。這個家族統治法國直至法國大革命結束-1799年拿破崙掌權為止。波旁王朝較著名的君主有太陽王路易十四(Louis XIV)和被送上斷頭台的路易十六(Louis XVI),王朝之後在政治混亂的情況下曾被推翻及有短暫的王位復辟。
法蘭西王國最後一個王朝名叫奧爾良王朝。波旁王朝復辟後最後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國王查理十世(Charles X)因為施政失當,在1830年爆發的七月革命(July Revolution)中被推翻。波旁王室支系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普(Louis-Philippe)被擁立為國王,他是路易十四的弟弟奧爾良公爵菲利普一世(Philippe I, Duke of Orleans)的後代,統治直至1848年被推翻。
法蘭索瓦一世
從以上我們可以知道,法國雖然歷經四個王朝,但它不像其他歐洲國家般會在別國找來有血緣關係的貴族來當國王,也沒有出過一位女王。所有在法國當國王的人都是正統來自卡佩王室。這其實就好像日本的「萬世一系」般,相信歷代天皇都是出自同一家族。
最後,如果你今天認識一個歐洲人,他/她的名字是有個地名,而且名字格式是「地方名的某人」(如法語中xxx de xxx,或德語中xxx von xxx)的話,那他的祖先很有可能是貴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7會員
53內容數
歐洲史不是國別史,我們不能單獨研究某個歐洲國家的歷史。因為在歐洲漫長的歷史發展中一直都是國家林立的狀態,國家之間的互動是恆常的事,而一個國家的行為,很可能就會直接影響另一些國家的政策、文化和歷史發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eay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史學家一般認為,羅馬帝國在西元476年早已滅亡。不過,對於羅馬人來說,他們的國家真正滅亡的時間卻在西元1453年。這是甚麼回事?西元476年滅亡的羅馬帝國,其實只是當時整個羅馬世界的西半部,代表古典時期的結束。東半部卻成功延續下來,並逐漸發展成後來被稱為拜占庭帝國的全新國度。
在古代,當人類還未發明火藥並應用在戰爭中時,便已經懂得在弓箭上塗抹易燃物料,點燃後射向敵人加強破壞力。到了中世紀時期,雖然冷兵器還是戰場上的主要武器,但在東歐,便已出現一種在當時十分神秘而又擁有巨大破壞力的武器-希臘火。
安娜既然身為學術圈子的一員,也不例外地為後世留下了一部重要歷史著作-《阿歷克塞傳》。她在這部著作中寫下了她尊敬的父親阿歷克塞一世和鄙視的弟弟約翰二世統治時期發生的事情,是後世學姐研究十一世紀拜占庭帝國的重要史料。
愛德華的一生基本上都奉獻了給戰場,而他正是英法百年戰爭前半部的主要人物。愛德華之所以被稱為「黑太子」,傳言說那是因為他在戰場上喜歡穿著黑色盔甲,是他個人獨有的特徵。
在華夏歷史裡,戰國時代是其中一個家戶曉的歷史時期。當時有七個大的諸侯國互相征戰,合蹤連橫,最後由秦國一統天下。恰巧的是,在地球另一邊的不列顛,也曾有過類似的時期,在英格蘭地區存在數個政權,互相征戰,時強時弱。這個時期從五世紀至八世紀,歷時約三百年,稱為「七國時代」(Heptarchy)。
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被多瑙河(Duna)一分為二,西岸稱為布達,東岸稱為佩斯。在1872年之前,這兩岸本來是三個不同的城市(布達、老布達和佩斯),後來奧匈帝國將之合併為今天的布達佩斯。對於匈牙利人來說,多瑙河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他們的國徽設計上,就有象徵著多瑙河的元素在裡頭。
史學家一般認為,羅馬帝國在西元476年早已滅亡。不過,對於羅馬人來說,他們的國家真正滅亡的時間卻在西元1453年。這是甚麼回事?西元476年滅亡的羅馬帝國,其實只是當時整個羅馬世界的西半部,代表古典時期的結束。東半部卻成功延續下來,並逐漸發展成後來被稱為拜占庭帝國的全新國度。
在古代,當人類還未發明火藥並應用在戰爭中時,便已經懂得在弓箭上塗抹易燃物料,點燃後射向敵人加強破壞力。到了中世紀時期,雖然冷兵器還是戰場上的主要武器,但在東歐,便已出現一種在當時十分神秘而又擁有巨大破壞力的武器-希臘火。
安娜既然身為學術圈子的一員,也不例外地為後世留下了一部重要歷史著作-《阿歷克塞傳》。她在這部著作中寫下了她尊敬的父親阿歷克塞一世和鄙視的弟弟約翰二世統治時期發生的事情,是後世學姐研究十一世紀拜占庭帝國的重要史料。
愛德華的一生基本上都奉獻了給戰場,而他正是英法百年戰爭前半部的主要人物。愛德華之所以被稱為「黑太子」,傳言說那是因為他在戰場上喜歡穿著黑色盔甲,是他個人獨有的特徵。
在華夏歷史裡,戰國時代是其中一個家戶曉的歷史時期。當時有七個大的諸侯國互相征戰,合蹤連橫,最後由秦國一統天下。恰巧的是,在地球另一邊的不列顛,也曾有過類似的時期,在英格蘭地區存在數個政權,互相征戰,時強時弱。這個時期從五世紀至八世紀,歷時約三百年,稱為「七國時代」(Heptarchy)。
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被多瑙河(Duna)一分為二,西岸稱為布達,東岸稱為佩斯。在1872年之前,這兩岸本來是三個不同的城市(布達、老布達和佩斯),後來奧匈帝國將之合併為今天的布達佩斯。對於匈牙利人來說,多瑙河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他們的國徽設計上,就有象徵著多瑙河的元素在裡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維琪法國(法語:Régime de Vichy;1940年7月10日-1944年8月20日),正式國名為法蘭西國(État français),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菲利普.貝當領導的國家政權,以其事實首都維琪為名。該國屬於獨立的武裝中立國,但由於與德國嚴苛的停戰協議,有一半的本土領土被軍事佔領。
Thumbnail
介紹十七世紀初期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三世統治時期的各種貨幣。此時是西班牙殖民帝國盛世的最後寧靜...
Thumbnail
現今的威尼斯,長久以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之一,垂名於世。不過,在歷史上,威尼斯「城」的出現,在威尼斯自家的歷史上,是相對晚的事情。 威尼斯的聚落,大概出現於五世紀。這些聚落因為一波又一波的難民而不斷增長,但卻一直沒有形成一座「城市」,而是坐落在潟湖諸島上、一座又一座的木造村落、小鎮。諸島的村民間,也
Thumbnail
胡安娜,著名的天主教雙王伊莎貝拉一世及費迪南五世之女,遠嫁到尼德蘭給當地的統治者,美男子菲利普。兒子就是著名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查理五世的西班牙頭銜,正是從胡安娜身上繼承而來的。 問題是在查理五世統治的大多數時間(1516-1556),胡安娜依然健在,直到1555年方死。因而胡安娜嚴格
Thumbnail
美第奇家族權力的遊戲 義大利的佛羅倫薩,那個推動文藝復興的重要推手,美第奇家族 掌控著權利,財富,名聲的強大家族, 在義大利大喊恢復羅馬榮光後陸續展開爭奪較勁 凱薩琳·德·麥地奇就在這時誕生了,說不知她讓整個宗教中充滿血腥的殺戮   悲慘的童年 凱薩琳父親洛倫佐二世·德·麥地奇,
Thumbnail
法國已經進入大混戰狀態 隨著的斷頭台送走了路易十六後,事情必未落幕,緊接著羅波斯比爾上台,此時法國已成也血流成河,斷頭台一天未停歇的狀態 由於法國的自由、和平、平等這些聲音也順片傳染的歐洲各國,各國貴族也對這樣如瘟疫可怕的理念對本國居民洗腦, 心想「挖!靠要是這樣的事情發生,輕則錢與房子沒
Thumbnail
法國已經財務亮起紅燈了 在十七、十八世紀,法國路易十四的大量對歐洲列強宣戰,法荷戰爭(1672年-1678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1714),擴張法國版圖興建凡爾賽宮眷養那些貴族(乖乖吃喝,別來搗亂)雖然有大師爾貝爾在經濟上的加持,但是財務稅收仍是要從中產階級百姓收取,貴族與教士不用繳稅
Thumbnail
叛變,或者應該翻譯成起義或升起(The Rising),是聖女貞德戰役的第四關卡,文章中詳述了遊戲內趣事、真實歷史和加冕後的狀況,提供豐富的內容。主要任務是破壞特洛伊斯、沙朗和蘭斯的城鎮中心,以及保護貞德和法軍。
Thumbnail
  1.現今的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與法國原是同一個國家:法蘭克王國(Regnum Francorum, 481-843)。840年國王路易一世(778-840)死後,領土由三位兒子分別繼承。長子死後,兩兄弟分割了大哥的土地,並簽定凡爾登條約(Treaty of Verdun)。因此,法蘭克王國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維琪法國(法語:Régime de Vichy;1940年7月10日-1944年8月20日),正式國名為法蘭西國(État français),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菲利普.貝當領導的國家政權,以其事實首都維琪為名。該國屬於獨立的武裝中立國,但由於與德國嚴苛的停戰協議,有一半的本土領土被軍事佔領。
Thumbnail
介紹十七世紀初期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三世統治時期的各種貨幣。此時是西班牙殖民帝國盛世的最後寧靜...
Thumbnail
現今的威尼斯,長久以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之一,垂名於世。不過,在歷史上,威尼斯「城」的出現,在威尼斯自家的歷史上,是相對晚的事情。 威尼斯的聚落,大概出現於五世紀。這些聚落因為一波又一波的難民而不斷增長,但卻一直沒有形成一座「城市」,而是坐落在潟湖諸島上、一座又一座的木造村落、小鎮。諸島的村民間,也
Thumbnail
胡安娜,著名的天主教雙王伊莎貝拉一世及費迪南五世之女,遠嫁到尼德蘭給當地的統治者,美男子菲利普。兒子就是著名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查理五世的西班牙頭銜,正是從胡安娜身上繼承而來的。 問題是在查理五世統治的大多數時間(1516-1556),胡安娜依然健在,直到1555年方死。因而胡安娜嚴格
Thumbnail
美第奇家族權力的遊戲 義大利的佛羅倫薩,那個推動文藝復興的重要推手,美第奇家族 掌控著權利,財富,名聲的強大家族, 在義大利大喊恢復羅馬榮光後陸續展開爭奪較勁 凱薩琳·德·麥地奇就在這時誕生了,說不知她讓整個宗教中充滿血腥的殺戮   悲慘的童年 凱薩琳父親洛倫佐二世·德·麥地奇,
Thumbnail
法國已經進入大混戰狀態 隨著的斷頭台送走了路易十六後,事情必未落幕,緊接著羅波斯比爾上台,此時法國已成也血流成河,斷頭台一天未停歇的狀態 由於法國的自由、和平、平等這些聲音也順片傳染的歐洲各國,各國貴族也對這樣如瘟疫可怕的理念對本國居民洗腦, 心想「挖!靠要是這樣的事情發生,輕則錢與房子沒
Thumbnail
法國已經財務亮起紅燈了 在十七、十八世紀,法國路易十四的大量對歐洲列強宣戰,法荷戰爭(1672年-1678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1714),擴張法國版圖興建凡爾賽宮眷養那些貴族(乖乖吃喝,別來搗亂)雖然有大師爾貝爾在經濟上的加持,但是財務稅收仍是要從中產階級百姓收取,貴族與教士不用繳稅
Thumbnail
叛變,或者應該翻譯成起義或升起(The Rising),是聖女貞德戰役的第四關卡,文章中詳述了遊戲內趣事、真實歷史和加冕後的狀況,提供豐富的內容。主要任務是破壞特洛伊斯、沙朗和蘭斯的城鎮中心,以及保護貞德和法軍。
Thumbnail
  1.現今的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與法國原是同一個國家:法蘭克王國(Regnum Francorum, 481-843)。840年國王路易一世(778-840)死後,領土由三位兒子分別繼承。長子死後,兩兄弟分割了大哥的土地,並簽定凡爾登條約(Treaty of Verdun)。因此,法蘭克王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