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浩翔從 2001 年出道以來備受關注,當時曾被譽為「未來5年最被期待的華語新導演」,更有人以《射雕英雄傳之東成西就》裡「新一代的開山怪」來誇讚他對華語電影的貢獻,他以怪雞(廣東話-古怪)類型打遍天下無敵手,在拍攝《伊莎貝拉》以前,可以將他定位為商業喜劇導演,雖然《買兇拍人》是用 50 萬的低預算拍出來的,但他的確掌握到了觀眾的胃口,黑色喜劇,顛覆死亡的定義,同一年他創立了「MAKINGFILM 正在電影」製作公司,之後的《大丈夫》、《公主復仇記》、《AV》都是玩弄商業類型的經典例子,夫妻小品 vs 警匪衝突,男女情愛 vs 懸疑推理,青春理想 vs 情色喜劇,由這幾部電影當作吸引投資者的起步。
彭浩翔,香港電影導演、編劇、作家和演員。
彭浩翔的電影裡,雖然對男男女女有很多諷刺,他們總是互相背叛出賣,彭也承認是自身經歷投射,父母離婚或女友分手,像《伊莎貝拉》就是為了想再遇上曾交往過的澳門葡籍女孩而來,但似乎都是男孩甘願受女孩欺負,女孩通常長得像清純學生,但總有一顆渾濁矛盾的心,有人說這是彭浩翔對女性的反動,想表達男人有多可憐,有那麼多慾望卻被綁著無處發洩,男人想要女人偏不給的無病呻吟,但就一個女性觀點,我覺得彭浩翔有在努力說個屬於女孩的故事,或者是對女性們的贖罪,像《破事兒》裡的大頭阿慧,或是《公主復仇記》,的確是表達得還不夠細膩,畢竟彭浩翔也知道,女人心海底針,這就是為何上帝創造了男人和女人,無法完全理解對方才能使他們互相吸引,創造生命。彭浩翔的電影代表了港味青春,在《AV》裡尤其見長,以性與金錢建構的物質主義,縱有再多熱血也無處揮灑,社會與經濟的交迫,使得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像《大丈夫》裡說的,做粗活也不過一天賺港幣 400 元,嘻笑中抗議社會不公,對 M 型社會的失望與無可奈何,「仆街仔」滿街飛,身為其中一員的彭浩翔,正要用他的電影來顛覆世人的印象,年輕一代不只能做些什麽,在一絲火光裡點燃每個懷才不遇的滿腔理想,這正是他想要做的,再怎麼愛玩,他還是拍得出像《伊莎貝拉》如此富人文情懷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