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轉介一位74歲的杯杯上來,兩個月前在台北市某大醫學中心開了主動脈置換手術。
內行人知道,主動脈剝離是一個風險極高的急症,手術複雜度高,沒幾家醫院能開,術後併發症多,對照護團隊是很大的挑戰。
我正要跟他說,他很幸運逃過一劫坐在這裡。沒想到他開始抱怨,之前醫院的醫師手術後都隔兩三天才來看一次,術後會發生的併發症他幾乎都有了,但主治醫師對這些苦難不置可否?!對術後的照護及復健也不太上心,於是透過朋友的介紹,他找到了我們。
他說,手術後體力更差,連走都不想走,右腳不知怎麼的無力,左腳板不知怎麼的抬不起來。因為很累早早上了床,但每天都沒睡覺,胸前盤距蔓延的傷口每天提醒他
日子一天一天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手術前像揹了一顆不定時炸彈;卻是手術讓他覺得生命頓失光彩。
我看到他略為困窘的衣著,言談間隱約透露對健保醫療的依賴,加上他說,家裡有一個重度身心障礙的孩子要照顧,我不免猶豫要不要繼續建議他來接受自費的治療。
總要有個醫療人員陪他一起面對問題,我決定直球對決!
「X先生,接下來的療程要自費,你可能覺得要付出一些錢,但是這些錢可以帶你走出現在的惡性循環。。。」
「我對我們的治療品質很有信心,可以幫你讓現在的惡性循環停下來,當我們一起扭轉往好的方向走的時候,你才能真正體會,你身上的不定時炸彈經由這個複雜手術移除是多麼令人感激的一件事」
最後,他接受了我的提案,我不知道費用對他的壓力有多大,只知道他已經準備好走向另一個不一樣的術後劇本。
在衛教病人建立一個健康行為時,我們慣常運用「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 theory)」,從一開始產生想法到最終規律維持行為的過程分為四個階段,前思期、思考期、準備期、行動期、維持期,先讓對方有想要執行的意願,接下來協助建立規律的行為,然後穩定的維持。
從前思期到思考期雖然是第一步,我個人認為是最難的一步,但卻是我們要改變行為不得不跨出的一步,要先「想」,再談改變、再談做。我們在臨床衛教時,經常會有一個迷思,就是以為在用同理心推敲病患不願意做的原因,卻落入思維框架的誤區:
病患看起來經濟狀況不好,應該不能接受自費...
他上班很忙所以沒時間運動...
她從南部過來,出院後不可能每周一次回診...
大腦的結構錯綜複雜,承載的思維更是千絲萬縷,我們無法決定在對方心中,甚麼才是等價交換,在遇到前思期的病人,拒絕了建議的行為改變時,應該先探詢對方心中不願意改變的原因,或是他對於行為改變之後的恐懼/擔心/負面想法是甚麼。
他看起來經濟不好,但可能目前疾病狀態困擾他的程度遠遠大過金錢能帶給他的
他上班很忙,但是不運動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覺得這個活動不夠酷炫
她從南部過來很遠,但你知道我們也遇過病人每周一次從台東過來的嗎?
沒有先推敲病人真正的想法,就貿然地「衛教」他應該要做行為改變或是威脅他不做的後果,結果要不像兩條平行線沒有交集,要不就像是魯莽地介入別人熟悉的軌道一般,終要引發衝突。
前思期到思考期,除了在醫院的衛教場景,在日常中其實也經常遇到,你為什麼不早點睡?你為什麼不減重?你為什麼不像我一樣每天運動...
Stand in someone’s shoes,除了需要一點耐心,還可以運用方法,希望每一份為對方好的心意,都能被感同身受。 #EmpowerHeart
#你為什麼不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