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你會不會聊天啊?看你小孩的敘事能力就知道!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你會不會聊天啊?看你小孩的敘事能力就知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要怎麼樣趁孩子仍有和你閒聊的興致時,把握住他的話頭,展開親子間的對話呢?其實,只要記住這三個步驟,小朋友會很樂意侃侃而談;這三個步驟,同時也是寫作的基礎架構,如果在口語表達中已經能夠純熟運用,將來寫起文章,自然駕輕就熟。
  • 適合對象:國小
  • 付費訂閱可看:和孩子展開對話的三步驟
raw-image

在人手一機的時代,低頭族早就已經是普遍現象,但比起低頭族,危害更大的,莫過於低頭家族--全家大大小小集體中了手機施展的幻術,陷入無意識狀態。

我在以下這一篇文章中裡,舉了一些實際案例,描述我從學生筆下見到的低頭家族。

兩週前,我帶小朋友繪製家,並且引導他們說明設計動機以及和家人的相處情形。一個孩子在學習單的圓框中畫上了一隻大大的方形手機,經過我的旁敲側擊才得知:他們一家四口吃晚餐時,每人面前一隻手機或平板,各滑各的,滑到吃完飯再各自去做自己的事情。

說實在的,他來自於一個低頭家族,我毫不意外。不是我在放馬後砲,而是這半個學期以來,觀察他的口語及文字表達能力所做的合理推論--

一個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即使下筆描述一件事不能寫得有聲有色,至少應該要把事件的脈胳和必備資訊交待完整。不過,看他描述一件事,不是少了前因,就是少了後果,甚至連時間、地點也忘了加,讓人看得一頭霧水。比方說,他描述一位同學打籃球,被球砸到臉而受傷的事件,劈頭第一句就寫:

有人被球打到臉,流血了,我帶他去保健室。

誰被打到?什麼時候發生的事?在什麼地方發生?為什麼被打到?送他到保健室之後呢?--他也不是懶得寫,而是不知道應該交待這些事,讀者才能大致理解事情經過。就算今天是口頭講述這一件事,也不至於講成這樣吧……

因此,我當時就推斷,他在家裡八成沒有練習表達的對象,父母也疏於和他聊天、溝通,導致敘述能力低落。果然,今天和他聊過之後,終於證實我的推斷。

這並不是單獨個案,教授兒童寫作十餘年下來,我發現那些表達能力遠遠落後於同儕的學生,大多是來自低頭家族或是父母忙於工作,沒時間陪伴子女的家庭。於是,他們必須花費好幾倍的時間、心力來加強語文能力,才能緩慢跟上同學步伐。

可見,孩子基礎表達能力的養成,實在不是補習班的責任,完全取決於--父母會不會跟孩子聊天?

一個很殘酷的現實是:孩子也許在小學階段,還會興高采烈地跟不太搭理他的父母分享所見所聞;但隨著他年紀漸長,親子之間的相處模式一旦定型,尤其是他們進入青春期以後,不管你如何努力修補彼此的關係,一切都回不去了……

那麼,要怎麼樣趁孩子仍有和你閒聊的興致時,把握住他的話頭,展開親子間的對話呢?其實,只要記住這三個步驟,小朋友會很樂意侃侃而談;這三個步驟,同時也是寫作的基礎架構,如果在口語表達中已經能夠純熟運用,將來寫起文章,自然駕輕就熟。

接下來,我試著以「他被球打到臉,流血了,我帶他去保健室。」這句話為例,說明如何拋出問題,引導小朋友把事件的來龍去脈描述完整。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75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鴻雁寫作教材與教法典藏室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鴻雁的沙龍
26.7K會員
631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鴻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關於今年的兩個會考作文預試考題〈癌末少女的選擇〉及〈這不只是……,更是……〉,我的建議是:和孩子好好談談這兩個題目中的三個核心主旨--「成長」、「時代」與「生死」。藉由成人的視角和經驗,不僅可能觸發孩子的靈感,他們也會看得更深、更廣。雖然同樣的題目,不可能再次出現,但這三個核心主旨,絕對會一再出現!
「我最喜歡吃草莓,因為草莓它很好吃,所以我很喜歡這個美味的食物,每次都會吃很多,因為很好吃。」其實,看到這樣的句子先別擔心,反而應該鼓勵孩子,因為他已經掌握敘述的基本邏輯。只要稍微加上一點技巧,原本扁平的敘述馬上變得鮮活立體。
強烈建議剛剛接觸作文的初學者,先熟悉「PREP法」,了解敘述的基本邏輯後,若有需要,再學起承轉合。因為,「PREP法」是光看字面也可以理解的概念,且符合溝通的邏輯,只要想像自己在跟某一個對象閒聊,文章架構便成形了!
關於今年的兩個會考作文預試考題〈癌末少女的選擇〉及〈這不只是……,更是……〉,我的建議是:和孩子好好談談這兩個題目中的三個核心主旨--「成長」、「時代」與「生死」。藉由成人的視角和經驗,不僅可能觸發孩子的靈感,他們也會看得更深、更廣。雖然同樣的題目,不可能再次出現,但這三個核心主旨,絕對會一再出現!
「我最喜歡吃草莓,因為草莓它很好吃,所以我很喜歡這個美味的食物,每次都會吃很多,因為很好吃。」其實,看到這樣的句子先別擔心,反而應該鼓勵孩子,因為他已經掌握敘述的基本邏輯。只要稍微加上一點技巧,原本扁平的敘述馬上變得鮮活立體。
強烈建議剛剛接觸作文的初學者,先熟悉「PREP法」,了解敘述的基本邏輯後,若有需要,再學起承轉合。因為,「PREP法」是光看字面也可以理解的概念,且符合溝通的邏輯,只要想像自己在跟某一個對象閒聊,文章架構便成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