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過自己,也放過需要睡眠的身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句在華人教育裡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諺語,卻是我一直以來卡在心裡的結。
藉由跨界讀書會的選書「為什麼要睡覺?」解開了我對於睡眠的想像、誤解,放下了我對睡眠的執著。
過去的我總是認為 #每天睡6小時就夠 #越早起越好 #早起=離成功更近。
但是睡不飽的我,隨之帶來的是脾氣不好、反應變差,更不用說工作效率能好到哪裡去。看著身邊的朋友、前輩,好像早起的人真的比較成功、效率更好、可以完成更多事,常常在自己睡晚一點的時候,責備、嫌棄自己,對自己不滿意。
這本書翻轉了我對於睡眠的觀點,其中包含:
  1. 早鳥人&晚鳥人:有些人就是在夜晚比較有精神、做事比較有效率,不須強求自己一定是早起,但是每天睡眠至少要有8小時。
  2. 補眠是沒有用的(這個從小我媽就跟我耳提面命過,哈):大多數人平日熬夜熬得不像人,週末在大睡一覺,但科學證明沒有補眠這件事,請「每天睡滿8小時」
  3. 每個人生階段需要的睡眠時間不一樣,書中舉例青少年的睡眠黃金時間比成年人還要晚1-2小時,但青少年的教育卻比成年人還要更早起床梳洗準備。想到高中時期的我為了趕早上 6 點的校車,不足的睡眠可能才是導致學習較沒效率的原因。睡眠這件事要改善也和教育文化有關。
  4. 我們以為運動能夠讓我們睡得更好,但事實相反:睡得好,讓你運動的肌耐力更好。
讀完這本書之後,很遺憾的是睡眠這麼重要的事,牽連到社會上的醫療環境也讓幫病人看診的醫生、護士睡眠嚴重不足;教育環境讓發育中睡眠不足的孩子7點開始上第一堂課,或許整個大環境不是我們說變就變的,但我們可以從自身開始改變,我的改變是:
  1. 睡覺時間到了,沒有什麼比睡眠更重要。不要再做無謂的掙扎,去睡覺吧,有什麼事明天再說。
  2. 只設定一個鬧鐘,不再用貪睡功能。書中提到鬧鐘每響一次,大腦就會被驚嚇一次,我這十幾年來大腦的驚嚇次數應該是一般人的幾百倍。
  3. 最重要的,也是我最需要的:改變我對於「睡覺」的想法。過去我總是覺得睡覺很浪費時間、我應該拿睡眠時間去做更多事,卻沒有意識到身體有多需要睡眠。現在的我,可以很放心的睡到飽,不再感到內疚。
書中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話:「如果你將接受常規手術,應該先問醫師之前睡了多少覺;如果答案令人不滿意,最好不要進行。」
自己的身體自己救,自己的睡眠是否足夠自己最知道,讓我們一起擁有一夜好眠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平時的我不太會在公共場合(網路也算是公共場合)表態有關於感情方面的事情,一方面覺得這是我與對象的隱私;另一方面總覺得怪彆扭的。 與YJ在一起了兩年的時間,是我目前人生中最長的戀情,因此決定想要再來認真記錄一下當下的心情,或許在未來的日子,這裡,是成為提醒我們初衷的地方也說不定。
後來,我才能體會曖昧的美好。 是不是會說:「曖昧比較美。」的那種人,都是因為經歷過感情的酸甜苦辣,才會輕易的說出這句話。 要是五年前的我看到這篇文章,應該會想要打我自己。 我是一個不喜歡「曖昧」的人, 喜歡就在一起,不喜歡就別靠近,就是這麼簡單。 我也是一個會直接表明心意的女生,
會寫這個話題,是因為最近正在讀的書「葛洛夫給你的一對一指導」其中一部分完全描述出我大學畢業時選擇工作的情景。有讀過OKR理論的人對於葛洛夫應該不陌生,這本書用QA的方式來分享在什麼情境下該如何做決策,推薦給想要在職場上坦率溝通、樂在工作的你。
在台北生活了將近五年。 我常常說我是一個「偽台北上班族」,一到週末就回家鄉陪家人。這五年在台北待過的週末應該兩隻手數得出來。 每次回家,遇到親朋好友,總是會「好意提醒」: 「台北有什麼好~房價物價這麼貴,算一算也沒有真的賺錢吧?」 「去台北上班也沒有不好啦,只是沒辦法陪家人,這樣值得嗎?」
徐是我大學時期的好閨蜜。 我們倆除了上課時間以外,都在打工兼職,或許這是我們兜在一起的原因。 我到新加坡實習的那一年,她陪我經歷了我適應新環境的一切,距離也並沒有將我們的情誼打散。 也就在這期間徐遇上了她的真命天子,我回台灣後,她即到北方的另一個國度找他。
選擇。 每個人從出生,除了原生家庭及國家無法選擇,剩下的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你被家人情緒勒索是你的選擇,每天工作累得半死薪水又少也是你的選擇,男友對你沒有承諾兩人沒有未來也是你的選擇。 我選擇例外。 現在,今年,24歲的我,還擁有著不將就的人生, 願我帶著這份不將就的靈魂,繼續擁有最獨特的人生。
平時的我不太會在公共場合(網路也算是公共場合)表態有關於感情方面的事情,一方面覺得這是我與對象的隱私;另一方面總覺得怪彆扭的。 與YJ在一起了兩年的時間,是我目前人生中最長的戀情,因此決定想要再來認真記錄一下當下的心情,或許在未來的日子,這裡,是成為提醒我們初衷的地方也說不定。
後來,我才能體會曖昧的美好。 是不是會說:「曖昧比較美。」的那種人,都是因為經歷過感情的酸甜苦辣,才會輕易的說出這句話。 要是五年前的我看到這篇文章,應該會想要打我自己。 我是一個不喜歡「曖昧」的人, 喜歡就在一起,不喜歡就別靠近,就是這麼簡單。 我也是一個會直接表明心意的女生,
會寫這個話題,是因為最近正在讀的書「葛洛夫給你的一對一指導」其中一部分完全描述出我大學畢業時選擇工作的情景。有讀過OKR理論的人對於葛洛夫應該不陌生,這本書用QA的方式來分享在什麼情境下該如何做決策,推薦給想要在職場上坦率溝通、樂在工作的你。
在台北生活了將近五年。 我常常說我是一個「偽台北上班族」,一到週末就回家鄉陪家人。這五年在台北待過的週末應該兩隻手數得出來。 每次回家,遇到親朋好友,總是會「好意提醒」: 「台北有什麼好~房價物價這麼貴,算一算也沒有真的賺錢吧?」 「去台北上班也沒有不好啦,只是沒辦法陪家人,這樣值得嗎?」
徐是我大學時期的好閨蜜。 我們倆除了上課時間以外,都在打工兼職,或許這是我們兜在一起的原因。 我到新加坡實習的那一年,她陪我經歷了我適應新環境的一切,距離也並沒有將我們的情誼打散。 也就在這期間徐遇上了她的真命天子,我回台灣後,她即到北方的另一個國度找他。
選擇。 每個人從出生,除了原生家庭及國家無法選擇,剩下的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你被家人情緒勒索是你的選擇,每天工作累得半死薪水又少也是你的選擇,男友對你沒有承諾兩人沒有未來也是你的選擇。 我選擇例外。 現在,今年,24歲的我,還擁有著不將就的人生, 願我帶著這份不將就的靈魂,繼續擁有最獨特的人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越來越忙碌地當下,不管是為了工作、家庭、娛樂還是其他因素,許多人會選擇犧牲睡眠,好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喜歡,或需要做的事。 但是,長時間缺乏睡眠,會導致引起許多身心靈上的問題。而這本《為什麼要睡覺?》,總結了數十年來的睡眠研究成果,及最新科學突破,替我們揭開睡眠的神秘面紗。
Thumbnail
先前一邊忙正職一邊更新自媒體,周末也不得閒還有活動要跑,被許多人問到底怎麼樣做好時間管理的?我都半認真半自嘲地回答:「不難阿,犧牲睡眠就好了。」 然而讀完這本書後,我再也不會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了。
Thumbnail
對各位來講,睡眠是什麼呢?我非常喜歡「瞌睡蟲」這個說法,對我來講,睡眠就像小飛蟲一樣,靈活、小巧、難以預測又難抓,只要我沒有在它來的時候抓住,就再也睡不著了。
我們總聽過一句俗諺:「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但到最後我們總是戲稱是「早起的蟲兒被鳥吃。」到底為何要早起?早起的好處是什麼?成功早起後又該做哪些事情呢?這本書會帶給你解答。
Thumbnail
今年年初開始執行提早兩小時睡覺計畫,改變生活作息對身體狀況產生了明顯影響。從閱讀過渡到睡前閱讀,觸發睡意,改善早睡問題。歸納經驗,不只幫助睡眠,也造成工作與心情正面改變,並逐漸影響體重管理。適量運動仍是課題,但睡眠改變已為生活帶來實質成果。
Thumbnail
《為什麼要睡覺》這本書可以增加我們對睡眠真正的認識,本篇文章先短暫的分享對我來說覺得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其他有時間會再慢慢分享,因為裡面很多觀念跟一般人所想的不同(我覺得可能是迷思,例如飲酒助眠其實是個迷思),非常推薦給所有人閱讀。我最大的印象就是「睡眠剝奪」或睡眠時數不足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
Thumbnail
維持規律作息,包括固定的睡眠時間和起床時間,即使是假日也要保持。 減少睡午覺的時間,最多20分鐘。 晚上睡覺前避免使用3C產品,讓生理時鐘穩定。 利用自然光線和溫和音樂等方式輕柔地喚醒身體,而不是靠刺耳的鬧鐘聲音。 遇到叫不醒的情況,千萬不要靠設置多個鬧鐘解決,這樣會導致腦霧和睡眠品質下降。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健康話題,現代人的日益嚴重睡眠問題,睡眠是與我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的,本文談到睡眠的時長,規律與補眠等相關話題。忙碌的現代人很難睡足8小時,但是保住最少每年6小時底線,然後規律的時間上床與起床,最後講述了科學研究的熬夜技巧與午休和補眠。
睡眠-佔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很多人卻嫌棄它,總是希望睡得越少越好,殊不知缺乏睡 眠其實正在剝奪我們的生命、造成整個社會的災難……。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越來越忙碌地當下,不管是為了工作、家庭、娛樂還是其他因素,許多人會選擇犧牲睡眠,好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喜歡,或需要做的事。 但是,長時間缺乏睡眠,會導致引起許多身心靈上的問題。而這本《為什麼要睡覺?》,總結了數十年來的睡眠研究成果,及最新科學突破,替我們揭開睡眠的神秘面紗。
Thumbnail
先前一邊忙正職一邊更新自媒體,周末也不得閒還有活動要跑,被許多人問到底怎麼樣做好時間管理的?我都半認真半自嘲地回答:「不難阿,犧牲睡眠就好了。」 然而讀完這本書後,我再也不會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了。
Thumbnail
對各位來講,睡眠是什麼呢?我非常喜歡「瞌睡蟲」這個說法,對我來講,睡眠就像小飛蟲一樣,靈活、小巧、難以預測又難抓,只要我沒有在它來的時候抓住,就再也睡不著了。
我們總聽過一句俗諺:「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但到最後我們總是戲稱是「早起的蟲兒被鳥吃。」到底為何要早起?早起的好處是什麼?成功早起後又該做哪些事情呢?這本書會帶給你解答。
Thumbnail
今年年初開始執行提早兩小時睡覺計畫,改變生活作息對身體狀況產生了明顯影響。從閱讀過渡到睡前閱讀,觸發睡意,改善早睡問題。歸納經驗,不只幫助睡眠,也造成工作與心情正面改變,並逐漸影響體重管理。適量運動仍是課題,但睡眠改變已為生活帶來實質成果。
Thumbnail
《為什麼要睡覺》這本書可以增加我們對睡眠真正的認識,本篇文章先短暫的分享對我來說覺得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其他有時間會再慢慢分享,因為裡面很多觀念跟一般人所想的不同(我覺得可能是迷思,例如飲酒助眠其實是個迷思),非常推薦給所有人閱讀。我最大的印象就是「睡眠剝奪」或睡眠時數不足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
Thumbnail
維持規律作息,包括固定的睡眠時間和起床時間,即使是假日也要保持。 減少睡午覺的時間,最多20分鐘。 晚上睡覺前避免使用3C產品,讓生理時鐘穩定。 利用自然光線和溫和音樂等方式輕柔地喚醒身體,而不是靠刺耳的鬧鐘聲音。 遇到叫不醒的情況,千萬不要靠設置多個鬧鐘解決,這樣會導致腦霧和睡眠品質下降。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健康話題,現代人的日益嚴重睡眠問題,睡眠是與我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的,本文談到睡眠的時長,規律與補眠等相關話題。忙碌的現代人很難睡足8小時,但是保住最少每年6小時底線,然後規律的時間上床與起床,最後講述了科學研究的熬夜技巧與午休和補眠。
睡眠-佔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很多人卻嫌棄它,總是希望睡得越少越好,殊不知缺乏睡 眠其實正在剝奪我們的生命、造成整個社會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