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費限定
為何凡夫年老病痛或臨終時,仍不懂得為來世著想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576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吳九箴的覺修講堂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九箴的沙龍
684會員
263內容數
人人都可以離苦,可以自在喜樂,但前提是,你要成為一位覺修者,就能度一切苦厄...
畢竟,人各有因緣,不是每個人都有累劫功德,可以出家修行。
因此,成為一位覺修者,在不離紅塵,在照顧緣親的同時,你也能進入清淨無染,平靜無憂的境界。
這個講堂的文章,都是我個人親證的覺修體悟,希望對於有緣人的覺醒和修持,有所助益...
吳九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我在之前文章說到,佈施給受業報的窮人,不會違反因果律,更不會干涉他們的因果...
果然,近日就有讀者問,即然因果不存在,那麼,地藏菩薩說的地獄也是假的嗎?

2025/04/23
我在之前文章說到,佈施給受業報的窮人,不會違反因果律,更不會干涉他們的因果...
果然,近日就有讀者問,即然因果不存在,那麼,地藏菩薩說的地獄也是假的嗎?

2025/04/16
長久以來,一直有讀者來信問:
如果佛法說的因果業報是真的,那麼,今生的窮人,之所以會貧困受苦,應該是他們前世或累劫的業因,才會導致今生的受惡業報吧!
但為何佛經中還鼓勵大家,要多多行善佈施呢?
如果我們佈施給這些受惡業報的窮人,不是違反了因果業報定律嗎?
不會干涉這些,受惡業報窮人們的因

2025/04/16
長久以來,一直有讀者來信問:
如果佛法說的因果業報是真的,那麼,今生的窮人,之所以會貧困受苦,應該是他們前世或累劫的業因,才會導致今生的受惡業報吧!
但為何佛經中還鼓勵大家,要多多行善佈施呢?
如果我們佈施給這些受惡業報的窮人,不是違反了因果業報定律嗎?
不會干涉這些,受惡業報窮人們的因

2025/03/19
近日有讀者來信問我,是否看過或去過極樂世界?
如沒去過,卻每天唸誦阿彌陀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這不是迷信嗎?
我回他說,以我的凡胎肉眼,當然沒去過,也沒看過。
因為凡胎的靈力層次太低,去不了更高維度的法界。
因為肉眼的靈力層次也太低,看不到更高頻率的實相。
後來,那位讀者又回我

2025/03/19
近日有讀者來信問我,是否看過或去過極樂世界?
如沒去過,卻每天唸誦阿彌陀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這不是迷信嗎?
我回他說,以我的凡胎肉眼,當然沒去過,也沒看過。
因為凡胎的靈力層次太低,去不了更高維度的法界。
因為肉眼的靈力層次也太低,看不到更高頻率的實相。
後來,那位讀者又回我

你可能也想看












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有夠好運🍀🍀🍀
Kuma要來分享之前入手的好物🎁
以及輕鬆讓自己平時可以加薪的好方法👍
🎞️創作者必備這神助攻好物
身為Youtuber影音創作者(如果還不認識我的朋友😆歡迎去訂閱我的YT:熊星人Kuma),
影片素材檔案多到爆炸是日常💥
以前出門旅拍,

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有夠好運🍀🍀🍀
Kuma要來分享之前入手的好物🎁
以及輕鬆讓自己平時可以加薪的好方法👍
🎞️創作者必備這神助攻好物
身為Youtuber影音創作者(如果還不認識我的朋友😆歡迎去訂閱我的YT:熊星人Kuma),
影片素材檔案多到爆炸是日常💥
以前出門旅拍,
急診室兒子一直要醫生救他的父親,即使醫生告訴他即使救回來,可能也只是躺在床上,無法動彈,兩眼無神的瞪著日光燈,等待最後日子的到來,他仍極力表示要搶救。醫生換個角度問他:「你願意你的兒子像你現在這樣為了孝順,極力要求救你,然而最後你只能躺在床上,無法動彈,兩眼無神的瞪著日光燈,等候最後日子的到來嗎?」
急診室兒子一直要醫生救他的父親,即使醫生告訴他即使救回來,可能也只是躺在床上,無法動彈,兩眼無神的瞪著日光燈,等待最後日子的到來,他仍極力表示要搶救。醫生換個角度問他:「你願意你的兒子像你現在這樣為了孝順,極力要求救你,然而最後你只能躺在床上,無法動彈,兩眼無神的瞪著日光燈,等候最後日子的到來嗎?」
昨天深夜,跟一個好朋友討論到了一個攸關死生遺憾的故事,我想每個人終生也必然會面臨到同樣的際遇或抉擇的兩難,只是大部分的人,對於這個命題,最後必然選擇靜默的態度,讓寶貴的生命,歸咎命運,就此完結。這個議題,我身有同感,在青年時代也曾經百思不得其解,試圖想解開這個生死學的人道議論,若最後犯眾怒,成了叛徒
昨天深夜,跟一個好朋友討論到了一個攸關死生遺憾的故事,我想每個人終生也必然會面臨到同樣的際遇或抉擇的兩難,只是大部分的人,對於這個命題,最後必然選擇靜默的態度,讓寶貴的生命,歸咎命運,就此完結。這個議題,我身有同感,在青年時代也曾經百思不得其解,試圖想解開這個生死學的人道議論,若最後犯眾怒,成了叛徒

熟悉的眼神、熟悉的死亡氣味、熟悉的家屬焦慮
彌留的空氣裡,是沉重的氣壓
在學生時代接觸安寧療護之後
照護生涯中的總強調
如果人,不懂好好生活,又如何能好好離去?
如果家屬不願意讓個案成為自己,尊重他的想法意願?
那又如何是真的愛他呢?

熟悉的眼神、熟悉的死亡氣味、熟悉的家屬焦慮
彌留的空氣裡,是沉重的氣壓
在學生時代接觸安寧療護之後
照護生涯中的總強調
如果人,不懂好好生活,又如何能好好離去?
如果家屬不願意讓個案成為自己,尊重他的想法意願?
那又如何是真的愛他呢?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每個人都會面對生老病死,不論您的身份、成就高低,最終都得接受死亡的來臨。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對死亡都有各自不同的詮釋,但主要還是因果觀念,怎樣在往生後讓亡者得到最大利益。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每個人都會面對生老病死,不論您的身份、成就高低,最終都得接受死亡的來臨。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對死亡都有各自不同的詮釋,但主要還是因果觀念,怎樣在往生後讓亡者得到最大利益。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下午有機會再度參加第二場的周老師跟畢醫師有關的安樂死議題,這部分他們都有很多的分享,我放在以下的筆記中,希望沒有機會聽到的人,都可以稍微感受到當時老師跟醫師的分享過程。
個人心得分享
討論到安樂死的議題中,其實我有個遠房親人,我小時候去住他家的時候;他和家人很照顧我,後來我出國念書,聽聞家人說他

下午有機會再度參加第二場的周老師跟畢醫師有關的安樂死議題,這部分他們都有很多的分享,我放在以下的筆記中,希望沒有機會聽到的人,都可以稍微感受到當時老師跟醫師的分享過程。
個人心得分享
討論到安樂死的議題中,其實我有個遠房親人,我小時候去住他家的時候;他和家人很照顧我,後來我出國念書,聽聞家人說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