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大酸梅的沙龍
55會員
108內容數
書寫一些錄製《宅宅下班中》這個podcast的一些幕後心情或是對於某些作品講不夠的心得,不介意碎碎念的,也非常歡迎進來一起看看其他節目的繁雜心得。
大酸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2/23
泌尿科應該是醫療科別中最令人難以啟齒與希望逃避的科別,卻在作者風趣搞笑的描述下,將許多現代人對於某些隱私處的迷思一一表達出來並解釋,不僅是達到了一定程度的釐清與科普,更讓人對於泌尿科有更多的認識,此作應該也是醫療月中最輕鬆詼諧的作品了(笑)。

2021/02/23
泌尿科應該是醫療科別中最令人難以啟齒與希望逃避的科別,卻在作者風趣搞笑的描述下,將許多現代人對於某些隱私處的迷思一一表達出來並解釋,不僅是達到了一定程度的釐清與科普,更讓人對於泌尿科有更多的認識,此作應該也是醫療月中最輕鬆詼諧的作品了(笑)。

2021/02/19
以地區醫院的內科醫生為主角,勾勒出醫療環境的壓縮與緊張,卻仍然用醫療本質的視點,看待病人、同事、家人還有自己的自我成長,不僅如同海納百川一樣溫柔,也直指安寧療護的四全四道核心,動人心弦又深入人心的優秀醫療之作。

2021/02/19
以地區醫院的內科醫生為主角,勾勒出醫療環境的壓縮與緊張,卻仍然用醫療本質的視點,看待病人、同事、家人還有自己的自我成長,不僅如同海納百川一樣溫柔,也直指安寧療護的四全四道核心,動人心弦又深入人心的優秀醫療之作。

2021/02/09
小兒科是幾乎完全與成人醫學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個專業世界,更是醫療現況中極度吃緊與飽含壓力的科別,此作不僅描述了小兒科醫生因為被數量眾多的醫院稀釋掉人數的窘境,也描述了各種兒童常見的各種病症與意外,相當容易入門的一部作品。

2021/02/09
小兒科是幾乎完全與成人醫學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個專業世界,更是醫療現況中極度吃緊與飽含壓力的科別,此作不僅描述了小兒科醫生因為被數量眾多的醫院稀釋掉人數的窘境,也描述了各種兒童常見的各種病症與意外,相當容易入門的一部作品。

你可能也想看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急診是一個弱弱相殘的地方,唯一的救贖就是離開,無論對病人、家屬還是醫療人員都是。
和急診的緣分斷斷續續的也持續了十年,終於在今年不爽不要做。
醫學系畢業後,會進行1-2年不等的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 就是在內科、外科、婦產、兒科、急診等各科當免洗人力,之後依專科不同,會接受2到6年不等的住院醫師的

急診是一個弱弱相殘的地方,唯一的救贖就是離開,無論對病人、家屬還是醫療人員都是。
和急診的緣分斷斷續續的也持續了十年,終於在今年不爽不要做。
醫學系畢業後,會進行1-2年不等的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 就是在內科、外科、婦產、兒科、急診等各科當免洗人力,之後依專科不同,會接受2到6年不等的住院醫師的

不知道大家對門診護理師的印象是甚麼呢?
發發單子,按按燈號?
至少我在進去工作以前是這樣認為的
那實際是怎麼樣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不知道大家對門診護理師的印象是甚麼呢?
發發單子,按按燈號?
至少我在進去工作以前是這樣認為的
那實際是怎麼樣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乍看像溫馨版的〈實習醫生〉但其實更像醫療版的〈六人行〉。五位主角分屬一般外科、胸腔外科、神經外科、小兒外科、婦產科。全都是救命於水火,隨時必須迅速做出最有利於病患的綜合判斷,且念及刀及的超高壓工作。然而戲很溫馨。有笑有淚、有情有義。最棒的是,戲很寫實。

乍看像溫馨版的〈實習醫生〉但其實更像醫療版的〈六人行〉。五位主角分屬一般外科、胸腔外科、神經外科、小兒外科、婦產科。全都是救命於水火,隨時必須迅速做出最有利於病患的綜合判斷,且念及刀及的超高壓工作。然而戲很溫馨。有笑有淚、有情有義。最棒的是,戲很寫實。

麻醉科醫生幾乎是所有的醫生中與病患接觸最少的一個,但是對於掌握病人生命的重要性卻一點都不亞於其他醫療科別,此作以少見的女性麻醉科醫生為主角,描寫麻醉科的工作以外,更討論到一個女性在職場上容易見到的歧視與騷擾,是一部優秀的專科科別的醫療作品。

麻醉科醫生幾乎是所有的醫生中與病患接觸最少的一個,但是對於掌握病人生命的重要性卻一點都不亞於其他醫療科別,此作以少見的女性麻醉科醫生為主角,描寫麻醉科的工作以外,更討論到一個女性在職場上容易見到的歧視與騷擾,是一部優秀的專科科別的醫療作品。
實習心得糾結多日不知從何寫起,每天的內容都又多又充實而且很累,睡眠時間不到六小時,默默瘦了2公斤,第一次實習對我來說衝擊是滿大的。
實習完的當下,只覺得作業好多好累,每天都在堅持著我還不能睡我要寫完,在醫院時有時不知道應該要做什麼好,很多事情又不會做也不能做,顯眼又無用的一群Q_Q
實習心得糾結多日不知從何寫起,每天的內容都又多又充實而且很累,睡眠時間不到六小時,默默瘦了2公斤,第一次實習對我來說衝擊是滿大的。
實習完的當下,只覺得作業好多好累,每天都在堅持著我還不能睡我要寫完,在醫院時有時不知道應該要做什麼好,很多事情又不會做也不能做,顯眼又無用的一群Q_Q

麻醉科醫師。
好的麻醉像睡眠,壞的麻醉像冬眠
《麻醉醫師大概只有35-40位畢業,每年大醫院一家培育出6-8位,人數非常少》
麻醉醫師的工作相當需要手感跟經驗。我沒認識怡慧之前,以為麻醉醫師就是大醫院手術房中輔助開刀的角色,看一下病人,然後確認一下身體指數,等時間到麻醉藥下去就好了。但是跟怡慧聊天的

麻醉科醫師。
好的麻醉像睡眠,壞的麻醉像冬眠
《麻醉醫師大概只有35-40位畢業,每年大醫院一家培育出6-8位,人數非常少》
麻醉醫師的工作相當需要手感跟經驗。我沒認識怡慧之前,以為麻醉醫師就是大醫院手術房中輔助開刀的角色,看一下病人,然後確認一下身體指數,等時間到麻醉藥下去就好了。但是跟怡慧聊天的

有時覺得外科醫生很好賺,可是其實一台大刀開下來,十幾個小時,還有開到已經過半夜12點還在開的,護理師都換了一輪人力了,醫生們還站在手術台上,體力、眼力、精神的消耗,身體要能承受真不容易,名氣特別高的外科醫生,年紀50、60,就老化的讓人覺得像70、80,十分操勞,絕對沒有《醫龍》裡的帥氣 XD

有時覺得外科醫生很好賺,可是其實一台大刀開下來,十幾個小時,還有開到已經過半夜12點還在開的,護理師都換了一輪人力了,醫生們還站在手術台上,體力、眼力、精神的消耗,身體要能承受真不容易,名氣特別高的外科醫生,年紀50、60,就老化的讓人覺得像70、80,十分操勞,絕對沒有《醫龍》裡的帥氣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