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無法下班的接案人生28/B面:去創意市集擺攤到底能賺多少錢?

之前提到,我去創意市集擺攤是因為「我發現我無法流暢的說話,所以我出門擺攤!」。那是台灣創意市集剛起步後進入火熱的階段,社群網站(當時主要還是Facebook為主流)將人與人的串連和活動與活動的推廣變得更容易了,從這個角度去觀看,社群網站的確帶來很多不一樣的交流和商業模式。
我除了是一個行動戰力百分之一萬的人以外,對於所有「新的」「我覺得有趣的」事物都是熱情參與,且我喜歡去一些剛開始籌辦的市集擺攤,管它多沒有人氣、會不會有人來,只要摩托車到得了的地方,我都願意去走走看看(摩托車到不了的地方我也去過不少,而且常常沒有賺到錢,累得半死!)
但找我出門擺攤有一個先決條件:如果是你來邀請我的,就不應該有「審核」的這道關卡。這點大概讓人覺得我很驕傲吧!事實上我還滿有把握,我至少是同性質手作商品裡,不會跟別人太多重複的攤主,光是這點我就認為「你來找我了,還要審核我的資格」是一件「不禮貌」的事!
但由於很多很多很多很多(應該要打100個「很多」)剛畢業的學生,學視覺傳達的、工藝設計(以及所有設計)美術繪畫的……只要能變出「手作商品」的社會新鮮人跟在學學生,幾乎沒有一個人沒有想過「我要去創意市集擺攤」,那是一個看起來沒有門檻,又不受限制,只要有一卡皮箱跟一張桌子和椅子,只要進得了創意市集,少說也有收入,對吧!
於是任何一個有規模性且有名氣的創意市集幾乎都是在Facebook有著社團採報名制後篩選進入後,才能參加當次的擺攤活動。而每週都有各地不同地區的市集活動,你得計算交通費、報名費、時間地點是不是吸引人的?你必須透過每一次擺攤去觀察自己與市集的調性相不相符?能不能吸引自己商品的客群來購買?(例如:我在偏文青會去逛的市集生意都不差,但我在觀光客出沒的地方就只能賣明信片,這些都是觀察而來的。)在當時少有「固定」包月的市集,可以省去每個星期耗在尋找市集的報名活動的時間。
而後續因為市集的飽和,加上真的沒有人常常有錢掏錢出來買這些市集小物,有些轉型搭著小吃攤位一起,有些乾脆讓市集成為常態的進駐讓它成為觀光的風景之一,有些則是轉而開起小店或是同時進入網路,當然還有幸運的是能進入大通路、走進百貨成為一個品牌。(但是所有你看得到你知道的「成功案例」都是少數。賺錢真的沒有那麼容易啦!)

去創意市集擺攤到底能不能賺到錢?能賺多少錢呢?
首先,我們要算幾項「擺攤」需要的開銷。(這裡不算商品本身的成本。)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