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醫療月企劃 EP. 03 推薦:《深夜的小兒科》為了那5%的孩子而想要建立24小時的小兒科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小兒科是幾乎完全與成人醫學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個專業世界,更是醫療現況中極度吃緊與飽含壓力的科別,此作不僅描述了小兒科醫生因為被數量眾多的醫院稀釋掉人數的窘境,也描述了各種兒童常見的各種病症與意外,相當容易入門的一部作品。
raw-image

按照L大說的一條龍產業將小兒科放在了《產科醫鴻鳥》的後面,畢竟長大後就是小兒科的範圍的,因此決定放《深夜的小兒科》在醫療月的第三集。

原作北原雅紀寫的其他兩部作品其實都深得我心,這部故事的設定也不錯,但不知道為什麼,相較起來就沒有其他的作品好看,但因為特別提到了深夜的小兒科,加上專業知識仍然不錯,所以選擇了他,而不是布菇喜愛的《頂尖神醫》跟《頂尖名醫》,不過這兩部也是相當優秀,要不是還是比較少年漫畫了一點,又是外科,不然我應該也說不定會選擇來錄成節目,故事性上來說反而比此作好看。但是當然也不是因此此作不好看,只是有比較的眾多作品在前,所以覺得在這樣的比較下相對有些不公平。


raw-image

那些兒科醫學中無法解釋的無奈

兒科真的是不可思議的另外一門醫學,不僅是因為兒童在成長期,藥物的使用劑量與判斷會根據年齡與體重有所差異,更需要注意的是醫療處置對於未來的成長是否會有所影響,兒童本人也因為法律上的規範而不能自行決策醫療處置,同時還會有兒童少年福利法或是家暴性侵等等問題,照顧起來相當辛苦,兒童更因為會有很多在成長期間相對應的疾病,都不是成人科所常見的,因此在節目中我們才會說完全另外一門醫學。

兒科幾乎本質上就會有很多醫療處置上的為難,例如說許多處置中都會需要使用到高壓氧,但是一旦過高又會影響到視神經的發展;兒童無法有正確的表達,因此即使不適,在判斷是因為疾病造成的不適抑或是醫療處置上的不適都相當困難(因此兒科的醫療人員真的非常難得與優秀,不得不佩服),像是我某位在兒科工作的朋友便說,有時候醫療人員一靠近兒童,兒童便會大哭,情緒激動下血壓心跳就會上升,那麼怎麼知道是疾病還是情緒造成的呢?判斷上十分為難(當然後來他有跟我解釋說,基本上會看住院的一段時間,如果他就算無論如何測量生命徵象的時候都會哭,就看是不是哭的時候心跳血壓都差不多,如果有異常會再給予評估)

raw-image

更不用說,醫療倫理上有各種面向,意願、經濟、疾病跟社會等等,一旦是兒童的問題,就會幾乎每種層面上都有其爭議,無論是因為父母親的宗教而不願意給兒童輸血的父母、家庭與社會的支持、兒童專屬的疾病,當然還要加上我們在節目中提到了在旁邊總是像是在監督一樣的父母,兒科的醫療人員面臨的壓力真的非常非常大,我聽到我在PICU的朋友說才剛急救完一個上葉克膜但還是不治的孩子時,卻還是要面對父母親的指責,我聽了覺得很心酸。

我也相信,大部分的父母親其實不是故意去指責醫療人員,只是在失落與傷痛的時候,往往會尋找一個感情的出口,或者也只是想在孩子接受治療的時候,在旁邊看著看是否減少孩子的不適就算只有一點點,我們家小孩生病的時候,我也可以感受到心焦與煩惱,也因此多少可以體會。

如果產科是一個同時存在希望與殘酷的科別,那麼兒科真的就是滿滿傷心的科別了,但看著兒童出院也看著他們不同時間進來的時候的成長也是很開心的事情啦(兒科的朋友這麼說XD)

喔!順便補充用語:

節目中提到的ABC就是:A(apnea呼吸窘迫)、B(bradycardia心搏過緩)、C(cyanosis 發紺),我們家L大就是經驗豐富信手拈來就是術語的優秀RT(呼吸治療師)呢!(笑

raw-image

漫畫可以熱血,現實卻總是殘酷

小兒科的部分在我們未來的某部作品中也會提到,其實相對來說,台灣雖然仍然也有城鄉差距造成的醫療資源不均,但是相對來說,台灣的醫療資源仍然是不少且充足的,只是在急診的排班上,多少人力還是會有短缺的情形,小兒外科也因為風險高而較少醫生選擇,加上的確有時候很多家庭的重心都會放在照顧孩子身上,讓醫療人員除了照護上的壓力以外,更感到從家屬來的壓力,雖然說也可以明白,但仍然還是該保有對醫療人員的尊重,畢竟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才能夠讓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好的照護。

故事裡面也提到為了達到理想,壓力過大而自殺的醫師,其實醫療界也多少會發生,在人口老化的未來中,照護和醫療的壓力會不斷的增加,因此一定程度下的醫療人員的壓力調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只是在現在疫情緊張的時刻,仍然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調配得當,只希望現在的醫療人員都能夠好好保重自己,身為一般民眾,只能在背後默默的支持他們。


raw-image

我們還是非常輕鬆愜意的podcast的

最後補上有趣可愛的話題好了,不然大家都誤以為我推醫療作品就是為了把氣氛搞沉重就不好了,我們家L大在節目後補了一些事情:
其中提到的夜路走多了就會碰到一起上夜班的人並不是單純的玩笑,醫院大多是輪班,主要以打卡制的方式上班,加上很多醫院都會提供宿舍,因此只要是差不多時間上夜班的時候,就會在打卡的地方或是走廊上遇到各種一樣是上夜班的人。L大因為身為人形鳳梨,在打卡的時候碰到急診的護理師,因此被嫌棄說這個班一定很忙,也是有點悲傷的呢!

看來下次我在她上班時探班的時候買顆鳳梨去探望她好了(欸


如果你也喜歡醫療漫畫的話:


【我們家節目的收聽方式】

【我們家節目的連結樹】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酸梅的沙龍
58會員
108內容數
書寫一些錄製《宅宅下班中》這個podcast的一些幕後心情或是對於某些作品講不夠的心得,不介意碎碎念的,也非常歡迎進來一起看看其他節目的繁雜心得。
大酸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2/23
泌尿科應該是醫療科別中最令人難以啟齒與希望逃避的科別,卻在作者風趣搞笑的描述下,將許多現代人對於某些隱私處的迷思一一表達出來並解釋,不僅是達到了一定程度的釐清與科普,更讓人對於泌尿科有更多的認識,此作應該也是醫療月中最輕鬆詼諧的作品了(笑)。
Thumbnail
2021/02/23
泌尿科應該是醫療科別中最令人難以啟齒與希望逃避的科別,卻在作者風趣搞笑的描述下,將許多現代人對於某些隱私處的迷思一一表達出來並解釋,不僅是達到了一定程度的釐清與科普,更讓人對於泌尿科有更多的認識,此作應該也是醫療月中最輕鬆詼諧的作品了(笑)。
Thumbnail
2021/02/19
以地區醫院的內科醫生為主角,勾勒出醫療環境的壓縮與緊張,卻仍然用醫療本質的視點,看待病人、同事、家人還有自己的自我成長,不僅如同海納百川一樣溫柔,也直指安寧療護的四全四道核心,動人心弦又深入人心的優秀醫療之作。
Thumbnail
2021/02/19
以地區醫院的內科醫生為主角,勾勒出醫療環境的壓縮與緊張,卻仍然用醫療本質的視點,看待病人、同事、家人還有自己的自我成長,不僅如同海納百川一樣溫柔,也直指安寧療護的四全四道核心,動人心弦又深入人心的優秀醫療之作。
Thumbnail
2021/02/16
麻醉科醫生幾乎是所有的醫生中與病患接觸最少的一個,但是對於掌握病人生命的重要性卻一點都不亞於其他醫療科別,此作以少見的女性麻醉科醫生為主角,描寫麻醉科的工作以外,更討論到一個女性在職場上容易見到的歧視與騷擾,是一部優秀的專科科別的醫療作品。
Thumbnail
2021/02/16
麻醉科醫生幾乎是所有的醫生中與病患接觸最少的一個,但是對於掌握病人生命的重要性卻一點都不亞於其他醫療科別,此作以少見的女性麻醉科醫生為主角,描寫麻醉科的工作以外,更討論到一個女性在職場上容易見到的歧視與騷擾,是一部優秀的專科科別的醫療作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其實,這世上,多的是善良又誠懇的人。 在診間,真的很像一個小型的社會縮影。 看診的過程中,也是一種人際關係的互動。 人,是互相的。 我們都是愛著眼前的孩子的,只是用著你我不同的方式。 我始終相信,這世上有源源不絕的愛與良善。
Thumbnail
其實,這世上,多的是善良又誠懇的人。 在診間,真的很像一個小型的社會縮影。 看診的過程中,也是一種人際關係的互動。 人,是互相的。 我們都是愛著眼前的孩子的,只是用著你我不同的方式。 我始終相信,這世上有源源不絕的愛與良善。
Thumbnail
這個世界,需要多一點的彼此諒解與尊重 在兒科的醫療世界裡,支撐我繼續前進的,是每一個孩子蹦蹦跳跳進診間,熱情的呼喊著我"醫生阿姨",我會為了這些可愛的你們而努力存在著。 回家後,我摟著我的女兒們良久。 她們知道媽媽心底有些委屈,雖然搞不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但她們就是輕輕的倚靠著我,給了我很大的力量。
Thumbnail
這個世界,需要多一點的彼此諒解與尊重 在兒科的醫療世界裡,支撐我繼續前進的,是每一個孩子蹦蹦跳跳進診間,熱情的呼喊著我"醫生阿姨",我會為了這些可愛的你們而努力存在著。 回家後,我摟著我的女兒們良久。 她們知道媽媽心底有些委屈,雖然搞不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但她們就是輕輕的倚靠著我,給了我很大的力量。
Thumbnail
謝依婷醫師在兒童心智科執業十年,寫下這本的《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 看完其實心情有點複雜。 愛,是一個人長大的養分,但成長環境中帶來的傷,孩子往往也默默地承接吸收了。 父母關係的不和諧,同儕之間的人際困境,學業成績的考試壓力...等等,都是讓孩子深感焦慮與困住自己的議題。 一個個兒童心
Thumbnail
謝依婷醫師在兒童心智科執業十年,寫下這本的《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 看完其實心情有點複雜。 愛,是一個人長大的養分,但成長環境中帶來的傷,孩子往往也默默地承接吸收了。 父母關係的不和諧,同儕之間的人際困境,學業成績的考試壓力...等等,都是讓孩子深感焦慮與困住自己的議題。 一個個兒童心
Thumbnail
繼大兒子確診後,小兒子和我分別成為家戶內第二、第三個確診者。因著年紀小,我謹慎注意他的每一項身體測量數據:體溫、血氧、心跳,卻發現數字居高不下,必須送醫了!本文敘述就醫歷程、獲得之善意與愛,以及在這場疫情中我們的心境轉折。
Thumbnail
繼大兒子確診後,小兒子和我分別成為家戶內第二、第三個確診者。因著年紀小,我謹慎注意他的每一項身體測量數據:體溫、血氧、心跳,卻發現數字居高不下,必須送醫了!本文敘述就醫歷程、獲得之善意與愛,以及在這場疫情中我們的心境轉折。
Thumbnail
「學姊,我覺得小寶寶好可憐,這麼小就要開刀,覺得令人心疼。」 「我覺得阿姨好辛苦,她動過這麼多手術,希望她能早日康復!」學妹在一旁說著,臉上透露著心疼。
Thumbnail
「學姊,我覺得小寶寶好可憐,這麼小就要開刀,覺得令人心疼。」 「我覺得阿姨好辛苦,她動過這麼多手術,希望她能早日康復!」學妹在一旁說著,臉上透露著心疼。
Thumbnail
我們總是期望小孩們一路平安健康的長大。 但對於生病,或重病的小朋友來說,這些病房或許是最後的希望。只盼能從此處重生,繼續過著健康的人生。   
Thumbnail
我們總是期望小孩們一路平安健康的長大。 但對於生病,或重病的小朋友來說,這些病房或許是最後的希望。只盼能從此處重生,繼續過著健康的人生。   
Thumbnail
乍看像溫馨版的〈實習醫生〉但其實更像醫療版的〈六人行〉。五位主角分屬一般外科、胸腔外科、神經外科、小兒外科、婦產科。全都是救命於水火,隨時必須迅速做出最有利於病患的綜合判斷,且念及刀及的超高壓工作。然而戲很溫馨。有笑有淚、有情有義。最棒的是,戲很寫實。
Thumbnail
乍看像溫馨版的〈實習醫生〉但其實更像醫療版的〈六人行〉。五位主角分屬一般外科、胸腔外科、神經外科、小兒外科、婦產科。全都是救命於水火,隨時必須迅速做出最有利於病患的綜合判斷,且念及刀及的超高壓工作。然而戲很溫馨。有笑有淚、有情有義。最棒的是,戲很寫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