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戰爭主題策展】柏林 - 從戰爭的痕跡中重獲新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12年攝於 East Side Gallery 柏林 - 東邊畫廊
2012年造訪柏林。這座城市留下了許多戰爭的痕跡,即便我只是漫無目的的走在街上,仍時不時感受到一絲陰鬱,街景、建築似乎還在破壞中掙扎期盼新生。

德國正面面對二戰時納粹犯下的戰爭罪行,設立猶太人紀念碑。紀念碑位於布蘭登堡門旁邊,放眼望去一個個混凝土塊鋪滿整片空地,方正地排列,高度錯落有次,形成整齊的交叉口和筆直的通道。
紀念碑的寬度只容得下一個人,所以我必須獨自通行高過頭的水泥牆,冰冷而壓迫;走到岔路左右窺探,通往出口的路明明如此清晰明確,卻感覺狹窄擁擠、長路迢迢。我經過紀念碑那天是風和日麗的大晴天,心裡卻被周遭的氣氛感染,開朗不起來。
2012年攝於柏林 - 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
二次大戰後柏林曾被一分為二,西邊被美軍接管,東邊由蘇聯控制。東西之間硬生生築起的圍牆在1990年倒下,僅剩一隅座落在東柏林邊陲,和破舊到幾乎報廢的車站接壤。
循著歷史的腳步,我到了East Side Gallery,眼前一片荒蕪,共產時代巨大方正的鐵屋如貨櫃一般堆疊;除了通往柏林圍牆的路上,其他地方看不見幾個人,車輛呼嘯而過,與悲苦的歷史漸行漸遠。
2012年攝於 East Side Gallery 柏林 - 東邊畫廊
翻牆的人(?)2012年攝於 East Side Gallery 柏林 - 東邊畫廊
如今柏林圍牆成了一塊綿延的畫布,由塗鴉藝術家自由創作。像塗鴉這樣的街頭藝術,本來就是叛逆精神的具體實現,像柏林圍牆這樣的權威殘骸,對這幫游擊戰士而言無疑是個極具吸引力的目標。
這些叛逆的作品放在頹敗的水泥牆上顯得恰如其分:他們讓破裂的牆縫裡生出一朵玫瑰、讓白色的鴿子銜著枷鎖飛向光明、讓方正的老爺車衝破高牆。一面牆紀錄過去人們嘗試翻牆的背影,由下而上只看見屁股和另一條腿,另一條腿已經迫不及待的跨過去;一面牆模仿畢卡索的格爾尼卡,以扭曲的線條解構的人體,表達撕裂的哀慟;另一面牆像漫畫中天降懲戒,斗大的字從火雨中蹦出「Get Human」,彷彿一聲震耳欲聾的怒吼。
2012年攝於 East Side Gallery 柏林 - 東邊畫廊,模仿畢卡索格爾尼卡 “La Buerlinica”
2012年攝於 East Side Gallery 柏林 - 東邊畫廊
還有那個熱切的吻!前蘇聯總書記布里玆涅夫,和東德共和黨主席昂奈克的「兄弟之吻」,據說不是揶揄諷刺的玩笑而已,是真的親下去來表示友好。柏林在這致命的愛中存活了30年。
雖然這些塗鴉都很近代的事,走過牆腳,依然能聽見歷史的回音。上一代的創傷化為下一代憤世忌俗的符號,透過濃郁的色彩宣洩出來。至此才驚覺原來歷史不曾走遠,而是早已內化在的血液裡,流竄久久。
2012年攝於 East Side Gallery 柏林 - 東邊畫廊

原文在我的部落格:Berlin, 柏林二戰篇
我是 Donna 多拿王,歡迎追蹤我 👉🏼 Blog / Facebook / Instagram
請給我一個愛心,我會覺得很溫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台北出生台北長大,難以滿足的溫室小孩。 19歲在紐約探險,23歲在歐洲流浪,27歲在上海見世面, 現在醉心於台灣的山林與海洋,努力實踐數位遊牧的生活型態。 熱衷於各種表達方式:寫作、旅行、跳舞、說故事。我不知道要表達多少才會滿足,可能永遠不會滿足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12年我走在倫敦的街上,經過報攤,架上擺滿威廉和凱特新婚幸福洋溢的笑容,連已故黛安娜王妃的肖像也再度上架,英國王室雖然與政治脫節,但早已轉化為另類偶像。少了王室,倫敦可能會少一點樂趣吧?
2012年我走在倫敦的街上,經過報攤,架上擺滿威廉和凱特新婚幸福洋溢的笑容,連已故黛安娜王妃的肖像也再度上架,英國王室雖然與政治脫節,但早已轉化為另類偶像。少了王室,倫敦可能會少一點樂趣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柏林圍牆於 1961 年修築,象徵著冷戰期間東西德的分隔。1989 年圍牆的倒塌不僅是東德人民的勝利,更是象徵自由的重生。東邊畫廊作為圍牆保存最完整的段落,展示了多位藝術家的創作,最著名的作品「兄弟之吻」,象徵著統一後的希望與和平。
Thumbnail
充滿歷史與文化氣息 台北中正228和平公園是一個充滿歷史與文化氣息的地方,許多畫家都曾在這裡找到創作的靈感。這個公園不僅是許多人畫畫的地點,更是承載著許多人的回憶和故事。我每次來到這裡,都忍不住拿起畫筆,試圖捕捉這裡的獨特氛圍。 拱橋和後面的涼亭 這次我選擇了一個特別的位置,坐在公園的一角,眼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柏林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風貌,包括獨立書店的祕密書庫、自由開放的性觀念、以及對環境友善的生活方式。讀完讓人對柏林有了更深的瞭解和嚮往。
Thumbnail
慕尼黑的City Walking Tour 繼續走,離開求子而來的鐵阿提那教堂後,回到音樂廳廣場。(以下是慕尼黑City Walking Tour紀錄) 統帥堂Feldherrnhalle——啤酒館政變 「知道這幅畫是誰的作品嗎?」導遊P問。P拿著平板上的一幅畫著鐵阿提那教堂和統帥堂的作品,
Thumbnail
淚之女王第六集中,柏林的景點、文化和歷史為劇情提供了重要背景。文章中探討了柏林的自由氛圍和真相揭露的特質,並討論了外國人在柏林的生活經驗。此外,柏林被形容為一個能讓人想再回去的「黑洞」城市。總體而言,文章介紹了柏林作為劇集外景地的適合性,同時也融入了對歷史和文化的思考。
Thumbnail
自從來到這兒就覺得,波茨坦這城市比起我之前去過的明斯特、漢堡、杜塞道夫等地,要更有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蒼白感。這裡的馬路寬大,天高地曠,建築與其說是精緻,不如形容為粗獷。
10/27/2016 在柏林,我繞著博物館島走了一圈。 時間不多不少,剛好一個小時。 為了可以看清楚柏林大教堂的全貌,我走到施普雷河的另一側。 看到了一個男孩和三個女孩的雕像。 三十幾個人,就圍著雕像拍起了照。   一個女孩叫住了我,告訴我她爺爺想跟我講這個雕像。 老先生行動不大方便
10/26/2015 柏林   午後三點三十分。 柏林下起暴雨。 我站立在街頭,威廉皇帝紀念教堂旁。 行人匆匆忙忙避雨。我要記住這個時間。   這樣,下次我再來柏林時,我會記起這場雨,还有,今天發生的事。
Thumbnail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首都柏林,曾经遭受过多少次的轰炸?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二战期间,对柏林发起的第一次轰炸来自于英国皇家空军,时间是1940年8月25日夜间。随后的几个月,英国空军又对柏林发动了几次空袭。对柏林的空袭行动,第一阶段
Thumbnail
「洪教授柏林步道」---從【西柏林】選帝侯購物街到【東柏林】菩提樹下大道,終於亞歷山大廣場,全長10公里,約跨越8個捷運站,絕少(台灣)人這樣刻意走過全程,它讓我發現城市旅遊的新模式。 在一個大都會旅行,不能只駐留(玩)一個點。一個(景)點再怎樣輝煌、熱門,都不能代表一個大都會,我走的這趟10公里路
Thumbnail
柏林圍牆於 1961 年修築,象徵著冷戰期間東西德的分隔。1989 年圍牆的倒塌不僅是東德人民的勝利,更是象徵自由的重生。東邊畫廊作為圍牆保存最完整的段落,展示了多位藝術家的創作,最著名的作品「兄弟之吻」,象徵著統一後的希望與和平。
Thumbnail
充滿歷史與文化氣息 台北中正228和平公園是一個充滿歷史與文化氣息的地方,許多畫家都曾在這裡找到創作的靈感。這個公園不僅是許多人畫畫的地點,更是承載著許多人的回憶和故事。我每次來到這裡,都忍不住拿起畫筆,試圖捕捉這裡的獨特氛圍。 拱橋和後面的涼亭 這次我選擇了一個特別的位置,坐在公園的一角,眼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柏林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風貌,包括獨立書店的祕密書庫、自由開放的性觀念、以及對環境友善的生活方式。讀完讓人對柏林有了更深的瞭解和嚮往。
Thumbnail
慕尼黑的City Walking Tour 繼續走,離開求子而來的鐵阿提那教堂後,回到音樂廳廣場。(以下是慕尼黑City Walking Tour紀錄) 統帥堂Feldherrnhalle——啤酒館政變 「知道這幅畫是誰的作品嗎?」導遊P問。P拿著平板上的一幅畫著鐵阿提那教堂和統帥堂的作品,
Thumbnail
淚之女王第六集中,柏林的景點、文化和歷史為劇情提供了重要背景。文章中探討了柏林的自由氛圍和真相揭露的特質,並討論了外國人在柏林的生活經驗。此外,柏林被形容為一個能讓人想再回去的「黑洞」城市。總體而言,文章介紹了柏林作為劇集外景地的適合性,同時也融入了對歷史和文化的思考。
Thumbnail
自從來到這兒就覺得,波茨坦這城市比起我之前去過的明斯特、漢堡、杜塞道夫等地,要更有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蒼白感。這裡的馬路寬大,天高地曠,建築與其說是精緻,不如形容為粗獷。
10/27/2016 在柏林,我繞著博物館島走了一圈。 時間不多不少,剛好一個小時。 為了可以看清楚柏林大教堂的全貌,我走到施普雷河的另一側。 看到了一個男孩和三個女孩的雕像。 三十幾個人,就圍著雕像拍起了照。   一個女孩叫住了我,告訴我她爺爺想跟我講這個雕像。 老先生行動不大方便
10/26/2015 柏林   午後三點三十分。 柏林下起暴雨。 我站立在街頭,威廉皇帝紀念教堂旁。 行人匆匆忙忙避雨。我要記住這個時間。   這樣,下次我再來柏林時,我會記起這場雨,还有,今天發生的事。
Thumbnail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首都柏林,曾经遭受过多少次的轰炸?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二战期间,对柏林发起的第一次轰炸来自于英国皇家空军,时间是1940年8月25日夜间。随后的几个月,英国空军又对柏林发动了几次空袭。对柏林的空袭行动,第一阶段
Thumbnail
「洪教授柏林步道」---從【西柏林】選帝侯購物街到【東柏林】菩提樹下大道,終於亞歷山大廣場,全長10公里,約跨越8個捷運站,絕少(台灣)人這樣刻意走過全程,它讓我發現城市旅遊的新模式。 在一個大都會旅行,不能只駐留(玩)一個點。一個(景)點再怎樣輝煌、熱門,都不能代表一個大都會,我走的這趟10公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