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小記/用一首詩安放自己

課程小記/用一首詩安放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非常喜歡,那個字從唇齒間流洩的形狀。
是輕輕的風帶來柔柔撫觸,
也是柔軟又寬容的羽翼,
好像可以承載世界上每一片美麗風景,
翻飛舞動,在經過耳邊時候,低聲吟唱……

ㄕ──

──詩。

當我說,這堂課我們要寫「詩」,有人唉聲歎氣,有人沉默以對,但我知道,這不代表他們全然抗拒這件事情,只要看得深一些,目光穿透外在反應,能發現那些眼神深處微微閃爍的緊張。

我微微笑,告訴他們:

「我沒有辦法教你們寫詩。」

在疑惑回聲中,身為老師的我繼續說,真的不打算教他們寫詩──畢竟,於我而言,新詩從來是一個抓不住的幻夢呀。我欣羨詩人排列文字,埋藏意象,盛放存在於夢境中的美麗詩句。他們好像明白另外一種魔幻的規則,指尖綻射熱流,發明新鮮語言,為世界萬物重新命名。

我不會寫詩。然而,詩是一種如此自在的文體,透過閱讀,透過引導,我想讓他們感受到文字能擁有的各種形狀。

正好,在最近如願購入(感謝親愛的老闆!)的《寫出全文才有用!王淑芬的讀寫課》中,讀見淑芬老師分享了一個有趣的讀寫小練習,讓孩子閱讀一篇短文,並從中圈選關鍵詞,再拼湊組合成一首詩。

王淑芬,《寫出全文才有用!王淑芬的讀寫課》(字畝文化,2021)

王淑芬,《寫出全文才有用!王淑芬的讀寫課》(字畝文化,2021)

我給了他們兩個圈選關鍵詞的指引:

  1. 優美/特別/有趣的詞
  2. 能傳達文本主題

課前,我選擇故事/寫景/報導/說明不同類型的短文,為讓他們自由選擇自己有感的文本。並對他們說,這樣的練習,就像在玩樂高積木,文字可以被組合成任何形狀,沒有標準答案。於是,課堂一開始對寫詩抱持緊張心情的孩子們,都逐漸放鬆下來。

陳冠穎〈陽光落葉〉節選

陳冠穎〈陽光落葉〉節選

一個孩子選擇了我書寫公園小風景的短文,將細碎文字化作葉片般小巧可愛的風景:

葉片散落,是秋天的顏色
樹,將陽光變成細小的光亮
寧靜時光在城市公園裡
繁忙焦慮與我再無關係


文/美聯社,譯寫/張瑩,〈美國毅力號傳回火星的風聲〉(《中學生報》426期,2021年3月4日)

文/美聯社,譯寫/張瑩,〈美國毅力號傳回火星的風聲〉(《中學生報》426期,2021年3月4日)

一個孩子挑中了我從《中學生報》426期節選的報導。和其他同學相比,他在進行練習時有點卡。

「可以不用都用裡面的詞嗎?」
「好呀!你可以自己調動或加入新的詞。」

給予空間,讓他加入自己想像的畫面,於是,讓原本平鋪直敘的報導短文,成為讓人驚嘆的冒險旅程:

一天早晨
天空有個亮點
後有一條彩帶
他是一台火箭毅力號
降落在火星古代湖泊
探索湖泊
鑽探生命
發現生命


後半段課堂,則參考葛琦霞老師的《作文引力:葛琦霞的新腦洞大開寫作課》,帶領孩子以「有時候」為主題進行聯想,並閱讀台灣創作者阿力金吉兒的繪本《有時候》請他們口頭描述看見的畫面,感受文本中的色彩/聲音/動態……,如何構成畫面。再透過我自己寫的小小詩作,引導他們運用重複句型,完成一首主題明確,能具體呈現畫面感的詩。


葛琦霞,《作文引力:葛琦霞的新腦洞大開寫作課》(天衛文化,2017)阿力金吉兒(Ali Ginger),《有時候》(小魯文化,2017)

葛琦霞,《作文引力:葛琦霞的新腦洞大開寫作課》(天衛文化,2017)阿力金吉兒(Ali Ginger),《有時候》(小魯文化,2017)

孩子的詩


〈醫院〉/蔡同學

有時候是生命的起點
有時候是人生的終點
有時候是歡樂的開始
有時候是失去的降臨


不加修飾的簡潔文字,短短四句寫出醫院的希望與哀愁,使我閱讀當下立刻升起了雞皮疙瘩。


〈有時候〉/呂同學

有時候,上歷史課的時候
眼睛就會自己默默閉上

有時候,上體育課的時候
就有人默默偷走薪水

有時候,上音樂課要唱歌的時候
我默默對嘴唱歌

有時候,上理化課的時候
老師講他的課文
我默默看自己的東西


我好喜歡這孩子用「默默」串起四個極為立體的畫面,真實反映了他在課堂中的種種無奈。


〈有時候〉/林同學

有時候
我不明白
老師隨意罵人的意義

有時候
老師都說成績不重要
考不好又罵成績太爛

有時候
老師會為了一件小事就懲罰我們

有時候
老師是為了我們好而懲罰我們


關於這孩子,當他發現,在這間教室裡,自己可以盡情以文字宣洩情緒。漸漸地,我發現他不僅能開始更誠實表達感受,並且在這首作品中,他不再流於單純發洩,只是寫出自己的觀察,反而更能讓讀者產生共感。


/歐同學

天上有台飛機
裡面有著不同的人
有的人心裡充滿夢想
有的人要去實現夢想
大家都有一個夢想
不管是人
是動物
是植物
一定都有一個夢想
我們都要珍惜夢想


下筆前,他問,那可不可以不要用重複句型?嗯,有什麼不可以?在沒有限制的課堂中,筆下流暢綻放的文句,能感受到他腦中有許多繽紛想像與畫面,化作這首輕快而充滿希望的作品,讀來令人心情開闊。(而且,用電腦如此排版後,看起來真像一架飛機耶!)

「謝謝你寫下它。」我在回饋文字中這麼寫道。


還記得孩子們一開始對「寫詩」的猶豫嗎?
而最終,每個孩子產出的作品裡,我都看見了令人驚豔的微光。
有的人文字充滿畫面,有的人寫下誠實的心,有的人擅長添加想像,
每一個人,握著筆的時候,都能寫出只有他能寫出的東西,表達心裡的想像與感受,以一首詩將自己安放。

一首詩的形狀,就是書寫者心的形狀。

接下來的課程裡,我想繼續讓他們放心、勇敢、認真寫,而我也將繼續捕捉他們字裡的光亮,陪伴他們將之打磨成為用文字好好表達自我的力量。


avatar-img
陳冠穎(冠冠老師)的沙龍
69會員
54內容數
喜閱樹是一間教室,也是讓我實現夢想的地方。不是每堂課都有值得記錄的靈光,不是每天都能精神振奮熱愛生命,但我還是想要誠實寫下一些什麼,紀錄自己成為一位讀寫教師的路途中,踩踏的每個步伐。慢慢灌溉,自在成長,我想和同行的孩子一起,茁壯與綻放。--所以,我要開始寫了,在永遠還沒準備好的時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這堂「情緒書寫」的課上,除了延續上回具體書寫情緒的練習外,我們想帶著孩子更進一步探索「情緒」這件事情。探索情緒?對平均年齡十二歲的孩子們來說會不會太困難?別擔心,我們有個秘密法寶……
那麼簡單,那麼珍貴,這個率直而純粹的男孩,將一直以來好好守護著自己的神秘魔法遞上。他不知道吧,這是一份多麼美好的禮物。
從針對「規則」的理性思辨,到「傳統文化」貼近人文的思考,同屬於我們這學期的議題討論課程,也都是身為一個公民所應該關心與討論的範疇。從生活出發,在課堂上所閱讀與產生的一切,或深或淺,都希望能讓他們帶回自己的生活中,實踐更深刻的思考與感受。
所有事情都不是黑白分明的吧?黑與白的交界處並非涇渭分明,那模糊的空間裡,還有許多值得討論之處。而在尚未意識到這塊空間時,相信被責罵與懲罰的對象,雖明確知道自己的行為與規定有所扞格,應也不太確定規定背後深義,因此時常在心裡冒出類似反抗的質疑:「是誰規定的?」
也不只是在網路上,也不只是孩子。許多人在使用電話或是面對面向對方進行邀請、詢問等動作時,也都展現出缺乏溝通與表達能力的狀況。那麼,在這種必須情境中,應該怎麼和對方進行順暢而愉快的溝通呢?
當新學年漫長而華麗地迤邐開展,即將在第一堂課上與可能陌生的老師與同學相遇,通常也將迎來一件大部分學生們又怕又不愛的事……
在這堂「情緒書寫」的課上,除了延續上回具體書寫情緒的練習外,我們想帶著孩子更進一步探索「情緒」這件事情。探索情緒?對平均年齡十二歲的孩子們來說會不會太困難?別擔心,我們有個秘密法寶……
那麼簡單,那麼珍貴,這個率直而純粹的男孩,將一直以來好好守護著自己的神秘魔法遞上。他不知道吧,這是一份多麼美好的禮物。
從針對「規則」的理性思辨,到「傳統文化」貼近人文的思考,同屬於我們這學期的議題討論課程,也都是身為一個公民所應該關心與討論的範疇。從生活出發,在課堂上所閱讀與產生的一切,或深或淺,都希望能讓他們帶回自己的生活中,實踐更深刻的思考與感受。
所有事情都不是黑白分明的吧?黑與白的交界處並非涇渭分明,那模糊的空間裡,還有許多值得討論之處。而在尚未意識到這塊空間時,相信被責罵與懲罰的對象,雖明確知道自己的行為與規定有所扞格,應也不太確定規定背後深義,因此時常在心裡冒出類似反抗的質疑:「是誰規定的?」
也不只是在網路上,也不只是孩子。許多人在使用電話或是面對面向對方進行邀請、詢問等動作時,也都展現出缺乏溝通與表達能力的狀況。那麼,在這種必須情境中,應該怎麼和對方進行順暢而愉快的溝通呢?
當新學年漫長而華麗地迤邐開展,即將在第一堂課上與可能陌生的老師與同學相遇,通常也將迎來一件大部分學生們又怕又不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