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奶油色的日光裡,這條古道的許多名字--Yken, Ychen, Ycken, Ayken, Iceni, Icening, Ickeneld, Ikeneld, Icleton, Ickleton, Icknield--好像開始融化、結合,於是伊克尼爾道似乎不再是一條二維的平面小徑,而屬於一個更大的多元體,在時間裡纏繞編織,儘管看來只是獨自在空間裡線延。《故道》
自從開始接觸爬山以來(講得好像很久),「古道」因為其中所疊的歷史重量,總會特別讓我多留意幾分。但肉腳登山如我,多只能遙望前人的紀錄。沒關係,腳走不到的地方,書總能帶我去爬,也感謝各種學者,將繁複的歷史地脈用簡易的方式書寫出來,使得進入門檻降低許多。
浸水營古道的威望,在接觸登山後,略有耳聞。原預計趁著年節枯水期走一遭,實際做了功課後,心裡仍戰戰兢兢,肉腳登山者如何能一路過關斬將,從浸水營走至大武?更別提要攜帶2子。
後來心一橫,想說:「就走到體力跟時間都允許的路段就好,沒人說一定得走完」。於是先借了《浸水營古道——一條走過五百年的路》閱讀。
最後在考量大漢林道狹窄,自行開車恐帶來很多麻煩;人數又湊不到接駁車的人數,所以作罷。但作罷,只是放棄目前很熱門的「浸水營」至「溪底營」路段,過姑子崙吊橋,再請接駁車駛至大武。(也就是大家說的「浸水營古道」路段)
在閱讀跟搜集資訊的過程中,發現也有所謂浸水營古道「前段」,即從水底寮的崁頭營至歸化門社路段。此段無須申請入山,也是社區居民健行的好所在。
步道紀錄
●來回距離:5.12公里
●總時間:2時55分55秒 (176分鐘)
●落差:454公尺 (78~532)
●上坡:498公尺
●下坡:504公尺
長長的圖文解說 今年適逢婆家家人全員到齊,雖然前一天我們一家四口已經爬了
高士佛與
石門山,共近8公里的路程,體能上還沒完全恢復,但機會難得。於是,一家族浩浩蕩蕩的,就前往浸水營古道前段走春。
此次地點的選擇是由我們家決定,沒想到⋯⋯走了一個有點累到大家的春 XD。因為是「古道」,我太專注於「古」所寓含的時間深度,遺忘了它物理性的高度。健行筆記的說明,是條輕鬆易走的路線。於是抱著「散步」的心情,帶著大家來了。內心想著:應該跟高士佛山一樣輕鬆喲。
失算之一,抵達時已接近11點。雖然是2月,但屏東的冬天⋯⋯你知道的⋯⋯被正午的陽光曬著,是會冒汗的。建議仍然早一點到比較舒服。
此處即是前段起登處——崁頭營駐在所,嚴格說來也是整條浸水營古道的起/終點。標示版上有簡介,但因為家族出遊,我就沒有再去找駐在所的遺址(只有我對遺址感興趣),待以後有空再來吧。
- 小補充:在1906年之前,前段的路線並不是從崁頭營駐在所開始的,而是在三條崙石頭營。所以,清領時期,這條古道被稱為「三條崙-卑南道」,於1882-1884年修築完成,成為官道,取代原本的「瑯嶠-卑南道」(俗稱的阿朗壹古道)。當然,在修築成官道前,甚至早在荷據之前,「三條崙-卑南道」就一直被使用著。
- 冷知識:「三條崙-卑南道」在日治時代之前的「路標」位址,竟然就在台南大專中心前主任老家的⋯⋯附近,但現已不復見。
路徑大抵如此,確實是相當好走不危險。但可能是因為昨天已經操到了,無限上坡仍然讓我有些疲累。而且,跟我想像的「有如高士佛般」簡單輕取,有很大的落差,整條路都在「爬山」,不是「散步」。事後查看app紀錄的高低差,比起高士佛多了100公尺,真的是「爬山」,因此我重新調整對「古道」的錯誤認知(淚)。
人家「古」的是歷史,沒人跟妳說這些道不是「山路」。
- 冷知識:前段一路爬得我揮汗微喘,後來在讀《浸水營古道——一條走過五百年的路》中,有這麼一段:1895年2月,長老教會的傳道師陳有成與妻子兒子(襁褓中),要走「三條崙-卑南道」到後山迪階(玉里)赴任。路程危險就算了(不知路程中會否被出草或搶奪財物),又險峻難走。陳有成的妻子,因出身臺南望族,從小就裹小腳,一路上靠著竹杖爬坡⋯⋯(頁 181-82) 。讀到此我都心驚膽顫,裹小腳,走這一趟山路!還活下來真是了不起!
偶有展望(0.7K),但空氣不太好,甚是惋惜。邊拿登山杖邊拍照真的很麻煩,常常得先放下登山杖,拍完收起手機,再拿起杖來。也因為如此不專心在「趕路」,所以花費的時間總是比較長。
第一個休息亭(1.2K處)。沒爬過山的兩名小孩原本拒絕再走(泥看看多累人),但沒想到阿媽都上來了,而且還要繼續爬!所以,阿媽都爬了,沒理由年輕的孫兒們不爬。在2.1K處有第二個休息亭,共二個休息亭。
在過了第二休息亭時,撞見一株合抱大樹,樹相極美。這時候對自己植物盲的部份就感到非常難過。
約在2.4K處遇到往歸化門社的岔路,我先取右而未直行往上抵達「終點」,一路走去可以看到舒展開的平原(空氣太差⋯⋯⋯⋯),但想來古人應該沒這種閑情逸致。無論是三條崙卑南道,或是浸水營古道,都是逃亡、被迫遷徙(台版亞伯拉罕真實上演)、經商賣買、討伐、戰爭之道。一路上的「駐在所」,標誌著過往的軍團駐紮地。曾經,為了安全,各個營哨都會派兵力分段接力護送,可知一路上的衝突與險惡。1893年初,宋忠堅牧師(就是厲害的臺灣第一位現代女醫生宋.伊莉莎白的老公,也是跟著巴克禮牧師一起,與乃木希典將軍簽署「和平約定」,讓臺南城免於戰火之中)經古道要返回前山,走到石頭營時,突然遭到排灣人攻擊,其中一槍射中胸部。
如今我們可以嘻嘻哈哈,一路悠哉(很喘地)沿途看景,得來不易。
取右後,發現走錯路(其實再走下去,應該就接到大漢林道而已),回頭乖乖爬上輪胎梯,即抵達前段的終點處,歸化門社。
再繼續穿過雜草叢往前走,就接到大漢林道。續往上(很久 XD),就能走到浸水營。
- 小知識:浸水營原本叫「大樹林營」,因為位在大樹林山北麓而稱為大樹林營。但在1894年的《鳳山縣采訪冊》,突然被改稱為「浸水營」。可能因為「此地終年潮濕如浸在水中」,也有可能是因為1893年8月,連續3次颱風來襲,使得大樹林營盤浸在積水中而改名。(《浸水營古道》,頁162)。
但是,浸在水裡的,是從大樹林營開始一直到台東段。前段,即今日走的路段,是相當乾爽的。
阿媽爬上來的時候,全員鼓掌歡呼。此處海拔522公尺,身體冷下來後,風吹來其實會冷呢!但此處沒有任何標示,看地圖,我離歸化門社遺址似乎有點距離,因此沒有再向上走去查看,留待將來有機會。
浸水營古道前段,雖為古道,但仍然是會喘吁吁爬山喲!至此,也是我們一家四口,2天爬了3座山的瘋狂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