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4/24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早春圖

    「鎮院國寶—范寬、郭熙、李唐」特展(10/06~11/16),將同時展出宋代范寬〈谿山行旅〉、郭熙〈早春圖〉與李唐〈萬壑松風〉三件鎮院國寶。這次也是繼「精彩一百」特展後,睽違十年,再度於國立故宮博物院聯合展出。因屬限展精品,展期僅僅42天,歡迎民眾把握機會欣賞宋代山水的傳世名作。
    《早春圖》是北宋畫家郭熙的代表作,為雙拼絹本水墨掛軸,縱158.3公分,橫108.1公分。繪於宋神宗熙寧5年,左方署款「早春,壬子年郭熙畫」,並鈐有「郭熙筆」長方朱印。現收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將三個不同的視線角度,安排在同一個畫面中。這種方法,叫做「三遠法」,是郭熙著名的創作理論。
     第一遠叫「高遠」。〈早春圖〉中的主山,分佈在畫面的中軸線上,畫面最上方有兩座主山,氣勢雄偉,山形奇特,讓人產生突兀的感覺;畫面中下方的山石,結構飽滿,生長古木奇松,也很有雄奇的效果。欣賞中軸線上的主山,讓人覺得自低往高望去的雄偉感。
     第二遠叫「平遠」。〈早春圖〉畫中左側,是一片比較平緩的坡地,沒有雄偉的結構,而是一層一層地往遠方鋪陳過去,讓人覺得好像有條山路,一直通向遠方,沒有止盡的樣子。和中間主山突兀比起來,這裡緩和多了。
     第三遠叫「深遠」。〈早春圖〉中間主體兩側,各有一道山間溪谷,尤其是畫面右邊那道,更為明顯。這座山谷,因為溪澗流動,穿過土石,流出水潭,給人幽深的感覺。和左側平緩的坡路比起來,這裡有較多的聲音動感。
     〈早春圖〉運用三遠法,產生了複雜的視覺經驗,站在稍遠處看〈早春圖〉,會覺得視線在流動,忽然崇高,忽然平緩,忽然幽深,三種感受,融匯在一起。
    想下載影片可以到「臺北教師e教材」https://reurl.cc/NXMXEp 教學場域無償使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