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照顧,究竟該保護還是限制?

老人照顧,究竟該保護還是限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場景一: 七點半,趕上班,醫院門口

我看到的時候,阿婆已經幾乎要坐到地板上,旁邊的家屬看起來是女兒,跟警衛一人一邊從腋下架著,試圖挽救跌勢,但顯然無濟於事,阿婆的手從腋下被架著,兩隻手順勢被拉得老高,一張輪椅就近在不到一步距離的地方,看起來兩個人是想要將他拉回椅子上。我鼻子聞到一陣異味,確認在是地上的,是一灘令人難為情的尿。
這個畫面裡,沒有助行器或其他輔具、沒有適當的輪椅,阿婆身上也沒有綁輔助帶。

我在心裡吶喊:放開那個阿婆!他的手臂在那個角度沒辦法用力!沒有施力在適當的位置,加上沒有輔具,你們兩個人硬拉也拉不起來。。。

我的腳步晚在我的眼睛跟吶喊抵達現場的時候,另外兩位警衛推著推床過來了,四個人七手八腳地將阿婆硬是移到床上了,到最後我要離開的時候,阿婆平躺在推床上,一動也不敢動,臉上表情看得出來,是踏出第一步之後不幸失敗的驚恐,是驚動眾人目光的羞愧。

就跟一般家屬一樣的反應,女兒一邊唸著:媽~這下子你還敢吵著要出院嗎?

我心裡忍不住想:限制行動的,究竟是身體?或是尊嚴?

場景二: 十點半,熱鬧滾滾的門診轉了一個八十五歲的病人上來

尋常的衰弱老人,瘦骨如柴。
太太說,以前他最喜歡到外面餐廳吃飯,但這半年來不知為何狀況急劇下滑,變得不會走了,我簡單問了一些問題,老先生始終低頭不語。

我問:您有試著用過拐杖嗎?
太太在一旁回答:他不肯用!覺得沒面子。。。
我走到輪椅旁邊蹲下來,定定地看著他,確定他知道我要跟他說話。
我挽起他的手說:「李先生,等一下我要請你站起來,站起來之後,把我的手當作桌子,或是扶手一樣,不要拉,要往下壓。。。」

站起來之後,我要他把我的手當作拐杖,每一步都要往下壓,身體才會順勢挺起來,有幾次腳步快要失去平衡,他下意識地想拉我的手避免跌倒,但是這樣拉的力量在使用柺杖時是不可行的,我從一開始幾乎每一步都要提醒他往下壓,一直到後面他還可以行有餘力地跟我對話。
一直到這個時候,我才真正看清楚他的臉,年輕時顯然是位風采翩翩的君子。
他驕傲地跟我說:「我以前喜歡跑步,可以跑一千公尺。。。」
那一天,我挽著他走了將近六十公尺,他太太說這是他半年來第一次走這麼多路、頭抬這麼久,還有興致說這麼多話。

道別的時候,我跟他約定:「現在是十月,接下來年底會有很多飯局,我們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到時候您每一場都要自己走進餐廳!」
「回家把您的拐杖帶過來,我們帶您幾次之後,您的治療室就不在這裡了,您要在家裡每一個房間穿梭、走上每一個餐廳的台階還有您平常喜歡去的地方。正確使用拐杖可以幫助您去想去的地方,而不是限制。

我心裡忍不住想:限制行動的,究竟是這身瘦弱的骨肉?或是恣意馳騁在腦中的想法?

關於老人照顧,不論是來自自己或是家屬,過多的保護總是限制,習慣的思維總是箝制嘗試的枷鎖。我知道只要在每一次遇到的案例身上多堅持一點總是可以改變一些,但是認知到我的力量如此微薄,而浪潮如此兇猛,總是不忍卒睹。

avatar-img
人間。Jacqueline
48會員
138內容數
在心臟復健領域二十年,經常遇見動人的故事,這些故事裡,有真摯的情懷、有勵志的決心、有生死的取捨,不僅療癒人心,更幫助我們在人生每一次的轉折,都能有所借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人間。Jacqueline 的其他內容
「65歲男性,前天坐SOS專機回來,護理站打電話請我們去看看能不能接…」
宋先生最大的興趣是旅遊,他說在他家裡有一張世界地圖,去過一個地方他就會貼一個圓點,在他被診斷出心臟瓣膜疾病之前,上面已經貼了五十幾張。但是他還有一個最想去的地方,就是西藏的聖母峰山脈...
舉凡手術都會有風險,急性中風便是心臟手術之後可能發生的併發症,一般發生機率小於百分之五,但若是不幸罹患,便是百分之百必須面對的事實。 王先生手術後心臟狀況就不穩定,在加護病房中又發生急性中風,一開始連
生了重病之後,有些人學會勇敢,有些人學會珍惜。 而對劉先生來說,他學會的,是決心。 手術前一天我們去做評估,他故作輕鬆,想把明天的心臟手術假裝是平常一兩個月就會碰到一次的重要專案會議一樣,只是專案會
#史上最強阿公 同事的阿公已經九十歲了,幾個月前聽他說因為感染住進榮總加護中心,年紀大又感染,病情一度危急,心跳下降,血壓剩下90不到,意識逐漸模糊,醫師說恐怕兇多吉少,於是家屬慎重考慮後簽下DNR
你說,再怎麼盡力也沒辦法控制簡單的動作 我說,我幾乎用了全身的力氣 才能抵抗你神經修復時,身體發出的抗議 更何況是現在孱弱的肌膚骨肉 何不對自己也對他們寬容一些? 你說,你還擔心很多事 我說,捉大放
「65歲男性,前天坐SOS專機回來,護理站打電話請我們去看看能不能接…」
宋先生最大的興趣是旅遊,他說在他家裡有一張世界地圖,去過一個地方他就會貼一個圓點,在他被診斷出心臟瓣膜疾病之前,上面已經貼了五十幾張。但是他還有一個最想去的地方,就是西藏的聖母峰山脈...
舉凡手術都會有風險,急性中風便是心臟手術之後可能發生的併發症,一般發生機率小於百分之五,但若是不幸罹患,便是百分之百必須面對的事實。 王先生手術後心臟狀況就不穩定,在加護病房中又發生急性中風,一開始連
生了重病之後,有些人學會勇敢,有些人學會珍惜。 而對劉先生來說,他學會的,是決心。 手術前一天我們去做評估,他故作輕鬆,想把明天的心臟手術假裝是平常一兩個月就會碰到一次的重要專案會議一樣,只是專案會
#史上最強阿公 同事的阿公已經九十歲了,幾個月前聽他說因為感染住進榮總加護中心,年紀大又感染,病情一度危急,心跳下降,血壓剩下90不到,意識逐漸模糊,醫師說恐怕兇多吉少,於是家屬慎重考慮後簽下DNR
你說,再怎麼盡力也沒辦法控制簡單的動作 我說,我幾乎用了全身的力氣 才能抵抗你神經修復時,身體發出的抗議 更何況是現在孱弱的肌膚骨肉 何不對自己也對他們寬容一些? 你說,你還擔心很多事 我說,捉大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