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人生如戲,演員會怯場,真實人生也會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關於戲劇的一項真理是:角色是永恆的,而演員只是暫時的。好比傳統戲曲裡永遠都有關公,但扮演關公的演員卻經常更替。由此,峇里島人構築出了一種奇妙的人生哲學:認為角色才是真實的,而扮演角色的人,不過是即生即滅的浪花。
蔡康永說,他在簽書會上,有兩句話被要求寫過最多次,一句是「做自己」,還有一句是「莫忘初衷」。蔡康永說,他每次都覺得很奇怪 ── 你真的知道自己是誰嗎?所謂初衷,是你剛出生時的願望,還是你十五歲時的願望,還是你三十歲時的願望?
我跟蔡康永有同樣的疑惑。
我常覺得我們生活在一個「自我認同焦慮」的時代,市面上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各種「幫助你知道自己是誰」的商品,例如心理測驗,例如勵志書籍,例如星座占卜,例如蔡康永的節目。彷彿人人都在焦急地要確認自己是誰。
記得高中快要考大學時,師長們給我們做了大量的性向測驗。測完之後你會得到一組數字,這組數字再搭配你的模擬考得分,你就可以知道自己適合念什麼學校、什麼科系。
當時年紀小不覺得,後來才慢慢發覺,這背後其實是一整套對於人的本質的預設 ── 它預設每個人都有一個獨特的性格、獨特的興趣,而這樣的性格、興趣透過一些方法發掘出來之後,你就可以決定自己要念什麼科系,乃至於要找什麼工作、過什麼樣的人生。
坦白說我是不信的,並且每次碰到「自己是誰」這類的問題,我都會模模糊糊想起遠在天邊的三個地方:峇里島、爪哇,還有摩洛哥。因為這三個地方的人,很可能都不會這樣子理解「自我」。
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人類學家之一紀爾茲 (Clifford Geertz) 生涯最重要的三個田野地,就在這三個地方。在《地方知識》一書中,他曾簡短地回顧了這三個田野地。他指出,這三個地方的人對於「自我是什麼」,都有著非常不同而精彩的見解。
在峇里島,紀爾茲就發現,那裡的人不但擁有一套璀璨、繁複的儀式生活,並且在各種慶典活動中,往往都有戲劇演出。紀爾茲認為,峇里島人看待戲劇的方式,其實很能夠說明他們看待「人是什麼」的方式。
關於戲劇的一項真理是:角色是永恆的,而演員只是暫時的。就好比中國傳統戲曲裡永遠都會有「關公」這個角色,但是扮演關公的演員卻是經常更替的。由此,峇里島人構築出了一種奇妙的人生哲學,他們認為「角色」才是真實存在的,而扮演這些角色的「個人」,只不過是即生即滅的浪花。
在峇里島,人們熟悉的戲劇角色包括「君王」、「祖母」、「老三」、「婆羅門」等等,而人們總習慣性地為家人、朋友套上特定的角色標籤。認識一個人,就等於認識他所代表的那個角色。而一個人若是去到一個新的社群,也會習慣性地在新朋友面前「演出」特定的角色。
在這樣的「劇場哲學」底下,也就產生出了峇里島人獨有的概念:lek。紀爾茲指出,lek 這個詞常被錯誤地翻譯為「羞愧」或是「抱歉」,但更準確的翻譯其實是「怯場」 ── 當你無法在他人面前恰如其分地演出屬於你的角色時,你就 lek 了。當你不小心露出你的個人性格 [註1],破壞了你的制式身分時,其尷尬程度,猶如裸體被人撞見。
從紀爾茲的研究當中,我們也就能夠看出,不是每一個文化都會面臨完全相同的「自我認同焦慮」。對一個峇里島人而言,他所面臨的焦慮,無論那是「為什麼我總是怯場」也好,「為什麼我要扮演那個角色」也罷,但那就不會是當代台灣人所面臨的「那種」焦慮。當代台灣社會的「自我認同焦慮」,畢竟也是特定歷史文化脈絡之下,產生出來的課題。
.
衣櫥裡的讀者 Podcast 第 11 集談到的是「三種看待『自我』的方式」。如果你想收聽更多內容,歡迎點擊下面的連結:【人類學】三種看待「自我」的方式|《地方知識》,或是到 Apple PodcastsSpotifyGoogle PodcastsYouTube 等平台搜尋「衣櫥裡的讀者」。
註1:紀爾茲提醒讀者,這是我們的說法,峇里島人當然沒有「個人性格」這種概念。
註2:紀爾茲是在 1960 年代,在峇里島的一個小省城做的調查,當然不可能代表現在的峇里島人,也不可能代表所有的峇里島人。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Clifford Geertz
★1985 (Basic Books)
★陽德睿譯,《地方知識》
疫情之下,不宜出門,不如來讀書吧! 每個星期,我會和你分享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全景敞視監獄裡,「靜默」變得相當重要。獄方人員在送餐的時候,鞋子和餐車都要套上最好的消音設備,因為一旦囚犯聽到了獄方人員的聲音,他就有可能判斷出獄方人員的動向,他也就能夠有一瞬間鬆懈下來,覺得自己不受監視。
辛波絲卡的〈這裡〉一詩我讀過無數次了,但每次讀到最後一段,我都還是會感到震撼。因為經歷過整首詩的想像之旅後,再回到原本的書桌時,我好像已經不可能用原本的眼光看待現實了。
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後的第六天,巴黎的《革命報》刊出一篇文章,作者形容這六天「像是六個世紀一樣地長」。這種時間感的延展,其實有著深刻的歷史意涵。
在 911 事件中失去丈夫的 Breitweiser 夫人曾經陳詞道,雖然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提供了各種原因嘗試說明 911 何以發生,但對她而言真正的問題只有一個:「為什麼我的丈夫那天去上班之後,就沒有回來了?」
A女士罹患絕症,即將不久人世,但身旁卻沒人敢告訴她真相。即便如此,A女士還是能感覺到,近幾個月來,所有人都對她特別好。為此她反倒深感苦惱,因為沒有人能夠恰當地將「原因」說出口。
18、19 世紀的人,正是在日復一日的報紙閱讀當中,產生了一種新鮮但深刻的時間感,他們開始意識到,每一天的重要事件,都是由同個地方的讀者同時地(simultaneously)經驗到的。而這正是形塑民族想像最重要的基礎。
在全景敞視監獄裡,「靜默」變得相當重要。獄方人員在送餐的時候,鞋子和餐車都要套上最好的消音設備,因為一旦囚犯聽到了獄方人員的聲音,他就有可能判斷出獄方人員的動向,他也就能夠有一瞬間鬆懈下來,覺得自己不受監視。
辛波絲卡的〈這裡〉一詩我讀過無數次了,但每次讀到最後一段,我都還是會感到震撼。因為經歷過整首詩的想像之旅後,再回到原本的書桌時,我好像已經不可能用原本的眼光看待現實了。
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後的第六天,巴黎的《革命報》刊出一篇文章,作者形容這六天「像是六個世紀一樣地長」。這種時間感的延展,其實有著深刻的歷史意涵。
在 911 事件中失去丈夫的 Breitweiser 夫人曾經陳詞道,雖然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提供了各種原因嘗試說明 911 何以發生,但對她而言真正的問題只有一個:「為什麼我的丈夫那天去上班之後,就沒有回來了?」
A女士罹患絕症,即將不久人世,但身旁卻沒人敢告訴她真相。即便如此,A女士還是能感覺到,近幾個月來,所有人都對她特別好。為此她反倒深感苦惱,因為沒有人能夠恰當地將「原因」說出口。
18、19 世紀的人,正是在日復一日的報紙閱讀當中,產生了一種新鮮但深刻的時間感,他們開始意識到,每一天的重要事件,都是由同個地方的讀者同時地(simultaneously)經驗到的。而這正是形塑民族想像最重要的基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從表演覺察自己,找到本質 「學習表演後,最深刻的感受其實不在於我學會了多厲害的技巧,而是開始會自我覺察」,與他人對於演員一職的分享迥異,宸菲在演員之路上的感受,不單單只有技巧的習得,更多的是她一直想傳遞的『自我覺察』。 將透過自身多年的表演經驗,帶領你學習找到自我的方式,找到你的使用說明書。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人類生存的意義,提出了在父母、同事、情人等多重角色中,如何保持自我,並對外界評價的反思。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尋求真實的自我變得越來越重要。透過質疑顧慮與意見,作者鼓勵讀者找到自我價值,實現真正的生活態度。這不僅是一段哲學思考,也是對現代人心理的深刻探究。
Thumbnail
山日月表演工作坊-表演課第九堂課助理紀錄聖希整理分享: 今天的課程進入了許多即興表演訓練。表演就是生活,在日常中我們每天都會遇到許多不同的角色,而我們本身也在生活中兼任著無數個角色,這些都是表演中非常珍貴的經歷、觀察與同理。 在聖希老師的教學下,我們可以發現,表演是沒有固定模板的。同一個角色在不
Thumbnail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天扮演不同的角色,外界觀察並評價我們的行為和言語。然而,外在形象和內心真實自我之間的分界線通常看不見。文章探討了這種內外角色之間的矛盾,並從占星學的角度提出了自我和家庭內心世界的關聯。
人生就如一場戲,我們在每一世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經歷不同的命運。 我們必須學習未完結的業力功課,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與特定的人有特定的關係。這些未了結的情感糾葛需要我們在這一世重新體驗並解決。如果我們能從中覺悟並提升自己,靈魂的進化速度就會加快。 因果業力法則告訴我們,播下什麼種子就會收穫什麼果實。
Thumbnail
  我們常說人生如戲,然而,若人生就是一齣戲呢?《配角人生》(The Ordinaries)的世界觀便是建立在人生如戲的基礎上,不同於《楚門的世界》僅有一位演員,本片則是所有人都是演員。該世界的所有人都為了演出而存在;從幕前的主角、配角,到幕後的配音員、花絮人員。然而,該世界亦是個階級劃分的
Thumbnail
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 生命是一場獨特的旅程,每個人在這無償贈與的時光中,都扮演著自己不可替代的角色。而在生命旅程中,學會承擔責任,正是通往成熟與馬德里的不二法門。 ,就像一張看不見的網,總是在我們生命中的各個角落,靜靜地等待著我們去理解、去擁抱。 自己繪成的畫卷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幅由自己筆
Thumbnail
過年期間,回到故鄉最愛的那片海,從小我就喜歡坐在那裏靜靜的看著它,偶爾潮起潮落,更多的時候像是互相陪伴。 ※去角色,面對自己,不容易也不輕鬆也不舒服 在心理劇中,扮演輔角的人,在任務完成之後都要拍拍身體,然後對著主角說:「我是XXX,我不是你的OOO」之後就回到自己原來的身份。 很多人是因為實
Thumbnail
由於人類圖是我們二元宇宙的一個「表計法」,所以人生角色是非常重要的理解一個人的座標。透過理解人生角色,我們能知道演員們的戲份、台詞與演出風格,這也意味著人生角色暗示著人們要透過當下的演出,前往何處——人生角色標示出你的人生軌跡。 這就是為什麼只要在茶餘飯後將「人生角色」拿出來與親朋好友一談...
Thumbnail
從表演覺察自己,找到本質 「學習表演後,最深刻的感受其實不在於我學會了多厲害的技巧,而是開始會自我覺察」,與他人對於演員一職的分享迥異,宸菲在演員之路上的感受,不單單只有技巧的習得,更多的是她一直想傳遞的『自我覺察』。 將透過自身多年的表演經驗,帶領你學習找到自我的方式,找到你的使用說明書。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人類生存的意義,提出了在父母、同事、情人等多重角色中,如何保持自我,並對外界評價的反思。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尋求真實的自我變得越來越重要。透過質疑顧慮與意見,作者鼓勵讀者找到自我價值,實現真正的生活態度。這不僅是一段哲學思考,也是對現代人心理的深刻探究。
Thumbnail
山日月表演工作坊-表演課第九堂課助理紀錄聖希整理分享: 今天的課程進入了許多即興表演訓練。表演就是生活,在日常中我們每天都會遇到許多不同的角色,而我們本身也在生活中兼任著無數個角色,這些都是表演中非常珍貴的經歷、觀察與同理。 在聖希老師的教學下,我們可以發現,表演是沒有固定模板的。同一個角色在不
Thumbnail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天扮演不同的角色,外界觀察並評價我們的行為和言語。然而,外在形象和內心真實自我之間的分界線通常看不見。文章探討了這種內外角色之間的矛盾,並從占星學的角度提出了自我和家庭內心世界的關聯。
人生就如一場戲,我們在每一世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經歷不同的命運。 我們必須學習未完結的業力功課,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與特定的人有特定的關係。這些未了結的情感糾葛需要我們在這一世重新體驗並解決。如果我們能從中覺悟並提升自己,靈魂的進化速度就會加快。 因果業力法則告訴我們,播下什麼種子就會收穫什麼果實。
Thumbnail
  我們常說人生如戲,然而,若人生就是一齣戲呢?《配角人生》(The Ordinaries)的世界觀便是建立在人生如戲的基礎上,不同於《楚門的世界》僅有一位演員,本片則是所有人都是演員。該世界的所有人都為了演出而存在;從幕前的主角、配角,到幕後的配音員、花絮人員。然而,該世界亦是個階級劃分的
Thumbnail
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 生命是一場獨特的旅程,每個人在這無償贈與的時光中,都扮演著自己不可替代的角色。而在生命旅程中,學會承擔責任,正是通往成熟與馬德里的不二法門。 ,就像一張看不見的網,總是在我們生命中的各個角落,靜靜地等待著我們去理解、去擁抱。 自己繪成的畫卷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幅由自己筆
Thumbnail
過年期間,回到故鄉最愛的那片海,從小我就喜歡坐在那裏靜靜的看著它,偶爾潮起潮落,更多的時候像是互相陪伴。 ※去角色,面對自己,不容易也不輕鬆也不舒服 在心理劇中,扮演輔角的人,在任務完成之後都要拍拍身體,然後對著主角說:「我是XXX,我不是你的OOO」之後就回到自己原來的身份。 很多人是因為實
Thumbnail
由於人類圖是我們二元宇宙的一個「表計法」,所以人生角色是非常重要的理解一個人的座標。透過理解人生角色,我們能知道演員們的戲份、台詞與演出風格,這也意味著人生角色暗示著人們要透過當下的演出,前往何處——人生角色標示出你的人生軌跡。 這就是為什麼只要在茶餘飯後將「人生角色」拿出來與親朋好友一談...