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大運閉幕式的節目,各個環節獲得的褒貶不一,唯獨熄滅聖火的「薪傳」那一段,全民零負評,還有好多人說看哭了。家將、陣頭、神將帶路(孩子扮的小家將尤其可愛),音樂一層層疊上去,在最高潮處戛然而止,聖火漸熄。這段節目的催淚指數,和開幕式點燃聖火的陳金鋒那顆火球前後輝映,是世大運最漂亮的句點。
這段音樂只有短短五分多鐘,效果卻極之強大,幕後付出的心血也十分可觀。主辦單位既沒有選簡便又不容易出錯的方式,播放預錄的音樂,更沒有撿現成,演奏大家耳熟能詳的曲目,或是直接套用民樂的譜子──這段音樂是新舊融合、東西交響的全新作品,值得好好探究。
這段演出的主體,是台北市立國樂團。近幾年,北市國非常用心拓展聽眾層,不只經常跨界合作,「國樂交響化」的努力也頗有成績。他們先用客家八音「大團圓」開場,漸漸引入改編的帶著北管味道的段落,背景襯著吉他的刷弦。接著,出人意表的獨奏出現:一把薩克斯風。
薩克斯風演奏家謝明諺曾經是跨界爵士樂團「絲竹空」的成員,也和台灣青年世代極厲害的爵士鋼琴家曾增譯組團,屢屢入圍金音獎、金曲獎。跨界對他來說,並不是陌生的挑戰。鑼鼓齊鳴,接著帶入下一段器樂獨奏:嗩吶,來自台北市立國樂團的嗩吶首席林子由。他深耕嗩吶、管子吹奏二十餘年,也是許多新生代嗩吶演奏家的老師。嗩吶音色剛硬明亮,和薩克斯風的潤澤溫柔,形成完美的對比。
隨著陣頭、神將和家將出場,音樂融入了阿美族「老人飲酒歌」──這是大家都不陌生的歌聲,一九九六亞特蘭大奧運主題曲,德國樂團Enigma的Return to Innocence,不告而取台東「馬蘭吟唱隊」郭英男的演唱段落,引發侵權爭議,轟動全球,便是這首曲子。在世大運選用這段吟唱作為我島象徵,是合宜的。
薩克斯風和嗩吶「雙管齊奏」,樂團演奏漸入高潮,大氣磅礡,懾人心魄。仔細聽,這段音樂不只薩克斯風、嗩吶、國樂團,還有木吉他和貝斯鋪底。誰能把這古今東西的材料信手拈來,鎔鑄一爐,竟又出落得飽滿雄渾,一絲不亂?北市國和兩位樂手的表現當然要大大嘉許,但最大的功臣隱身在幕後:音樂總監鍾興民,六座金曲獎得主,他負責這整段音樂的編曲。
短短五分鐘的音樂,要把客家八音、北管、爵士樂、西方民謠搖滾、原住民古謠放在一起,乍聽之下根本是自殺行為──音樂風格的扞格姑且不說,光把東西方樂器放在一起,無論打擊樂器、主奏樂器的音色和頻段都極容易互相打架,無法卒聽。兩支主奏的管子:嗩吶和薩克斯風,就是最容易打成一團的樂器。鍾興民花了很大的工夫編寫兩位演奏家的段落,硬是讓兩者從可能的互戳互鬥變成交纏輝映,那不只是對音色和風格的理解,更是對旋律極為細膩的掌握。
而整首曲子在「大團圓」的起手式之後,漸漸導入一組抒情而壯闊的和弦進行,讓西方樂器鋪底,襯著國樂和樂手獨奏,構成整曲的骨架。我聽著覺得耳熟,很快恍然大悟:這段音樂的基本結構,來自「交工樂隊」一首少為人知的舊作「掙扎」。
「掙扎」是2003年台北燈會的主題曲,也是我心目中交工樂隊最偉大的演奏曲,原本計畫收錄在他們的第三張專輯,但唱片還沒做完,樂團就解散了。這首了不起的歌,一直等到2017年《菊花夜行軍》專輯出版十五週年紀念雙碟版,才正式「出土」。
我十多年前就聽過了那張未發行專輯的殘篇,當「掙扎」嗩吶吹響,真是鐵石心腸也要落淚。交工沒發行的第三張專輯,從此成為我心底台灣樂史的一大遺憾。團員分手多年,各自走上不同的路,也沒什麼心情回顧那張眾人心中像一道疤橫在那兒的舊作,我一度以為有生之年怕是沒辦法等到它正式問世了。沒想到林生祥今年辦了《菊花夜行軍》十五週年紀念演唱會,邀請老團員鍾成達、郭進財和自己的樂隊同台。原貝斯手兼錄音師陳冠宇人沒到場,卻也提供了當年原始錄音母帶,讓十五週年紀念版得以重新混音上市。林生祥挑選了幾首從未發表的實況和錄音室作品當成附贈曲目,多少圓了樂迷十幾年的心願。
說來奇怪,歡樂節慶的燈會,竟會配上「掙扎」這樣一首悲壯蒼涼的曲子,當年好像也沒有人覺得哪裡不對。交工「筆手」鍾永豐回憶當年台北市民政局長林正修邀約創作,一開始就言明絕不干涉內容風格,賦予絕對的自由。「掙扎」的蒼涼,恐怕也反映了「交工」當時瀕臨解散的各種糾結吧。
「掙扎」那催淚的嗩吶,來自人稱「第一支」的團員郭進財:他是「交工」無庸置疑的器樂英雄,地位相當於西方搖滾樂團的「吉他之神」。這些年,他也教出許多精采學生,包括現在「生祥樂隊」的青年嗩吶手黃博裕,和這次閉幕式站在台上和謝明諺競飆的林子由。是的,交工的「第一支」也曾經是北市國首席嗩吶的老師。
鍾興民說:這段編曲煞費苦心,屢修屢改,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幸好,一切都是值得的。謝謝這群了不起的音樂人,當然,也該給願意尊重專業、更讓音樂人樂於挑戰極限的台北市文化局拍拍手。
(寫給《財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