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2/18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澳洲斜槓生活|跟我去假日市集擺地攤

和台灣不同,澳洲並沒有夜市文化,所以很少有地攤這樣類型的銷售模式,但是在澳洲,幾乎每個周末,各地都會有不同類型的假日市集可以逛,讓習慣在台灣逛地攤的我,至少可以有個出口,隔靴搔一下逛街的癢。
不過我今天要和大家聊的不是逛市集的經驗,而是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之前在雪梨擺地攤的有趣紀錄。
第一次去擺攤是我剛到雪梨的那一年,一開始只是一個念頭,因緣際會下同事介紹我認識了一個正在找人分租攤位的台灣女生,於是我就這樣去見網友了,他跟我分享很多擺攤的經驗跟要注意的事項。
我記得那個市集是整天的活動,但是天氣不好,那天超級冷,風呼呼的吹,人潮也是稀稀落落的,我們兩個的生意都很不好,一邊抖一邊招呼客人,後來覺得反正都賣不出去了,我們兩個就放開來狂聊天。
後來慢慢地自己開始試著獨立租一個攤位,也嘗試申請各地的市集,有去過知名的二手市集,也有去過室內的地方市集,印象最深的是那年的聖誕節前夕,我申請了一個地方性質的市集,那是為了聖誕節而舉辦的小型活動,雖然有點遠,但是因為租金很便宜,而且活動時間長,所以我就去了,當時剛好我的朋友從台灣到澳洲來玩,我就帶著她一起去擺攤,活動現場旁邊就是一間大型的bottle shop天時地利人和,不開喝根本就是逆天,所以我們從一抵達就開始喝,市集還沒真正開始,我們已經喝得飄飄然,可能是因為聖誕節前夕,大家出手都特別乾脆,即便老闆娘喝得醉醉的,那天竟然意外創下我擺攤收入的最高紀錄。
隨著擺攤次數越來越多,經驗值逐漸上升,一開始我的攤位只有簡單地把商品放上桌上,後來陸續增加了一些布和裝飾品,雜七雜八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因為我沒車,東西越精簡越好,所以每次去擺攤,我都會把所有商品跟裝飾擺設瘋狂塞進一個大行李箱,標準的一卡皮箱闖江湖,幸好這樣還算好收拾,每次我幾乎都是最晚到現場,最早離開的攤主,開攤只要15分鐘,收攤只要10分鐘。
很多的攤主販售的都是手工商品,除了年輕人,還有很多阿姨姊姊,也許是自己車縫的寵物衣服,或是手工皂,蠟燭,毛線帽,繪畫作品等等,他們通常會放個露營摺疊椅,坐著看書,打毛線,或是跟隔壁攤閒聊,感覺賺錢是其次,打發時間才是正經事。
ㄎㄧㄤ到攤位亂擺,到底帶小小兵去擺攤幹嘛啦!
ㄎㄧㄤ到攤位亂擺,到底帶小小兵去擺攤幹嘛啦!
擺攤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是要想辦法用英文跟客人解釋商品,還要能聽懂客人的問題,一開始我很怕生,不知道要說什麼,只能笑,後來慢慢強迫自己,一直找亮點告訴客人這個商品的特色,幾次練習下來,總算駕輕就熟,慢慢修正為自己習慣的用詞,至少都還能正常溝通。
另外一個辛苦的地方就是無法掌握天氣,大部分的市集在室外,有時候大熱天,沒有帳篷,只能曬著,有時候下雨,但攤位租金都付了,硬著頭皮也要去,加上我通常都一個人擺攤,要上廁所或事暫時離開攤位,都只能請隔壁攤幫忙,但是也不能離開太久。
以我自己的商品來說,其實擺攤不是很划算,尤其我大部分商品是客製化,很難在一天營業時間內販售大量,但是擺攤可以很近距離跟其餘的攤主和客人作互動,不但可以認識很多人,而且閒聊中還可以激出很多不同的新點子。雖然隨著工作越來越繁忙,我去擺攤的次數減少了,大部分販售轉移到Ebay,可是還蠻希望有時間能偶爾去玩票一下,回味我的青春。
因為疫情的關係,大部分的市集有很多的規範,嚴重一些的甚至不得不暫時舉辦,不過我還是分享一下幾個市集的重點:
市集類型
大致上來說,市集可以分成幾種型態,有農夫市集,二手市集,獨立品牌藝術家市集,有一些是由當地的Council(類似台灣區公所的地方行政單位)所主導舉辦,有些則是私人單位向Council申請場地使用權後所舉辦的,或是場地所有單位自行舉辦的活動,比如說Westfield(大型購物中心)或是RSL(退伍軍人俱樂部)在自家舉行室內市集。
至於頻率,市集也不是天天都有的,有每週,每月,每季,或是特殊節日限定版市集,比如復活節或聖誕節,很多地方都會特別舉辦市集讓大家熱鬧熱鬧。除了區域性的市集,有些市集因為舉辦時間久遠,頗具盛名,反倒成了觀光客必去的景點之一。
申請方式
每個市集的申請規定跟對攤販的要求都不太一樣,大部分的市集,尤其是小型地方性的市集,申請的流程很簡單,到官網上填完申請表,線上刷卡繳完租金後就會收到確認信還有攤主進場的規定跟時間等細節。
比較知名或是熱門的市集,會對攤販有所要求,例如攤販的商品屬性是否跟市集相符等等之類的,所以需要經過審核後才能確認是不是順利取得擺攤資格,我遇過比較特別的是要求我寄樣品過去做審核,後來攤位沒訂到,樣品也不了了之。
在申請之前,有幾個小細節要注意
1. 商品/品牌描述 – 申請表上會要求攤販為自己的商品跟品牌做簡單的介紹,讓主辦方能對你的業務做基本的認識,這有幾個好處,一來是確保沒有太多相同商品在同一天販售,保持攤販的多樣性,二來是避免有人販售違法商品,第三,同時藉由這些描述對你的攤位做進一步的認識,來判定是否符合市集的主題,所以如果想申請的是熱門的市集,這個描述欄一定要仔細用心寫。
2. 照片 – 大部分主辦方會要求你附上商品的照片,好讓他們對你的商品有個比較具體概念。
3. 保險 - 所有攤販,一定要提供保險證明才可以擺攤,正常來說,食品類的攤販要求保額會比較高,很多保險公司也發現這一塊市場,所以提供攤販專用的保險,你可以買幾個月短期的,如果是長久經營的個人品牌,也可以買一年兩年這種長期的, 會便宜很多,少部分主辦方,可以幫你代買當天的保險,多繳個$10-$15就可以了,如果只是玩票性質,主辦方又剛好能提供這個協助,那就是不錯的選擇。
4. 桌椅,帳篷及電力 – 每個市集所能提供的資源都不同,可能同一個市集裡,攤位有不同的租金價碼,這是根據你所享有的資源來定價,訂位的時候一定要再三確認你選的是符合你需求的攤位。從攤位的大小,以及是否有帳篷或無遮陽,大熱天的時候,沒有遮陽真的會把人曝曬成乾屍,桌椅部分,有一些市集一定要自備,有一些免費提供,另外也有出租的,至於電力,因為大部分市集都在戶外,所以電力通常會保留給需要用電的特殊攤位,如果你需要用電,那在預定攤位的時候就要把需求都先提供給主辦方,才能確認你的攤位能夠具備所有你需要的東西。
5. 攤位布置 - 通常,預定市集攤位,其實就是租借一塊小小的空地,攤販需要自行完整所有布置,每個攤販都會根據它們的風格做搭配,比如在地上鋪上地毯,放上衣架車,用木箱做出層次等等的,當然我也看過有人直接把所有商品放地上,席地而坐就開始賣。每一次去擺攤,我最期待的看到大家的布製,雖然我都是自己擺攤,但是找到機會我還是會把攤位丟下自己跑去到處溜搭,商家們都非常具有巧思,而且充滿創意,每個都生活智慧王,我自己也會偷偷參考他們的方式做布置。
6. 租金 - 這個價位差異很大,以雪梨來說,我自己去過的幾個市集,最基本的小攤位,價碼就從七十到一百多不等,要租攤位之前一定要先算好你的各項成本,有把握能回本而且划算再下手。
未來我會用觀光客角度各別介紹不同的市集,但今天先列舉幾個在雪梨比較有名的市集,如果你對擺攤沒興趣,但是想體驗在澳洲逛夜市的感覺,可以看看以下幾個知名市集:
1. Glebe – 行之有年,雪梨最有名的市集之一,因為名氣大,所以吸引很多觀光客來朝聖,每周六在一個國小裡舉行,一開始以二手品為主軸,很適合新手來挖寶,後來慢慢擴大,越來越多樣化,很多手作品牌也開始在這裡,目前已經大到需要劃分為二手,一般商品及手工商品,食物等等一共三區,偶爾現場會有演唱。
2. The Rocks – 靠近市區,交通便利,每周五六日舉行,比較偏向觀光客導向的市集,紀念品居多,但是因為周遭的環境跟建築很值得逛逛,所以我偶爾也會去那裏當遊客。
3. Newtown - 這一區本身就充滿了設計感,因此吸引很多自創品牌來到這裡,市集強調藝術性,很多攤販是設計師或是藝術家,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日舉行。
4. Kirribilli – 就在雪梨大橋下,火車坐到Milsons Point,下車就抵達,每周日舉行,以二手市集為主軸,但每個月會有一次專屬於手作跟創作的市集。
如果你想找尋更多可以擺攤的機會,可以參考這個網站
收集了全澳各地的市集資料,包含報名方式,舉行時間,官網,聯絡人資訊等等。
喜歡我的文章嗎?歡迎追蹤訂閱
個人部落格:
YouTube
Facebook粉絲專頁:史黛拉的澳洲筆記
喜歡我的文章別忘了幫我拍手按讚追蹤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