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4/06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野放茶之我見

    初聞野放茶這個名詞是我剛進入茶行業時,我的直觀印象就是覺得奇怪,現在則是一種予人高級感的話術概念。
    因為受過農學院的訓練,會知道農園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茶樹或作物要是被雜草淹沒,不只不好採收,還會吸收不到陽光,根系也搶不到土壤裡的養分,而呈現病懨懨的樣子。
    除非不靠茶過生活,做身體健康的,不然不可能不施肥就有好的茶菁品質和茶的產量,沒有產量就沒有商業價值,不擁抱商業,很難做出甚麼對社會有價值的改變。野放茶的售價每每令人咋舌,細觀其成因,往往是因為沒有量,採姜太公釣魚的方式出售,有賣沒賣都沒有關係,只要成交了,行情就在那裏的狀況比比皆是。
    (P.S.肥料的投放,也有分很多種,有機茶的管理也是需要施肥的,此處暫且不論。)
    有一個不成文的經驗法則是同一海拔的新茶園基本上表現都會比附近開墾已久的茶園好,土地的地力是有限,是可以,也需要補充的。)當然過與不及都不好,像是氮肥下多了會有在喝鮮魚湯的錯覺,鮮及腥常常在一線之間。
    有在做菜的朋友都會知道,食材新鮮品質好,只要不犯錯,至少先好吃了一半,同理製茶也是,好的茶菁品質是重中之重,接下來的過程就是看少扣多少分數了,而茶菁的品質,受茶園管理的影響最大,有施予適當肥份的優於粗放管理甚至是沒有管理的,同樣的條件下,高山的品質優於平地...,以上只是粗略的框架,不可亂搬硬套,而我輩中人,提倡理性買茶,感性喝茶,所以最重要的還是你我手中的那一杯裝著的茶湯,是否受你我喜愛,是否負擔的起,如果是,就感恩吧,我們已比世界上大部分人都來得幸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